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甫醫學園地】中醫的養生之道(下)

王元甫(醫師、中醫博士)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養生的方法

古代的中醫養生歸納起來有下列7種方法:

(1)飲食養生法、(2)起居養生法、(3)房室養生法、(4)運動養生法
(5)精神養生法、(6)氣功養生法、(7)其他養生法。

(一)飲食養生法

食物是人體新陳代謝中物質與能量的來源。食物含有五氣(無形的)和五味(有形的),兩者進入人體後,經過五臟六腑的作用,化生為精與氣,並來涵養神。飲食養生法的要點有下列四項:(1)飲食要節制、(2)飲食要均衡、(3)飲食要調和陰陽、(4)飲食要調和五味。

(1)飲食要節制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食飲有節」,「節」就是有節制。飲食的量要適當,不可太過,太過會傷腸胃;所以《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也不可太少,太少能量(氣)會供應不足;所以《靈樞.五味》說:「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2)飲食要均衡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指出飲食要均衡,各個種類的食物都要吃。以穀物作為主食,以水果、蔬菜作為輔助,以肉類作為助益,各種五氣與五味的食物都要食用。

(3)飲食要調和陰陽

人體的性質有陰陽、寒熱之分,食物的性質也有陰陽、寒熱之分。陽(熱)性體質的人怕熱喜冷,就適合多吃陰(寒)性的食物,以使陰陽調和﹔陰(寒)性體質的人怕冷喜熱,就適合多吃陽(熱)性的食物,使身體的陰陽調和。

(4)飲食要調和五味

飲食口味各有不同,有五味(酸、苦、甘、辛、鹹)。五味應該均衡,不要特別偏重,並且還要注意五味偏重所產生的壞處。辛味走氣道,所以有氣病的人不要多吃辛味的食物;鹹味走血液,所以有血病的人不要多吃鹹味的食物;苦味走骨骼,所以有骨病的人不要多吃苦味的食物;甘味走肌肉,所以有肌肉疾病的人不要多吃甘味的食物;酸味走筋,所以有筋病的人不要多吃酸味的食物。

(二)起居養生法

起居指的是日常生活,包括起床、工作、休息與入睡。一年之內,陽氣的盛衰會因四季而有變化;一日之內,陽氣的盛衰也會因早晚而有所變化。陽氣是有益身體的,陰氣是有害身體的,所以人要順應四季與早晚陽氣的變化。

(1)起居要順應四季的變化

《黃帝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討論人要因應四季寒熱的變化來調整起居。

四季起居原則

春天夜臥早起(晚睡早起)

夏天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晚睡早起,喜歡陽光)

秋天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睡早起)

冬天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

(2)起居要順應早晚的變化

一日之內陽氣會因早晚而有所不同,太陽升起時陽氣剛產生,日正當中時陽氣最旺盛,太陽下山時陽氣轉弱、陰氣轉強。所以人也要順應一日之內陽氣的變化,晚上不要在野外運動或工作,不要在霧露出現時外出,使身體受外界陰氣的影響,而損傷陽氣。

(三)房室養生法

「房室」指的是性生活。《黃帝內經》非常重視房室的養生,《上古天真論》講到不知養生的人平常就把酒當水喝,酒醉後又去行房。這對身體的健康最不好,因為會耗損先天之精與先天真氣,所以這樣的人不到50歲就已經衰老。

《陰陽應象大論》則提到「七損八益」,「七損八益」是古代道家的一種房中術,「七損」是指七種不利身體的性生活狀態,而「八益」是指八種有利身體的性生活狀態。房中術屬於道家的秘術,秘而不宣,不宜公開提倡。性生活過度會大量耗損先天之精與先天真氣,使人未老先衰,非常不利於養生。

(四)運動養生法

運動可以活動筋骨、舒展肢節、增進關節的滑利,也可以促進氣血循環、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運動有防止或延緩疾病的發生、促進健康、增長壽命的功用。古代常見的運動如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武術、騎馬、射箭、舞蹈等;現代常見的運動如球類運動、游泳、慢跑、快走等。

(五)精神養生法

《黃帝內經》精神養生法的要訣是《上古天真論》所說的「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雖然只有12字,卻道盡精神養生的真義。精神上要做到「恬惔虛無」,也就是說,要能夠清心寡欲、看淡名利,不受外物的引誘,達到「虛無」的境界,如此才能養護丹田的先天「真氣」,並使「精」與「神」緊密結合,內守而不外洩。

要達到精神養生的「精」、「氣」、「神」合一並不簡單,除了心性上的修養,還必須配合靜坐,也就是氣功養生法中的靜功打坐,這就是修煉了。許多道家秘術都不寫在經書中,都是師父以「口傳心授」的方式秘傳,外人很難窺其究竟。其實,《黃帝內經》已談到修煉的部份,講到修成「真人」,但確實如何修,都沒講,因為關鍵的部份是不會寫在書上的。

(六)氣功養生法

氣功是現代名詞,古代稱導引、吐納。像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如果沒有配合要訣只是單純的運動,如果配合要訣就屬於氣功。氣功分為動功與靜功。動功強調動作要緩、慢、圓,可促使經脈中的氣血循環圓滑柔順﹔靜功則分為站樁與打坐方式,要求要入靜,達到最佳的煉功狀態。氣功只是練氣,更上一層是煉功,就是修煉了。

道家修煉是要修成真人,通過修煉將「有形」之體轉變成「無形」。真人因為能與道合同,所以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也就是長生不老。道家修煉的要領是修真養性、返本歸真、意守丹田,有精神養生的部份,也有氣功養生的部份。《黃帝外經》(又稱《外經微言》)的《命門真火篇》說:「存神于丹田,所以溫命門也,守氣于神室,所以養命門也。修仙之道,無非溫養命門耳。」也就是說,將泥丸之「元神」導引到命門、丹田,用先天之「精」來煉「真氣」,用「真氣」來煉「元神」,達到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目標。

(七)其他養生法

其他的養生法還包括藥膳養生法、藥物養生法、針灸養生法、推拿養生法等。全文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