巧奪天工的趙州橋

意文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現存於今河北省趙縣交河之上的趙州橋,原名為安濟橋。是大約在隋唐皇初期到大業年間所興建成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它不但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石造拱橋,同時也是世界橋樑史上有據可查的最遠古石造拱橋。

趙州橋橋面37.37公尺,加上南北兩座橋頭全長50.82公尺,橋寬9公尺,橋高7.23公尺。據今天橋樑學家的研究歸納此橋有幾大特點:

石橋兩端為開放式造型的三角壁拱洞,是由兩端橋面與拱環之間所形成的夾角三角形部份,又稱為側拱。這四個側拱在漲水期間就成為排水口,能有效減低水流對石橋所造成的壓力。而此種建築法可節省大約七百噸石材,也使得石橋本身重量減輕15.3%,安全係數提高11.4%。

趙州橋在1300年間,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1966年3月發生的7.2級邢台大地震,其震央離趙州橋僅40公里,附近建築物都遭受到極大的毀損,而石橋卻安然無恙,其具有此強烈的抗震性,引起許多專家的興趣。

架設的橋墩地基堅固無比,重量測定也極其正確,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後的今天,兩端的橋墩僅僅下沉5厘米,當時如何能有此準確的測量,目前專家們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當時的石拱橋都是半圓型,因為把直徑拉長便很難建成。而趙州橋是一緩和優美的弧型,橋高雖只有7.23公尺,可是其坡度卻很適合馬車與人的通行。石拱橋不但造型優美,恰似一彎新月,而且欄杆上的龍獸雕刻,各個表情、型態各異其趣、栩栩如生。

那麼這座被喻為古代建築之奇蹟是何人所建呢?趙州橋橋墩下的一塊石碑刻有「趙郡交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等十三個字,是其唯一的歷史記錄,多年不知去向,直到近年來才被尋獲,但字跡都已模糊難辨認。唐中書令張嘉貞著《安濟橋銘》中記載:「趙州交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岳麓書院是中國最古老的書院之一﹐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創辦,歷經宋、元、明、清各個朝代,迨及晚清(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1926年定名湖南大學,歷史已逾千年。由古老的書院到湖南大學,一脈相承,弦歌不絕,被當世學者譽為罕見的「千年學府」。文化旅遊
  • 花果山即地處宜陽縣西南部的女兒山,俗名石雞山,亦名女山、天幾。 花果山與嵩縣、洛寧毗鄰,距洛陽市區90公里。景區總面積42區萬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自晉唐以來就是中原地區的旅遊勝地。文化旅遊
  •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海淀鎮北面的一片平原上。原為清代舉世無雙的皇家御苑。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此後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150多年。文化旅遊
  • 橄欖壩,在泰語中叫做「猛罕」,「罕」意思是捲起來。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到這裡講經,教徒們就用棉布舖在地上,請佛祖從上面走過去,佛祖走過去後,教徒又把布捲起來。猛罕就是這樣的名的。 文化旅遊
  •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這裡碑石如林,故名碑林。文化旅遊
  • 天地奇響,自然妙音──鳴沙山,位於甘肅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鳴沙山北麓,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鳴沙山、沙峰起伏,處於騰格裡沙漠邊緣,與寧夏中衛縣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巴裡坤鎮同為我國四大鳴沙山之一。是「郭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嶺晴鳴」。文化旅遊
  • 函谷關位於靈寶市區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處於洛陽至西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著名的孟嚐君雞鳴台是出自於下面一則歷史典故。 文化旅遊
  • 原名罕王峰,是南昌市一個較大的旅遊景區,地處市郊30公里,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青山綠水,風景多彩,盛夏氣候涼爽。景區有20多個風景點,是一個美麗的旅遊風景勝地和避暑山莊。文化旅遊
  • 賽裡木湖,古稱「乳海」。湖面海拔2073米,面積458平方公里,水深92米。水源來自天山融雪。它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 文化旅遊
  • 在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綠草叢生,溪水縈繞、 牛羊遍佈的伊金霍洛草原上,高高聳立著一座精美 別緻的宮殿。數十里外,就可遙見它那閃爍的光輝、 雄偉的身姿,這就是蒙古人心中的聖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安息的地方--成吉思汗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