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蘇煥智為農覓生路 樂當先鋒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邵心杰╱專題報導

正當台灣農業界興起「中國熱」,看在台南縣長蘇煥智的眼裡,除了不敢苟同外,更以實際行動拓展台灣愛文芒果外銷日本,他直言:「台灣農業的前途在日本、歐美市場,而非中國。」

甫於7月9日返台,結束日本東京、大阪拓銷台灣愛文芒果行程,蘇煥智不諱言,自己染上了「日本熱」。

蘇煥智自上任以來話題不斷,舉凡七股南部國際機場、二○○八台灣博覽會案,乃至於縣內所舉辦的大大小小活動,他的「堅持」總令人印象深刻。

即使是各級民代唱衰、看壞國際機場案及台博案,甚至於中央同為執政團隊,礙於情面不便明講說「不」,唯蘇煥智只要自認為是對的事,抑或是對南縣發展有所助益,就算與中央部會意見相左,他還是暢所欲言。為了搶救台博案,他雖貴為地方父母官,照樣到立法院靜坐陳情。

事實上,這與他早期剃光頭環島行腳,以行動誓言反濱南開發案如出一轍,兩相對照之下,他親率縣府官員及地方人士在立院靜坐禁食的突兀舉止,實在也不足為奇。

或許是因他「堅持」的性格,以及出身律師的辯證論述專業,讓他多了揮灑施政空間,也因而成就了他獨步全國的政策,諸如在南科特定區辦理區段徵收引進民間參與的首創案例,以及結合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的社區關懷中心等等。

在外人認為是「突發奇想」的縣政藍圖,他不以為意,靠著自己苦幹實幹地做給大家看,扭轉外界對其先入為主的觀感。

因此,正當台灣農業界興起「中國熱」,鼓吹西進風,這一切看在蘇煥智的眼裡,除了不敢苟同外,也以實際行動拓展愛文芒果銷日,堅持走出自己的路。

2004年他率團初探日本市場,與剛贏得選戰的首位台裔日本國會議員蓮舫在東京碰面,共同推銷來自家鄉的愛文芒果,成功地曝光、聚焦,也為台灣農產行銷開了另一扇門。

事隔一年,蘇煥智二度率團赴日,拓銷台灣愛文芒果,除了東京之外,又增加了新據點 – 大阪,日本媒體及貿易商反應熱烈。

他略帶得意笑容,指今年南縣都不太敢接日本訂單,因為年初經過兩波寒害,芒果產量不夠,而轉眼間,南縣愛文芒果爆紅,成為搶手貨。

南瀛農產國際行銷公司總經理翁炳坤說,過去台灣愛文芒果銷日計約一百公噸,去年則激增為六百公噸;今年的訂單更是應接不暇,加上年初寒害,造成貿易商排隊爭取芒果的特殊景象。

蘇煥智認為,當下台灣農產瘋「中國熱」,這是個錯誤的抉擇;南縣走的是「日本熱」,搶攻日本及歐美國際市場,才能讓台灣水果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他分析,在日本芒果屬高檔水果,墨西哥進口芒果每顆平均價格可達台幣六、七百元,沖繩芒果每顆更高達台幣一千元以上。

根據調查,日本每年進口芒果約一萬一千公噸,菲律賓約佔五千公噸,墨西哥約有二千公噸,台灣去年雖第一次突破五百公噸,但仍不到日本市場的二十分之一,外銷潛力相當可觀。

他解釋說,中國勞工便宜,再加上台灣農產品種有外流的風險,即使在中國獲利,也是「cheap」的,沒有幾年的好光景,相較之下,台灣農業前途應在打開日本、歐美市場的國際化路線。

他指出,台灣芒果、木瓜等水果能夠銷日,打通外銷、檢疫的難關,獲利隨之倍增;反觀台灣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後,同樣的農產品,分別來自台灣及海南島,最後中國要挺誰,不言而喻。

蘇煥智表示,台灣農民其實很聰明,也不見得認同中國說法,尤其中國農產品來了,台灣農產品就慘了,而且先前已有蒜頭、蔥頭的前車之鑑,甚至於中國蓮子也是一樣,最後台灣農民還是吃虧的。

他更直言,已有台商將本地農業技術外移中國,或許頭一個打入市場者,自己賺了大錢,之後卻會害死整個產業,乃至於破壞台灣市場行情,到頭來修理的都是自己人。譬如,台商赴中國投資飼養鰻魚、草蝦,結果淪落為自相殘殺的局面,甚至賠上台灣養殖漁業的聲譽。

當農委會鎖定台灣四大農漁產品全力打拚之際,台南縣即囊括蝴蝶蘭、芒果及台灣鯛等三大項,而蘇煥智將外銷鎖定日本等國際市場路線,為的只是希望打開南縣農業、台灣農業的生路。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