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溫家寶非洲之行重在經濟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江河2006年6月20日華盛頓報導)在結束對剛果共和國的訪問之後,中國總理溫家寶已經抵達安哥拉。溫家寶在剛果訪問期間,中國與剛果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預計,溫家寶訪問安哥拉期間,兩國同樣會簽署新的石油與金融協議。

有分析認為,儘管不能排除溫家寶這次非洲之行具有一定的政治動機,但北京主要還是為了獲得非洲的能源和資源。

*中國和剛果簽署7項協議*

溫家寶在剛果共和國訪問期間,中國和剛果政府簽署了7項有關經濟、商業以及技術合作的協議。

中方提出向剛果捐贈藥物協助他們對抗瘧疾,剛果政府則答應購買兩架中國造的飛機作為回報。

溫家寶在剛果時表示,中國本著兩個原則與非洲國家合作,那就是互惠互利以及不干涉非洲國家的內政。

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則表示,剛果始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認為台灣只是中國的一部份。

*李曉汀:有政治涵意但經濟更重要*

華盛頓的智囊機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中心研究員李曉汀說,儘管溫家寶這次非洲之行有和台灣爭奪非洲盟友的考慮,但更重要的還是受經濟利益的推動。

李曉汀說:「國際有關媒體評論溫家寶非洲之行首先就是把它和中國和台灣爭奪外交盟友的鬥爭聯繫在一起。應該說這種評論是沒有錯的。但是,也應該從更大的背景來看,就是說,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開放型的經濟,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和非洲發展聯繫固然肯定有政治上的涵意,但是在中國目前意識形態逐漸淡化這種大背景下,經濟方面的涵意可能是越來越重。

「應該看到,剛果和安哥拉相比可能石油出產不如後者,但應該看到,剛果也是一個資源豐富而且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國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除了有和台灣之間的外交爭奪以及能源方面的合作之外,其他的資源利用或者資源共同開發這些方面可能也是中國和這些國家發展更緊密關係的一種驅動力吧。」

*安哥拉轉向東方?*

溫家寶星期二抵達他這次非洲7國之行的第4站安哥拉。

安哥拉已經超過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的第一大石油供應國。它也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貿易國。

安哥拉總統多斯桑托斯當天表示支持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受到西方國家的大量批評。

路透社的報導說,溫家寶是在中國與安哥拉建交23年之後訪問這個前蘇聯的盟國。他的訪問不但可能帶來石油與金融方面的協議,而且還會突顯出安哥拉媒體所說的安哥拉的轉向東方。

*李曉汀:安哥拉並非自願轉向東方*

不過,布魯金斯學會的李曉汀認為,安哥拉並非自覺自願地向東方轉,中國向安哥拉慷慨解囊是安哥拉向中國傾斜的主要原因。

李曉汀說:「客觀地說,不能完全說是轉向東方。為甚麼呢?因為大家應該看到,安哥拉是一個剛剛結束內戰沒多久的國家,而且它國內各個種族和地區的矛盾還相當尖銳。

「在這樣的情況下,溫家寶這次給它提供了不少的貸款和信貸,應該說這種大手筆是比較注重市場經濟原則的西方投資者可能不願意馬上貿然行動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哥拉自己說它轉向東方其實多多少少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選擇。」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說,預計溫家寶將與安哥拉簽署一項20億美元的貸款。2004年中國就曾承諾向安哥拉提供20億美元的貸款,安哥拉則與中國簽訂了合同,答應以向中國出口石油作為回報。

*中國從非洲獲取能源更應順理成章?*

布魯金斯學會的李曉汀指出,儘管中國近年來為了獲取石油資源與一些拉美國家和中亞國家達成了若干交易,但出於歷史原因,中國從非洲獲取能源更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

李曉汀說:「從經濟的角度來說,這是中國國家石油戰略走出去的又一個重要體現。 從2003年開始,從國外獲取資源來滿足國內不斷上漲的對能源的消費需求,這一直是中國的一種國家的戰略。非洲應該說對於中國而言,在實施這個戰略方面,可以說具有某種近水樓台的作用。

「為甚麼這麼說呢?我們看一看中國近幾年來在海外比較引起關注的地方。一個比如說是拉美的委內瑞拉,然後就是周邊的像哈薩克斯坦,甚至還有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其實這幾個近期被國際媒體炒得比較熱的這幾筆交易的國家都不是在毛和鄧時期和中國關係比較好的國家。

「而非洲就不同了,非洲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從毛澤東時代開始就跟中國始終保持一種窮朋友、窮兄弟似的一種階級情感的一個地區。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在和其他一些國家開展能源合作的時候也不應該忘了昔日毛澤東、鄧小平在感情上和政治上進行過巨大投資的非洲。非洲相對來說可能更易於合作。」

在訪問安哥拉之後,溫家寶還將前往南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電: 解讀中共高層人員變動
王天增:給胡錦濤溫家寶二位同胞的第六封公開信
梁治:中共官員怎麼都愛哭?
高智晟:把寫給「胡主席」的信寄給了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