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人快語 遨遊戲曲百藝

專訪:台灣戲曲唯一女花臉王海波

文 ◎ 陳柏年 圖 ◎ 王海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621
【字號】    
   標籤: tags:

  訪問王海波這位瀟灑率性的戲曲家,整個過程就像聆聽她的廣播節目一樣精彩,每每要為她不可思議的快人快語而絕倒!她不但是兩岸喜愛的京劇演員、美國華人界熱門的廣播主持人,也是精通資訊的企劃家、愛好戲曲百藝的欣賞家……

京劇中的花臉又稱「淨」,主要扮演性格突出、不同凡俗的男性腳色,如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義薄雲天的紅臉關公、老奸巨滑的白臉曹操等等。這樣的角色男生扮演已屬不易,倘若換成女子上場,要能演得好而又獲得滿堂彩,更是難之又難。而王海波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就是這樣以花臉角色異軍突起,獨擅勝場,贏得海內外觀眾一致的喜愛。

台灣戲曲唯一女花臉

談到以京劇花臉走紅兩岸,撇去眾多評論家對她反串時唱功壯闊宏亮、聲情俱佳的同聲讚美,王海波卻這麼說:

「因為當時的男孩子正好是青春期嘛,面臨倒嗓,那我呢,因為一天到晚就混,不練功;所以我長了個大個兒。男孩子又面臨要去服兵役,舞臺上缺花臉,就說王海波個大、嗓門大,叫她演好了。」就這樣,講義氣、不知輕重的王海波,戲服臺下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臺上的老生卻演得聲震四方,就這樣一炮而紅。她數家珍似的說著歷史背景:

「有京劇以來,梅蘭芳那個年代的封建制度,全部都是男人唱女人,等到一九二九年,有女子劇班開始,才有女花臉的出現,可是因為一九六六年發動文革之後,所有男扮女、女扮男都被禁演了,還在臺上的被牛鬼蛇神,全被黑五類、被紅衛兵打死了,都遊街了嘛,他說你這個是就等於是變態啦,所以一直到文革之後,大陸沒有女唱男、男唱女。」

爾後台灣反串花臉的名角,也可說絕無僅有。就在這樣的時代裏,王海波的表演一枝獨秀,成為鎂光燈聚集的焦點:

「因為突然有個女花臉,那個時候就是台灣三十年來沒有女花臉,到現在四十年來沒有女花臉、五十年來沒有女花臉,只有我一個。當時大家就習慣報導我是海峽兩岸的『唯一』女花臉,可是寫著寫著離譜了喔,變成說是海峽兩岸『第一』女花臉,那我跟他們講說,你們不要講第一,因為這個今天小明賽跑,並沒有第二個人參加,所以呢;『媽媽我今天得第一名』。我說我的第一,是因為沒有第二個,不是我唱得好。可是我自己本身是主持人,我們都知道對來賓都要吹噓一點,我說你可以當作我是第一,也是倒數第一,反正就我一個。」

擁有「台灣第一女花臉」名銜的王海波,講起自己崛起過程是那樣流利如灑豆般的清脆鏗鏘,又有著一種當仁不讓的率性可愛。聽她說話就像觀看一位畫家高手傾刻間揮灑一盤五顏六色的畫作,看的人都還來不及品味反應,畫家已經擲筆起身,不知去向了。

另類京劇演員 率性自由教人羨

王海波祖籍河南,父親王九尊熱愛京劇,曾任海光劇校校長,促使小海波走上京劇這條路。然而活潑調皮的她一向不是中規中矩的學生:校內要求化妝箱把手要立直,她的偏偏是倒的;棉被一定要摺成豆腐塊般嚴整,她的卻是凌亂一片。像她這樣不按牌理出牌,在傳統京劇名角中自然是少之又少。問起自小學習京劇的歷程,她坦然的說:

「痛苦啊,我是劣等生啊。在校九年我跑了五年的龍套,人家魏海敏是一進劇校就唱主角。所以學校也放棄我,我也放棄我自己,根本沒有打算要幹這一行。」

豈知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就因為代人上場,又少有花臉反串的藝人,就此紅遍兩岸多年。她笑言同為知名藝人的先生田文仲這麼說她:

「他說:『我真的發現妳是一個運氣很好的人。』不光只是我在唱戲上喔!我在各方面運氣都很好。他說:『像妳這種的演員,居然到現在還沒有出現第二個女花臉,只要出現第二個女花臉,妳一定被比下來。』」


王海波粉墨勾臉,頃刻化身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

王海波還是台灣第一位獲得梅花獎的藝人。在大陸,梅花獎是文化項的最高獎項,被藝人視為夢寐以求的殊榮,聽她說起獲獎過程亦是教人啼笑皆非:「我跨海到山東去演出,那一年山東團要演出的那個旦角薛亞萍,她要參賽梅花獎,所以那一天有幾位評審來團裏,當時我就覺得氣氛不對,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麼。結果一公布,一個團得到兩個梅花獎,一個是薛亞萍,另一個就是我。」

王海波輕描淡寫的說:「我沒有去參賽、沒有去報名,也沒有去幹嘛,只是評審來看了,然後就給了我一個獎。那時候兩岸剛剛開放,人家說我拿那個獎,根本就是政治!」她略顯得意俏皮的接著說:「這叫買一送一,人家參賽我就拿一個獎。」您看,她的話是不是聽了教人又好氣,又好笑?

