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里山茶農憂:明年沒春茶

高山茶「泡湯」 秋茶減產3~4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專題報導 台灣茶葉種植面積一萬六千公頃,南投縣佔了一半,嘉義縣也有二千二百公頃,茶的年產值高達五、六百億元。這次風災,茶園受損面積逾四百公頃,嘉義佔八成,二成在南投,損失近五千萬元,其中以阿里山茶受災最嚴重,秋茶減產三到四成,冬茶預估少一到兩成,有茶農甚至憂心,明年春茶也沒有了。


高山茶小檔案


阿里山公路71公里處預計15到20日可搶通。(自由時報記者王善嬿攝 )


聞名遐邇的台灣高山茶,以海拔高度標價,「一公尺一元」,種在二千公尺高海拔山區,每斤可賣二千元。即使高度不夠,標上「高山茶」也比較好賣。

阿里山受損茶區中,有二成茶園被土石沖毀,其他則是葉片損傷等。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范德光說,大部分的阿里山茶是因道路中斷,無法運送下山販售,觀光客也上不去,根本賣不出去。他更憂心的是,即使道路搶通,但阿里山觀光景點重建需一、兩年,觀光客銳減,連帶波及阿里山茶產業。

「十個品茗者,有七個喝高山茶。」茶道老師謝明素指出,高山茶有獨特的高冷香,滋味、口感更勝平地茶一籌。在喝好茶與環保間,她認為,「茶農多種一斤是一斤,政府應提高茶的品質,而不是讓農民從產量中賺取生計。」茶田開墾越多,國土破壞的疑慮就更高。

農糧署主秘許漢卿表示,高山農業每回風災總被點名,並不公平。

學者建議:已崩茶園勿復耕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則建議,農委會應以環境永續方式來從事高山農業,例如做好水土保持,以梯田、草生栽培等方式。除維持高山生活所需的傳統農業外,高山農業發展應適可而止,已崩坍的高山茶園最好不要復耕、重建了。

馬:平地設點促銷山區農產

〔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總統馬英九昨天視察阿里山公路搶通工程,自災變發生一個多月來,因道路中斷,阿里山風景區預計下半年將減少七十五萬人次的遊客、十.五億元觀光產值,當地災民籲請政府加派機具,儘快搶通道路。

阿里山公路(台十八線 )重創,其中七十一到七十二公里處,路基整段流失,至今尚未搶通,目前工程單位運用破碎機將岩塊破碎後,再由怪手鑿出便道,預計20日前可望全線搶通。

馬英九隨後指示觀光局等部會協助促銷山區農產品,在平地設點,讓農民到山下銷售農特產。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