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書與兒童

文/蔡淑
【字號】    
   標籤: tags:

「圖畫書」是為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好的圖畫書可以讓孩子跨越時空,和萬物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可以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增加孩子的知識。最重要的,藉由閱讀,孩子學習反思自己的生活經驗,這個回溯過程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自己。圖畫書有精采的故事、優美的語言和生動的圖片;另外,圖畫書也呈現孩子內心的感受。

替孩子發洩不被大人所接受的情緒
小男孩在家裡調皮搗蛋,媽媽罵他,他還頂嘴,結果被媽媽處罰,關在房裡不准吃飯。類似這樣的情節,是許多孩子共同的經歷,當孩子被處罰時,心裡呈現的是另一面大人所無法得知的景象,《野獸國》(漢聲)這本書,大膽的帶著孩子離家出走,讓孩子用大人對待他的方式,把不滿的情緒發洩在野獸身上,平息了原本憤怒的情緒。

《沒人問我要不要小妹妹》(上誼)描述哥哥因剛出生的妹妹受到大家的矚目而吃味,想把妹妹送給別人的過程。家中增添新生兒,對大人而言是預料中的喜事,可是對原本有獨特地位的第一位小成員來說,感覺是很複雜的。

這種「沒人問我要不要小妹妹」的心情大人很難懂,大人只會站在自以為對小成員有好處的角度說話:「你當哥哥了喔!你長大了喔!你要疼妹妹喔!」小成員只好經由一些過程,讓自己的情緒平緩,心情獲得轉換,以便符合大人的期望。這種不能直接跟大人透露的情緒普遍存在身為大哥哥、大姐姐的孩子心中,這本書淋漓盡致的表達那種情緒,讓他們讀了忍不住笑起來。

《哭聲》(福音館)這本書描述小孩剛入學,在教室哭了起來,同學一個一個跟過來哭,眼淚越流越多,結果孩子們變成了魚,最後是媽媽用網子把自己的小孩撈回家。每一個孩子都有初次離開父母親的痛苦經驗,這本書不避諱的以第一人稱方式表達,簡單的一句「哇!哇!哇!我哭了!」勾起孩子無限的回憶,讓孩子露出會心的一笑。不被大人接受的情緒通常都是被壓抑的,孩子藉由這些圖畫書的呈現,把情緒紓解開來,獲得一股快感!

滿足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
孩子愛玩「假裝」的遊戲,一個人能玩,一群人也能玩,圖畫書裡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展現了孩子的特質,讓孩子讀來會心一笑。

《小真的長頭髮》(台英社)書中的小真其實頭髮短短的,可是卻想像自己留了一頭長髮,頭髮有多長呢?「站在橋上,把頭髮垂到河裡釣魚」、「在牧場柵欄前,把頭髮當繩套套住小牛」、「睡在野外,頭髮可以包裹全身」、「綁成兩支辮子,可以曬全家人的衣服」、「洗頭髮的時候,躺在河邊頭髮佔滿河流」、「燙捲捲頭的時候,變成一個樹林」……

《啊!腳變長了》(信誼)這本書裡的小女孩一早醒來,發現自己腳變長了,她學媽媽做家事,長長的腳做起家事來更有創意、更方便;她學爸爸去上班,長長的腳大步大步走在路上,上班就不會遲到;她和小朋友玩,長長的腳讓她更得心應手;她去當動物園管理員,站高高的餵長頸鹿吃飯;長長的腳需要長長的褲子,她用家裡其他成員的衣服,拼成一條長長的褲子,最後,她在進入夢中時,希望明天醒來手也能變長,這樣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送給家人……

《我家是動物園》(信誼)裡的祥泰想像家中每一個成員都是一種動物,爸爸是獅子,媽媽是浣熊,奶奶是狐狸,爺爺是長頸鹿,妹妹是小白兔,自己是小猴子……配合著文字敘述和生動逗趣的圖片,讓人看了哈哈大笑。

顯露孩子活潑愛玩的個性
孩子天生活潑愛玩,圖畫書裡以孩子性情投射的主角人物,往往深受孩子的喜愛。《喬治猴子》(Curious George)裡的主角小猴子喬治,活潑好動、喜愛模仿,行徑就像孩子一樣,讓孩子喜歡跟著牠去冒險。《好髒的哈利》(遠流)裡的小狗哈利,也是孩子的化身,不喜歡洗澡、玩得髒兮兮、耍絕活兒,迷倒半世紀的美國小孩。而法國小孩的偶像《巴拔》(BABAR),以討喜的大象為主角,從1931年以來,歷經祖孫三代的接力創作,仍然在童書界屹立不搖。而距今將近一百年的《彼得兔》系列(青林),更是歷久不衰,一直活在世界各地的孩子心中。

