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傾聽在地的聲音 九九峰成功關鍵在園區之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志達/草屯採訪報導)「藝之森-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的規劃原則是維持現地生態的低密度開發,系列活動主軸為「生態.藝術.文化久久」。曾任草屯工藝研究所所長、現任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數次直言指出,「在地的力量能否容納進來,是九九峰園區要成功的重要關鍵。」

位於中興新村的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副館長林金田,本身就是參與現場聯展的九九峰文化社成員。在草屯出生的他也認為,讓當地的藝術家以當地環境為題材創作,才真正能讓文化生根,才能發揮長久力量。

其實,以南投縣台灣藝術大道促進協會理事長曾明男為首的許多位九九峰文化社成員,四年來已經一步一腳印的穿梭九九峰達107次了。他們每隔一個星期天上午6:30~10:30,就會在園區中的九條健行路線親身體驗九九峰的不同風貌,而且每年都以九九峰為題舉辦一次文化聯展,集合藝術家們用詩、文、書、畫、音樂等多樣的藝術表現作品,訴說著他們對九九峰的觀察與熱愛。

曾明男語重心長的說:「不管用什麼名稱,何種規模,只要跨出第一步開始推動,要成功就不難!」這些人以最積極的行動表現,一週內協助國美館在九九峰園區內辦成「認識九九峰」的作品聯展,彰顯在地藝術家配合園區推動的高度意願。曾明男也表示園區推動小組人員能進駐園區成為直接的聯繫窗口,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只要園區擬定計畫,需要民間社團協助承辦的部份他們一定會全力配合。

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多年、以稻草工藝文化打響知名度的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是一個深獲文建會、內政部等單位認同的草屯鎮在地文教組織。剛從加拿大參展回國的現任理事長陳接枝說:「要想讓社造成功,必須是社區的人真心的想做點什麼事,用心來做事而不是用錢來做事,這樣才可能成功,才會走的久!」

對於地處偏僻的九九峰園區如何能以低度開發的方式成功運作,陳接枝建議主管單位要把目光從園區之中移出來到園區外的鄰近社區,讓在地居民的社區發展意識與園區規劃方向結合,成為園區發展的助力而不是阻力,這是園區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而利用駐地辦公區建構一個讓在地藝術家與居民進修看書、學習成長、體驗交流的互動空間,陳接枝認為是最經濟又有效的深耕作法。

前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理事長、現任富寮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陳國大認為,應該將附近居民對園區推動帶來的商業利益意識,昇華到文化精神提升層面,讓居民能體認到永續經營的觀念,社區才能與園區成為共榮共享的生命共同體。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