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漣漪】慈與濟

畫與文/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這是一所宗教醫院,剛啟用兩年多,莊嚴高聳的外觀建築,尖端先進的醫療設備,嶄新整潔的病房,優美寬廣的院落,在在代表著它扶病濟世的理念。那光可鑑人的敞亮大廳裡,是擁擠的看病人潮。那上下往返的電梯裡,是忙碌的醫護群體。一切的不足都在摸索中欣欣上軌,所有的缺失全在日漸熟悉裡更臻完美。如今儼然已躋身全台大型優良醫院之列啦!

其中更有一項特點,是所有大型醫院望塵莫及的——龐大的志工群!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年齡、階層,出錢出力,行善助人,只為追隨創院的精神領袖,認同他的理念感召。這些人自動自發的組織、培訓、輪班,建立制度、制定規則、分工合作,在全省各地的分院裡,展開全面的義務輔助工作。他們最常談的是:喜捨。掛在嘴邊的是:感恩。將每位患者或接觸到的家屬稱為:菩薩。

在他們無私的協助下,確實減輕了護士們不少的工作壓力,分擔了很多吃重的體力勞動,對那些事出突然、手足無措的病患家屬做了有效的即時援助。但有那麼一天,接近中午時分,路過大廳往家返,我瞧見了一個奇異的場面:

一群志工列隊,由院門開始,經過大廳入口,將求診病患禮貌的隔開,讓出一塊大面積的空處,圈中是一大堆身穿白袍的醫師與各級護士,恭謹的排排站,似乎在等待什麼。我心中納悶,在這門診尖峰時刻,怎麼能調動出這一大堆醫護人員?可能是他們所謂的「上人」要蒞臨吧!念頭剛動,院門前兩輛雙層豪華遊覽巴士停下,陸續出來一批口操日語的觀光客,與此同時,這些志工與醫護竟然熱情的鼓起掌來,口中不約而同的唱著:「……歡迎…歡迎……」的迎賓曲,領隊的院長、副院長之流的人,欣喜的趨前一一握手致意,並領著大夥兒四處參觀,而此時導遊也口若懸河的簡介著醫院的種種……。

回家的計程車裡與司機聊起了此事,他笑我土包子:「……你不知道啊?這所醫院已經成為台灣北部有名的觀光旅遊景點……因為這種對遊客盡心的接待與尊崇,打出了知名度,因此業績節節上升……再加上那些志工無條件的配合與協助,所以各方面的口碑都極好哪!」……

然而,我無法理解的是,讓那些醫師、護士放下手頭的醫療救助工作、離開崗位,列隊唱歌歡迎、帶領遊客參觀,這種做法似乎意味著觀光客遠比患者高貴,接待與傳揚遠比解除痛苦重要,這與「慈」的理念似乎有些距離,倒是「濟」了院方很好的形象與不少的荷包。而且據說那志工服裝顏色有所不同,是以捐助或募款的多寡來區分的,由外而內的約束力量或許存在,卻似乎無法看出在慈悲面前,眾生一律平等的作風……。