《我的妹妹是跟屁蟲》(信誼)裡的妹妹幾乎是所有孩子的代表,學別人說話是孩子愛玩的遊戲之一,而書中的妹妹一直學哥哥說話,既淘氣又可愛,把哥哥氣得哇哇叫,讓媽媽發出會心一笑,小朋友讀了也樂陶陶。

展現孩子純真的愛與關懷
孩子內心充滿了愛,尤其對父母親的愛,這份愛還包含強烈的依賴,圖畫書裡有許多這樣的親情互動主題,讓孩子們得到心靈上的共鳴。

《小貓頭鷹》(上誼)這本書的場景是一座幽黑的森林,三隻小貓頭鷹一覺醒來,找不到媽媽,開始擔心媽媽去哪裡?會不會遇到危險?最後還一起閉上眼睛祈禱,求求媽媽趕快回家。過程中,最小的一隻貓頭鷹一直重複說:「我要找媽媽。」這句話觸動了很多小孩子,每次讀這故事時,都能得到小朋友真情流露的回應。

《猜猜我有多愛你》(上誼)是親子表達愛意的代表作,由小兔子和大兔子間一句句:「我愛你這麼多」、「我愛你這麼高」等各種具象的比擬中,勾引出親子間盈盈滿溢的愛,是很好的親子表達愛的作品。

《你們都是我的最愛》(信誼)則是三隻熊寶寶想要試探父母親對他們的愛,到底三個中父母親最喜歡誰呢?最後的答案當然是三個都是父母親的最愛囉!

圖畫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缺少的伴侶,也是孩子進入自行閱讀階段的橋梁,父母親應該讓孩子多接觸圖畫書,以激發他的閱讀樂趣,養成閱讀習慣。◇

摘自《從聽故事到閱讀》 信誼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聞文化的沈淪,是以刺激、戲謔、懷疑和微不足道的「垃圾」共同展現?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史都華‧艾倫於2004年再版的《新聞文化》(News Culture)一書中,回顧20世紀英國和美國多元新聞論述發展歷程,也探討21世紀新聞事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 從18歲起,我每天工作平均超過12小時,我比同輩更勤奮,總是比部屬、比學生更認真。因此有人如此形容:「彭懷真是龜兔賽跑中的兔子,跑得很快,只是他用烏龜的勤奮持續跑。」
  • 適度、適當的中庸之道
    這個標題也是本書的主題。

    意思是說,如果想同時讓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就不該強迫自己凡事一定要得到滿分,而是維持適度的努力、保持適度的成功,這才是無上的祕訣。

  • 生命的體驗顯現在生活之中,生活是日日都在進行的,因此針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以及面對生活的態度與動力,是父母在執行家庭教育及教養的重要課題。孩子年幼的時候是奠定生活能力的最佳時期,生活好習慣的養成要靠父母的把關及涵養,因此父母要經常在職進修、充實自己的親職知能,以傳達正確的教養信念、知識,並且展現有助孩子正向發展的親職行為。
  • 「我要買!我要買!」K小弟站在超市的貨架前,雙腳亂蹬,哭個不停。手上抓著自己從貨架上拿來的零食糖果盒。盒內是一條口香糖和附贈的玩具。搞不清楚是為了買口香糖還是買玩具,反正就是一個「附贈玩具的零食」。
  • 很多人對我說:「你為什麼還要做《老子》解讀這種事呢?《老子》的研究不知道有多少;《老子》的翻譯,在大陸、台灣隨便一找就是十幾種以上,為什麼還要再做一種呢?」
  • 「道,可道,非常道」,意即「道」,可以用言語表述的,就不是永恆的「道」。「可道」就是指可以用言語表述(言語和語言的含義不同)。
  • 曾經混過黑道的呂代豪牧師,陪伴女兒小時候講的床邊故事不是白雪公主、不是睡美人,而是他自己年輕時打打殺殺、戴腳鐐背英文、越獄逃亡的黑色床邊故事;而叛逆女兒也曾經歷狂飆期,《黑道老大的柏克萊女兒》一書是呂代豪牧師一家人,以現身說法的方式,將他們的故事集結成書。
  • 從小我教導孩子們的原則是「教、做、帶、看、讓」的訣竅,也就是「教你去做」、「做給你看」、「帶著你做」、「看著你做」、「讓你去做」!這樣孩子不但學得快,而且成績通常都不錯。

  • 本人和作者認識不深,印象中她是推廣閱讀界一位積極進取、熱心參與、力爭上游的義工媽媽。蔡女士在2005年贈予她的著作《從聽故事到閱讀》,我除了非常喜歡書的名字,對該書親切自然且務實的寫作風格;簡明流暢且口語化的文字印象頗好,決定把它列入授課參考書單內。日前,信誼出版社編輯來電告訴我該書的修訂版將面世,力邀我為書寫序,我很樂於為這本書寫些推薦的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