遨遊戲曲百藝 融入現代生活

王海波說:「我的個性啊我常常講,因為我叫王海波,所以我不能停下來,停下來就不符合我的這樣漂流過海。」兩岸開放以後,王海波到大陸演了六、七十場戲,覺得演夠了才停。之後又因為女兒在美國念書而赴美國定居,擔任當地知名電臺主持人。

由於個性靈動活躍,觀賞角度廣泛又生活化,幽默中有著銳利的觀點,聽王海波主持節目,對傳統文藝欣賞的角度剖析不但有趣,且時有新見:「有一次,好像是一個英國人殺了人,說他因為有夢遊的習慣,我就馬上想到曹操與楊修的故事,曹操就說他有夜夢殺人的習慣。我覺得這個英國人一定看過曹操與楊修,我就講了這個故事。」

「像我看任何一部電影,都可以把電影跟京劇結合,比如說前一陣看布萊德彼特演的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歷史上大家都在論包拯的出生,班傑明的故事跟老包的出生是一樣的:老包出生就被媽媽給丟掉了,班傑明出生被爸爸給丟掉了。老包被媽媽丟掉了之後呢,丟在馬棚裏面,額上被踹了一個馬蹄,留了半月型;班傑明被丟到樓梯口,被一個老黑踩了一腳。老黑嚇了一跳說,是我把他踩成這樣子的嗎?」

新穎獨特的觀點與暢所欲言的痛快,使王海波在主持界中另闢蹊徑,獨樹一格。「生活跟京劇是可以結合的。像比較年輕、從大陸來的聽眾,我跟他們互動的時候,他們會說:『在美國開了餐館,生活很無聊,可是你的節目時間一到,聽妳的節目工作,好開心唷。』我就會很高興。」


二零零九年四月王海波在中正紀念堂洪鈞培文教基金會講座演講。(攝影/鄭寶琳)

主持風靡全場 資訊能力有一套

由於王海波跨足京劇與主持廣播界的資歷豐富,也成為海外推廣京劇的重量級主持人。海外京劇演出常常只能挑出一本戲中的幾場來演,在演員換衣服或休息當中,就非要主持人不可。而妙語如珠的王海波就是首選,她結合時事與生活的說戲不但引人入勝,把整齣表演變得有說有唱、有唱有說,絕無冷場。

可能很少人知道,王海波的資訊能力很強,這也是傳統京劇演員罕見的特色:「我可能跟京劇演員比較不一樣在這裏,我的電腦一級棒的唷,像那天我們在演講的時候,所有的那個slide show全是我自己做的,文字我自己打的,我需要任何的資料、照片,我全自己找來,scan出來。」

「我曾用電腦做了一個京劇的連唱,因為你蘇三是蘇三、包公是包公、曹操是曹操;我把這些東西的旋律弄成一首排在一起,用流水連唱,我們那一次END的時候,是九個人在上面,一人一段、一人一段,達到整場最高潮。他們說:『唉呀,妳的腦子好新!』我說因為我希望我的東西是綜藝的,可以捉得住觀眾。」

她笑說有一次對朋友花大錢購買珠寶感到浪費,卻乍然醒悟到她花了不少的錢在購買電腦與音響相關器材上:「從台灣有電腦開始,我就開始買,我覺得我是一個資訊人。……真的不像京劇人!」

自掏腰包 引領學生主動看戲

曾經有人問王海波,「京劇為什麼現在很式微?」不服氣的她就做了一個兩岸三地的所有演出的訊息調查,發現如果把兩岸三地的京劇算起來,加起來一個月超過三十場,才發現其實京劇天天都有戲。京劇的生命仍舊是豐厚有力。

雖然感到自己與傳統京劇人相隔十萬八千里,但是王海波對於京劇仍然存有著莫大的崇敬。每當她演講的時候都會對聽眾說:「記住今天還站在舞臺上的,你們要為他們喝采,因為還有他們讓京劇在傳承。」她曾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了一年的課,教學上也與其他老師大相逕庭:

