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壓力知多少?

font print 人氣: 281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4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毅編譯報導)根據研究顯示,自1988年以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舉例來說,罹患躁鬱症的平均年齡是十九歲,比起一個世代以前,整整提早了十三年。事實上,許多學生在上大學以前就有明顯的精神健康問題。令人不禁納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為何?現在的大學生所面臨的困境與以往的大學生有根本上的不同嗎?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抗壓力變小了?

綜合各方專家分析的結果,現代大學生的壓力來源主要可分為五項:

一、課業壓力:通常被認為是大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其中包含了因為無法適應教師的上課方式與不敢詢問教師有關課業上的問題而造成學習障礙;而學習方法欠佳,不知如何計劃,還有學習能力的不足(例如記憶力,理解力及反應力等),則容易造成挫折感。

除此之外,讓學生感受到最大壓力的就是大學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繳交許多報告與準備考試,因此只好犧牲睡眠時間來完成。明尼蘇達州卡樂頓(Carleton)學院諮商室副主任指出,學生以為連續幾天的熬夜不睡不會造成精神上的危害,文學院的學生甚至不是為了成績而熬夜不睡,他們在比誰的壓力大,他們把自己可以連續幾天的熬夜不睡當成一件可以向人炫燿的虛榮。現在, 剝奪睡眠熬夜在校園裡已成一種風氣,而學生卻不知道剝奪睡眠其實是最有害健康的,它將導致焦慮與沮喪。

二、家庭因素:現代因為離婚比例的增高使得生長在破碎家庭的孩子也相對增加,這些孩子因為不知如何自我定位而較為脆弱,心理壓力缺乏家庭的撫慰紓解困難。但是,在正常家庭成長的學生也有困擾,例如,因為受到時代潮流變化劇烈的影響,父母很早就開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嚴肅與競爭態度看待孩子每一階段的就學過程。

從小嚴選幼稚園,認為那是步向成功之路的基礎;長大後更要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學,進入熱門科系。如此一來,父母的期望過高,學生企求成就的壓力也跟著一路攀升。雖然,許多大學生錯誤的以為遠離家庭到外地求學就可擺脫來自父母的壓力。事實上,壓力一直存在,最後仍會造成精神健康出現問題。

三、前途規劃:大學生對自己所念科系是否為變換快速的就業市場所需會有深切的焦慮感。一旦學生精神健康產生狀況時,家長受到學費高漲的影響,往往排斥讓孩子請假來穩定病情,這也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四、人際互動:有的人因為沉迷網路而與現實疏離,人際關係孤立;有的人泛泛之交過多,每天花許多時間周旋在交際應酬中,造成身心俱疲,卻沒有知心朋友。

另外,與以前相較之下,現在的大學生在校園裡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儕。在人際互動方面固然增添豐富性,不過,必須面對較以往更多元的價值觀,對大學生而言也是一種負擔。因為不同種族、性別、族群的學生對於人際的互動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在調適、因應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壓力,而且因為缺乏處理的技巧與適當的教導,結果通常不如意,更讓大學生心理備感挫折。

五、感情困擾:舉凡缺乏男女交往的機會、處於暗戀或單戀狀況、太多追求對象或處於三角關係的衝突或是有固定伴侶卻遭家人反對等困擾都會造成精神壓力。

今日大學生以自我摧殘面對壓力

總而言之,現代的孩子活在一個比以往更為複雜的世界。在孩子的情感與感官都尚未成熟到足以承受之前,各種資訊包含色情與暴力,就已經快速而直接的從電視、 廣告看板、網際網路四面八方而來。大學生又是處在一個身心發展都面臨著許多轉變與挑戰的階段,例如因離開家庭至外地求學,生活環境隨之改變;學習方法也因為進入新的學習環境而必須調整;新的人際關係網絡正要建立,而舊的人際關係往來則受到考驗;開放校園中的多元價值使得過去的價值認同受到衝擊等,以上種種都足以影響學生情緒。而這些情緒的反應往往就是學生的壓力來源。

