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奇聞:中方發布會半數記者擋門外

【大紀元1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丹麥哥本哈根報導)12月8日,中國政府代表團罕見地一反平時擺出「泱泱大國」尊貴身份的做派,放棄了主辦方為媒體提供的大會場,而選擇在極窄小的地方召開新聞發佈會,致使有一半記者被拒門外。


半數不得門而入的記者們(攝影:林達/大紀元)



半數不得門而入的記者們(攝影:林達/大紀元)

星期二,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進入第二天。會議進入實質性階段,各國代表團緊張地進行著與不同方面的談判。根據所公佈的日程安排,這一天也是各國代表團分別召開媒體發佈會,表達本國對氣候命題見解的時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國代表團計劃下午3時、3時半及7時召開的三次新聞發佈會。因為全球要想達成溫室氣體排放量限定指標,作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之一的中國,將以怎樣的姿態回應世界呼聲,的確十分引人關注。


從人縫間隙中拍攝的中國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林達/大紀元)

下午3時已過,可容納幾百人的哥本哈根貝拉中心的媒體會議室裡,各國記者們紛紛就座,只是不見主角登場。不久一位中方年輕官員匆匆到場,宣佈當天原計劃的三場發佈會全部取消,而改在下午五時,在中國代表團的新聞中心,會召開一個新聞發佈會。


把照相機高高舉過頭頂遠距離拍照(攝影:林達/大紀元)


把照相機高高舉過頭頂遠距離拍照(攝影:林達/大紀元)


下午四時三刻,記者們開始到達中方所通知的發佈會現場,可是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了。與中國官方一貫以來的擺大款、擺闊氣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是,今天的發佈會場面積窄小得令人難以相信,只夠容納30人,再加上站著的、擺放錄像機的地方,竟然有一半記者不得入場!中方人員宣佈,因為場地窄小,其餘人一律不能入內。並告示,今後何時召開新聞發佈會,只有留下郵件地址者可以事先得到通知,其餘人概不奉告。也就是說,中國政府的新聞發佈會,完全不會按照計劃執行,同時也不面向所有媒體人員。平時習慣了透明操作的西方記者們,聽到這種黑箱作業,一頭霧水,不得要領,一時不知如何反應。按照常規,召開新聞發佈會,當事者總是希望更多的人來聽他所要公佈的內容。而中國政府的做法,似乎來人越少越好?!


在擁擠中側耳傾聽,捕捉聲音,做記錄(攝影:林達/大紀元)

隨後,一位中方人員把住那個通往會場的小門,幾十位記者被攔在門外擁擠的過道上。當記者們得知他們採訪新聞的計劃就要落空時,失望的神情溢於言表。當是否可以把發佈會現場連到門外電視上播放的建議遭到回絕後,一些記者不甘心地通融把門先生,是否可以臂下留情,放其入門。一些記者喃喃地說:「這太難以接受了!」還有更多的人拿出了不氣不餒的勁頭,就地採取應急措施,想盡辦法避免空手而歸。


用手撐住門簷錄音(攝影:林達/大紀元)

一幕奇特的採訪場面出現了:幾十位記者擠在那個比一人略寬的門口,使出渾身解數,在艱難的困境中完成自己的採訪任務。有的在擁擠的人群中把照相機舉過頭頂,對著門裡那個好像是中心的方向按著快門,希望能拍到個大概場景。有的拿著筆記本,側著頭捕捉從門那邊傳過來的聲音,費力地記錄下片言隻語。有的踮起腳,把錄音筆靠近門欄,艱難地錄著音。更有天才者,用長長的桿子把照相機伸入隔牆上方,遙控照相。


長長的桿子把相機伸入隔牆,遙控照相(攝影:林達/大紀元)

門內的中方官員滔滔不絕地讀了一小時的稿子,並被現場翻譯成英文。讀稿結束後,只留下一個人提問的時間。門外的記者也在擁擠中堅持了一小時,在極其艱難的工作條件下,記錄著這位官員宣讀的「寶貴」聲明,好報回去知照本國民眾。這一幕考驗媒體工作者敬業精神的小插曲,為西方人士理解什麼是「中國的社會主義特色」,上了一堂生動的實踐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氣候大會前夕,主辦官員表樂觀
氣候峰會隆重開幕 內容紛呈聚焦全球
氣候峰會主席海德嘉: 失敗不是選項
聯合國:氣候峰會是阻止災難的最後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