轉念一想,可能創辦人的崇高理念被底下執行者歪曲了吧?想起醫院整日的廣播中,都稱呼病患為「大德」、「菩薩」,心中一直存疑的是,「菩薩」人人能是嗎?當「菩薩」這麼容易嗎?輕易脫口的當下,理念安在?如果有一天有口無心了,那會不會是「菩薩道」上的歧路?人因自己的想像,把神佛人性化、人情化了,少了心中對神佛虔誠的景仰之心,如今僅成了一個普遍通用的形容詞罷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那物質不豐厚的古代,人們道德水準高,自我約束力強,思想單純,胸襟開闊,大家都是性情中人,一旦成為知己,則義重情深,縱使中途分離,因著山川阻隔,往來不易而造成了連繫困難,再難聚首,但美好的短暫相聚時光,永留心底,那股溫馨的回憶、堅定的情誼,總是雋永而綿長:那伯牙為鍾子期碎琴,只因知音難覓;甚者為一句承諾,可以犧牲性命,肝膽相照。
  • 打從有記憶開始,就知道自己懂得欣賞美好的事物,留意美好的周遭,感受美好的觸動。很小就驚異於事事物物都存在著左右對稱的美,是這樣的不偏不倚;從少不更事就觀察到自然界中循環往復的規律,是如此的和諧與公正。心中認定冥冥中一定有個至高無上者在默默的控制著所有,均衡著一切!只是誰也沒見著,誰也說不清,更沒人會給你正確的答案,那就不花腦筋去窮究啦!
  • 總在這條巷弄中,總在這固定的時刻,我會與她倆不期而遇:那輪椅上,佝僂的身軀裹在厚重的冬衣裡,低垂的頭顱,只在毛線帽與口罩的縫隙中露出一雙茫然無助的眼神。推者是個膚色稍黑的年輕外傭,穩健的步伐,急切的面龐,只想早一步到小公園裡,與和她同樣際遇的同胞相見閒聊。只一轉眼就將我這個每日碰面、不良於行的「老友」拋下,在轆轆的車輪轉動聲裡,出了巷口,橫過馬路……
  • 常懷念幼時短暫的農家生活,按著季節在循環往復中,不停的變換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而印象中固定不變的是那皎潔的月光、閃亮的夜晚;銀盤似的滿月、玉鉤樣的弦月。望著那一輪明月,將自己化身為嫦娥,浮想連翩。
  • 「奶奶!我們四個人今天早上到山上看爺爺了,媽媽敎我用兩個十元銅板問卜,爺爺說他很想念妳耶!」孫女的小腦袋一點一頓真誠的訴說著。「對呀!妳怎麼不去看他呢?」孫子在一旁同聲附和。長媳望著她倆笑開了!
  • 去年初,在電視台看了一部希臘片子——月光提琴手:身世坎坷的私生子,頗具音樂天份,住在愛琴海的一個小島上,看守燈塔的老人,把自己珍藏的琴送給他,並敎了他拉小提琴的基本技法。因他整日與大自然為伍,經常在鐘乳石洞裏流連忘返,在懸崖峭壁間奔竄探險!那海浪的淺拍重擊、海風的穿梭呼嘯、海鳥的哀鳴泣訴、泉水的叮咚滴落……這一切自然的律動、大地的脈搏,都給他易感的心帶來了啟發與智慧,於是「自然」成了他的教授,「天籟」成了他的導師,慢慢的他有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技巧與不同的樂曲詮釋,清新脫俗、不染塵埃……
  • 清晨的小公園是銀髮族的天下,儘管動作不流暢,節拍跟不上,可這元極舞的浩大陣容裡,閃閃的銀髮光芒,耀眼得很!那繞圈兒疾走、揮汗如雨的身影中,那氣定神閑、慢悠悠跨步出手的太極拳法,那甩動雙臂、偶爾吐氣開聲的外丹功,開合自如的扇子舞,如靈蛇出洞的劍法演練……在在都是老年人佔多數。
  • 剛拐進巷子沒幾步,就聽到貝多芬那著名的命運之神敲門的聲音,是如此的沉重有力,是這樣的急促與不可躲閃,一拍拍、一節節的直擊你靈魂深處,誰也逃脫不了宿命的擺佈……!不用問就知道是三樓的「音響世家」開始了日間的音樂欣賞。高級的音效器材、優質的喇叭設備,開啟了「重低音」與「大音量」,於是古典的「命運交響曲」音符,充塞這附近的空間,連門窗玻璃都為之震動!
  • 當我們好不容易走過了低谷,度過了逆境,告辭了煩憂,揮別了苦惱時,最先浮上心版的念頭是:我遇到我生命中的貴人了!沒有他的扶持與幫助,沒有她的慰藉與關懷,就沒有今日全新的我。
  • 其實我並不排斥夜間的查哨,因為有時候走到營區最高點的彈藥庫時,可以俯視整個營區、附近的村落、甚至遠端的海邊;在深夜中一個人安靜一下,享受一種獨處的、寧靜的私人時光;極目所及,一片黑暗中點綴著幾家燈火,有一種眾人皆睡我獨醒的奇妙感覺,彷彿自己真的是在保衛自己的營區、保衛自己的家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