如何紓解與因應,父母無法理解,也無法在家先行教導。而在校園裡也未能提供成人應有的行為典範。從同儕身上更無法得到幫助,因為彼此競爭激烈,連用餐秩序都混亂無比。一個世代以前,面對社會的變遷,大學生還可以透過參與一些社會運動作為宣洩憤怒與焦慮的管道。今日的學生普遍缺乏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他們把自身當作主要的戰鬥場,自我摧殘就是抗議示威的一種形式。例如遇到感情困擾時,藉藥物解憂而非積極面對問題。

大學校園也提供心理治療

其實,校園裡一直存在著有精神困擾問題的學生,只是這些學生未被發現或是已經走上休學之途。因為一個世代以前,學校根本無法提供診斷與治療。現在,由於相對安全和有效的抗憂鬱藥Prozac的出現,使得較以往更多有精神問題的學生重返校園,他們得以發揮潛能並且有能力繼續追求更高深的教育。

許多學校將身、心健康的醫療關懷合而為一。擔任芝加哥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和全國自殺預防中心主任的Morton M. Silverman,M.D.認為那是學生健康中心很棒的一部分。芝加哥諮商輔導處主任Silverman則表示:大學院提供比現實社會更加全面的醫療關懷,而這是學生在畢業後所無法取得的機會。一旦人們知道大學也提供心理治療,一個不會排斥精神治療的新世代也即將開啟。精神健康問題將不再被視為恥辱,精 神健康出現狀況時就該尋求治療將是一個為社會所接受的正面態度,也希望學生在畢業後能將此態度帶入未來生活中。

將壓力轉變成助力

壓力產生時容易激起負面的情緒,例如緊張,焦慮,不安等;持續性的壓力甚至會導致許多身體的警訊例如頭痛、偏頭痛、背痛、心悸、胸悶、過敏、感冒、高血壓、焦慮、慢性疲勞、胃潰瘍及腸胃道症狀等。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人類也往往需要藉著適度的壓力來激起個人的工作動機或是內在潛能。因此,壓力的出現只要是在個人所能承受的範圍,此壓力即可能是個人成長的助力;反之,個人所面臨的壓力已超過自己所能忍受的範圍,此壓力即可能造成個人成長中的阻力。清楚的認知壓力的來源,進而整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因應壓力之道與運用醫療資源協助,較不易造成傷害。畢竟,壓力是現代人難以避免的困擾。如何克服壓力,化成長中的阻力為助力,也是成長必須經歷與學習的重要課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台灣,青年學子要面對課業及升學壓力的教育環境,因此,憂鬱症、輟學、逃學等學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如何在既有的教育體制下快樂的學習,兩位學煉法輪功僅八個多月的高三學生,他們的分享也許能幫助時下的青少年!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兒了?如今,走進百貨商店的玩具通道會讓你嚇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燈光向你閃爍著,預先錄製的聲效在空氣中噼啪作響。一切都過於張揚和誇張,到處都是醒目的商標。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兒了?孩子們對世界最初體驗的那些健康又美麗的玩具在哪裡?好在它們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往更少見到。這裡列出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清單,這些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想像力、樂趣、創造力以及與美好現實聯繫的體驗。
  • 「為什麼要生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給我們的人生與家庭帶來哪些快樂與好處,這些也許更真實一些。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英語是一門學起來很有趣的語言。儘管它被認為是一門相對容易學習的語言,但它仍有75萬個單詞,即使是最熟練的學習者也難以快速全部掌握。但有幾個方法可以加快掌握英語:
  • 原產墨西哥的野生種向日葵,因民國89年滿載葵花子的貨輪,在彰化外海擱淺,種子漂流至沿海溼地。
  • 抖音危害兒童 遭義大利重罰1,090萬歐元 TikTok Hit With $10.9 Million Fine in Italy for Failing to Protect Minors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學習曲線分為4個能力階段。澄清這一點很重要:在這種情況下,能力是你做某事的能力,不一定是你缺乏資格證書。當第一次開始學習新事物時,每個人都從不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這一階段開始的。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