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怡:上海人家老法過中秋

2008年09月14日 | 00:45 AM

【大紀元9月14日訊】我的家鄉是上海。在我記憶中,歷年中秋節最大的特點就是吃月餅。每年中秋我父母都要買了月餅去看望長輩。然後就是自己在家吃月餅,邊吃邊評論哪種月餅好吃。有一次我問奶奶:你們以前怎麼過中秋啊?

奶奶說:我們那時候啊,外面也是有月餅賣的。但是我們是在家自己做月餅。做肉餡的,豆沙餡的,棗餡的這三種。家裏還煮毛豆節(就是毛豆角)和芋艿。把八仙桌搬到院子裡去,從下午開始,點香鬥,供「月公」。香一直要點到晚上。供「月公」用的是自家做的月餅、毛豆節和芋艿、水果。水果有四種:藕—-藕要有三節的,還有菱角、柿子、梨。

我問:「香斗」是什麼啊?

奶奶說:就是一個上面小下面大,象寶塔一樣的,是用香排起來的。香斗上還插小旗,等香斗燒完了,小旗就被孩子們拿去玩了。八月半嘛,小孩是最高興的,就知道玩啊。

然後奶奶還告訴我不少關於中秋的傳說。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外,關於中秋,還有很多有趣的說法。中秋是月亮最圓的一天。「這一天,天也圓,地也圓」,奶奶陶醉地說著,語調裡透露著中國人傳統上對圓滿的嚮往。奶奶說:大家互相傳說,這天晚上你對著月亮看,一直看著,會看見月亮會大放光芒!然後聽見「轟轟」的響聲,看見天門開了!還傳說有個小媳婦,在門外月光下織布,忽然看見月亮大放光!然後有聲音「轟轟的」。她嚇了一跳,趕緊躲進屋去。第二天,發現織布機變成了金的了!

還有另一個有趣傳說。說是月亮裡有個木匠,總是砍木頭。八月十五那天,他砍的樹枝會掉下來。如果誰揀著了這樹枝,做成刀柄,那麼他家裏的米就吃不完啦。

我聽著覺得實在有趣,很羨慕奶奶那個時代有著如此有趣的中秋。奶奶說,「文化大革命」以前就是這麼過中秋的。

總感覺奶奶那一代的上海人,說話柔柔的,有一種萬事很自然的沉得住氣的氣質,有一種事事為別人著想的善良。而我發現,到了我們這一代,即使穿上懷舊的旗袍、走到老式的石庫門前、坐上老上海式樣的黃包車、拍一張懷舊老上海的照片,眉宇間也往往難以呈現那種沉澱的氣質了。1949年以後的上海,也經過了不同時期的文化和道德的洗劫。然而,讓人心底柔軟和沉靜並且堅韌的、讓人感到舒暢和美麗的,總是那種敬神的、相信善惡有報的傳統思想。

來到海外,在西洋的環境中,我卻意外的找到了夢想中的傳統的中秋氣氛。神韻藝術團在多倫多有中秋的演出!回想今年中國新年的時候,我曾經帶六歲的女兒去看過這個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平時活潑好動的女兒,居然在觀看過程中一動不動,甚至離開坐位站著,雙手扒著前排的靠背,眼睛盯著舞台、都不願多眨一下。身在海外的社會環境,我曾經擔心怎樣把女兒教育成傳統的好女孩。那次,我覺得真的很對的起我女兒,我真的做了一件很愛她的事情了,讓她在最美的享受中汲取中國傳統的精華。

眼光挑剔的上海人,真應該去看看神韻藝術團的中秋晚會。曾經在美國百老匯演出的一流專業水平、源自敬神思想的傳統神傳文化、嚴格考證歷史資料的服裝和舞蹈設計,讓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看到更加燦爛的源頭,讓你的心靈得到沒有桎梏的滿足,讓老上海人的氣質回到你的身上。◇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