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研討會 海大舉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十八日電)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生物科技頂尖研究中心主辦的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研討會」,今天起在海大行政大樓舉行兩天,邀請數十位來自海峽兩岸魚類生理及養殖科學領域專家學者與會,並發表有關魚類生殖、生理、發育、疾病、病毒、基因、營養及養殖等多項領域研究成果。

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表示,海大雖然在五年五百億發展一流大學的經費中僅獲得一點四億的補助成立水產生物科技頂尖研究中心,但在相關研究經費及設備的補充下,已有相當的研究成果表現。近年來海峽兩岸在水產生物科技的研究雖有長足的進步,但也都面臨了許多問題,希望藉由這次的研討會促進海峽兩岸水產生物科技之研究合作,共同解決養殖面臨的疾病、病毒、飼料、種苗健康及用藥安全等問題,同時發展高品質健康的水產品。

海大講座教授廖一久院士在專題演講中探索台灣的水產養殖,說明早年臺灣養殖業在缺乏有效管理措施及妥善的輔導下,爆發幾次重大事件,包括草蝦嚴重病毒感染產量大幅下滑、鰻魚輸日競爭市場價格大跌等,讓養殖業步入重整期,近年來在研究機構及漁民的努力下,開發了吳郭魚、海鱺及石斑魚等新興種類,勉強維持住產業榮景。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邀請來自海峽兩岸數十位學者參加,安排二十八場專題演講,將發表包括海水魚類的脂肪酸營養研究、魚類之維生素營養:成長與健康、鱖魚(Sniperca kneri)肌球蛋白重鏈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組織和發育分化表達差異分析、草魚出血病病毒RNA干擾的抗病研究、溫度對吳郭魚神經細胞發育之影響等的基因體的研究報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