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所宗教醫院,剛啟用兩年多,莊嚴高聳的外觀建築,尖端先進的醫療設備,嶄新整潔的病房,優美寬廣的院落,在在代表著它扶病濟世的理念。那光可鑑人的敞亮大廳裡,是擁擠的看病人潮。那上下往返的電梯裡,是忙碌的醫護群體。一切的不足都在摸索中欣欣上軌,所有的缺失全在日漸熟悉裡更臻完美。如今儼然已躋身全台大型優良醫院之列啦!
其中更有一項特點,是所有大型醫院望塵莫及的——龐大的志工群!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年齡、階層,出錢出力,行善助人,只為追隨創院的精神領袖,認同他的理念感召。這些人自動自發的組織、培訓、輪班,建立制度、制定規則、分工合作,在全省各地的分院裡,展開全面的義務輔助工作。他們最常談的是:喜捨。掛在嘴邊的是:感恩。將每位患者或接觸到的家屬稱為:菩薩。
在他們無私的協助下,確實減輕了護士們不少的工作壓力,分擔了很多吃重的體力勞動,對那些事出突然、手足無措的病患家屬做了有效的即時援助。但有那麼一天,接近中午時分,路過大廳往家返,我瞧見了一個奇異的場面:
一群志工列隊,由院門開始,經過大廳入口,將求診病患禮貌的隔開,讓出一塊大面積的空處,圈中是一大堆身穿白袍的醫師與各級護士,恭謹的排排站,似乎在等待什麼。我心中納悶,在這門診尖峰時刻,怎麼能調動出這一大堆醫護人員?可能是他們所謂的「上人」要蒞臨吧!念頭剛動,院門前兩輛雙層豪華遊覽巴士停下,陸續出來一批口操日語的觀光客,與此同時,這些志工與醫護竟然熱情的鼓起掌來,口中不約而同的唱著:「……歡迎…歡迎……」的迎賓曲,領隊的院長、副院長之流的人,欣喜的趨前一一握手致意,並領著大夥兒四處參觀,而此時導遊也口若懸河的簡介著醫院的種種……。
回家的計程車裡與司機聊起了此事,他笑我土包子:「……你不知道啊?這所醫院已經成為台灣北部有名的觀光旅遊景點……因為這種對遊客盡心的接待與尊崇,打出了知名度,因此業績節節上升……再加上那些志工無條件的配合與協助,所以各方面的口碑都極好哪!」……
然而,我無法理解的是,讓那些醫師、護士放下手頭的醫療救助工作、離開崗位,列隊唱歌歡迎、帶領遊客參觀,這種做法似乎意味著觀光客遠比患者高貴,接待與傳揚遠比解除痛苦重要,這與「慈」的理念似乎有些距離,倒是「濟」了院方很好的形象與不少的荷包。而且據說那志工服裝顏色有所不同,是以捐助或募款的多寡來區分的,由外而內的約束力量或許存在,卻似乎無法看出在慈悲面前,眾生一律平等的作風……。
轉念一想,可能創辦人的崇高理念被底下執行者歪曲了吧?想起醫院整日的廣播中,都稱呼病患為「大德」、「菩薩」,心中一直存疑的是,「菩薩」人人能是嗎?當「菩薩」這麼容易嗎?輕易脫口的當下,理念安在?如果有一天有口無心了,那會不會是「菩薩道」上的歧路?人因自己的想像,把神佛人性化、人情化了,少了心中對神佛虔誠的景仰之心,如今僅成了一個普遍通用的形容詞罷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