「我在做學生的時候,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生,所以我不想說我做了老師就板起臉來,所以第一學年的時候我沒有叫他們寫報告、沒有作業,沒有考試,而且分數都八十五到九十五分。可是當第二學年的時候,我發現學生天天來上課,我就發現其實我這樣做法有一個好處,就是本來不喜歡戲的人,因為這個老師他會喜歡戲。」

善於為學生著想的王海波,為了增加學生觀摩戲曲的機會,自己坐計程車到國家劇院去買了三十張票請學生看,還在學期中自掏腰包請京劇出身的朱陸豪、楊懷民等名人來課堂演講。這期間學生受益自然很大,但是她賺的錢都還不夠給學生的:「後來我就跟我那個老教授講,我不適合做老師,而且我是好意給你很高的分數,可是有可能把學生慣壞了。但是我覺得這樣教學有一個好處,就是那些學生後來都主動去看戲了。」

隨興的王海波如今遊走兩岸三地,盡情欣賞文藝表演,活潑如赤子之心的幽默、擁有資訊與主持能力,也使她廣受歡迎。談到對於未來的計畫時,能唱、善說、能寫的王海波,提到自己在面臨生涯轉折時,與一位尼師聊天的啟發:「我對她說:『其實我一直想改行,可是我一直不太信任我能改行。』她就跟我講:『你知道嗎,像你們這種唱戲的人,是最有本事的,因為你在舞臺上演的是各種不同性格跟職業的人,所以你早就已經都參與了。』」這位出家法師的話使她信心大增,在遇到的不同機緣中走出自己的路。◇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13日電)國光劇團應俄羅斯「第八屆契科夫國際劇場藝術節」邀請,22日至25日由文建會主委黃碧端率團,赴莫斯科蘇維埃劇院演出京劇「孫悟空大戰玉鼠精」與「昭君出塞」,共計4天4場。
  • (大紀元記者林慧怡台北報導)國光劇團應俄羅斯「第八屆契科夫國際劇場藝術節」之邀,將於7月22至25日由文建會主委黃碧端親自率團,至莫斯科蘇維埃劇院演出京劇《孫悟空大戰玉鼠精》與《昭君出塞》共計4天4場。
  • 東方網7月21日消息:7月18日至26日,大型新編史詩京劇《赤壁》在國家大劇院第三度上演,再次帶來十場演出。經過前兩輪演出的打磨潤色,以及演員間的默契配合,第三度上演的京劇《赤壁》更顯精緻考究。近日,劇中「曹操」的飾演者孟廣祿接受了「京華茶館」的特別採訪,與讀者分享了京劇《赤壁》的台前幕後以及他的京劇人生。
  •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23日電)國光劇團參加第八屆契科夫國際劇場藝術節,莫斯科時間22日在蘇維埃劇院首演「孫悟空大戰玉鼠精」與「昭君出塞」,獲得滿堂彩,演員謝幕3次,觀眾起立鼓掌長達10分鐘。
  • 為了迎接2009年國際盛事臺北聽障奧運會,臺北田徑場於民國96年2月拆除重建。昨日台北田徑場正式啟用,啟用典禮邀請了國內知名的表演團體和聽障奧運會代言人林義傑、賀軍翔等人,表演團體包括由法輪功學員組成的天國樂團、陸軍樂隊、三軍儀隊和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台北市長郝龍斌、「飛躍的羚羊」紀政也特別到場觀禮致詞。
  • 電影「梅蘭芳」運用京劇《汾河灣》坐窯門的一段,做為邱如白(影射齊如山)指導梅蘭芳演戲的開始,並成為齊梅合作成功的關鍵象徵。這是電影的觀點,梅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當然不止電影提的這一項。
  • 沒有京劇基本功,以上成套的射雁身段就作不出來。劇中更複雜的是,穆桂英與楊宗保單槍對打,動作身段華麗炫目、美不勝收,起打、過合這些身段,尤其兩個演員須合拍,有默契,沒經長久訓練與配合不易成功。角色的身段是京劇的精華,要達到何種成度才稱得上合格呢?
  • 《彩樓配》是王寶釧拋繡球選丈夫的故事。王寶釧不與世人一般,歷盡艱苦也不放棄她的最初選擇。這是世間稀有的,她完全不被世俗的利益所轉移,苦苦守著寒窯十八年。那麼,講這個故事豈能用世俗觀點來講,現實裏那可能有一個富貴人家的女兒耐得這種苦與寂寞,它似乎只能在玄奇的空間中進行。
  • 王農,1949年度海來台畫家,曾被徐悲鴻譽為多才多藝、天生的藝術家,他一生愛戲、唱戲,又能將繁複的京劇人物之動作與神情,以簡練純熟的小寫意,用墨韻與色彩表現出戲曲的行頭與招式,由戲入畫、筆下生動,一招一式、淋漓盡致地詮釋京劇人物的姿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