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和平有條件?中共對台政策缺乏新思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季寬台北特稿)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即將結束對中國大陸的訪問,連戰此行定位為「和平之旅」,但是中共卻對兩岸和平設置條件,令人感受不到對台灣的真誠尊重,北京的對台政策還是欠缺新思維。

連戰於四月二十六日赴中國大陸訪問,五月三日返台,訪問期間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舉行會談,發表了國共兩黨新聞公報,連戰也前往上海會見了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並且在北京大學和上海發表演講,中共全程高規格接待,連戰此行深受各界矚目。

綜觀連戰與胡錦濤、汪道涵等中共領導人的會見及國共新聞公報,雖然雙方談及包括兩岸和平協議、台灣國際活動空間、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等重大問題,但是除了國共建立黨對黨溝通平台一事有具體成果之外,其他各項攸關兩岸建立和平穩定關係的事宜,中共都設置了「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也沒有做出任何實際承諾。

換言之,中共口中的兩岸和平,其實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為唯一選項,從而排拒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命運的權利。中共這種有條件的和平,與真心誠意的和平本質不同,但是卻具有誘惑力,很容易深入台灣內部,影響台灣民心和政治結構。

胡錦濤在和連戰會談時強調,「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立場」,是國共兩黨交往的「政治基礎」。汪道涵在會見連戰時說,「只要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談起來,台灣方面關心的問題都可以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

很明顯的,中共不但把「九二共識」作為國共兩黨接觸的框架,也把「九二共識」設定為與台灣「談起來」的前提。而眾所周知,中共所說的「九二共識」就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

胡錦濤在與連戰會見時提出對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中,舉凡建立政治上的互信、建立兩岸緊密經貿合作安排、開展平等協商等,都以「九二共識」為前提。

例如建立政治互信,胡錦濤說「當前要化解兩岸僵局、重建雙方互信,關鍵是台灣當局必須停止台獨分裂活動,承認九二共識。」

又如建立兩岸緊密經貿合作安排,胡錦濤說,待兩岸談判恢復以後進行磋商。而中共對兩岸恢復談判,一向是先要台灣承認「九二共識」。

此外,在國共新聞公報中,有關討論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空間、台灣進入世界衛生組織、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等問題,也都要等兩岸恢復商談再說。

至於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北京軍事評論專家李雲生指出,建立軍事互信的基礎「首先是一個中國原則,其次是保證兩岸朝向和平統一」。

顯然,中共在口口聲聲談兩岸和平之際,念念不忘的卻是凸顯「一個中國」。

另一方面,中共在國際間對中華民國卻使盡封殺之能事。例如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北京就不斷借機矮化台灣。

因此,從連戰之行,不難看出中共對台策略運用,表面上是千變萬化,骨子裡其實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台灣就範。中共以邀訪連戰的大動作,卻表現這樣的舊思維,不示令人疑慮,兩岸關係今後的走向,一定要任由北京這樣決定嗎?94050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