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熱傳前耶魯校長狠批中國大學教育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偉林報導)近日一篇題為「耶魯校長:『中國沒有一所真正的大學』」的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引起各界關注和民眾討論。這篇出自大洋網的文章報導了前耶魯大學校長貝諾‧施密德特(Benno C. Schmidt Jr)在耶魯大學學報上公開撰文批判中國的教育,引起了人們對中國大學教育的激烈爭論。施密德特表示,「新中國沒有一個教育家,而民國時期的教育家燦若星海。」

網上有人指出﹐這篇文章未經耶魯大學前校長施密德特證實。不過這篇文章所觸及的話題和所引起的爭論已經超過人們對文章來源本身的關注。

大洋網的文章報導,對於近年來,中國大學刮起的久盛不衰的「做強做大」之風,一些國內二流大學甚至不入流的學院與中國知名大學合併,讓新的大學躋身「世界百強」做法,施密德特引用基爾克加德的話批評說,這是在做「自己屋子裡的君主」。「他們以為社會對出類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課程多,老師多,學生多,校舍多。」
  
文章說﹐施密德特認為,對於文科的計畫學術,中國大學失去了重點、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一貫保持的傳統,令人失望。「是權力對於思考的禍害,這已經將中國學者全部利誘成犬儒,他們只能內部惡鬥。缺乏批評世道的道德勇氣。」「孔孟之鄉竟然充斥著一批不敢有理想的學者。令人失望。」
  
文章指出﹐而對於中國大學的日益嚴重的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科研造假等學術腐敗,施密德特提出了另一種觀察問題的眼光:「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政權是腐敗的,那麼政府部門、社會機構同樣會駭人聽聞的腐敗。」
  
對中國大學日益嚴重的「官本位」體制,施密德特也深感擔憂,他痛心地說:「宙斯已被趕出天國,權力主宰一切。」他并說:「新中國沒有一個教育家,而民國時期的教育家燦若星海。」

文章還表示﹐他提出「大學似乎是孕育自由思想並能最終自由表達思想的最糟糕同時又是最理想的場所」,因此,大學「必須充滿歷史感」,「必須尊重進化的思想」,「同時,它傾向於把智慧,甚至特別的真理當作一種過程及一種傾向,而不當作供奉於密室、與現實正在發生的難題完全隔絕的一種實體。」他說「一些民辦教育,基本是靠人頭計算利潤的企業。」

施密德特批評中國教育 網民熱議
  
這篇關於耶魯大學前校長施密德特批評中國大陸大學教育的文章,很快引起了網絡的熱議。一些大陸年輕網友為之熱血沸騰,表示「強烈抗議」, 認為「耶魯校長已感到來自中國的學生遲早會全面超越當地的學生,所以在此大放厥詞。」也有人認為施密德特別有用心,「是希望中國的大學成為培養反政府的人士和思想基地。」 甚至有人說耶魯校長批評中國教育的事情并不存在,是以訛傳訛。
  
不過,更多的網友則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耶魯校長對中國的教育一針見血,用心良苦。
  
有讀者評論說,這些話在中國教育界是基本上的普遍常識,沒有什麼批評的意思,講的是大白話。「這番言論要是有大陸的教育者說出來,恐怕誰也不會計較,也不會引起什麼反響,司空見慣的……。可是,現在不同了,施密德特先生以耶魯大學之身份出來議論一番,效果就有天壤之別了,也好,這下就觸痛了國人的神經來了,老實說,還是應該感謝這位可愛的施密德特先生。」
  
搜狐網友表示,施密德特的話「雖然口氣有點讓人不舒服,但是我想說他說的非常對,中國的一些學者、教授、經濟學家真的很讓人鄙視,別說國外著名學者鄙視他們,中國的老百姓同樣鄙視!耶魯大學的校長真是給這些偽學者當頭一棒。」
  
對於中國的教育制度,網友也表示,耶魯大學校長的話「一針見血」,目前的中國教育「都教育出來唯利事圖,自私自利,沒有廉恥的政治木偶和白癡……。有錢有權的都移民了。」

民國時期 中國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
  
教育乃千秋之大業,天涯論壇曾發表文章說,中國的教育在倒退,而民國辦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鑒和學習。
  
文章從民國時期的免費教育、教育經費、教師薪水、多樣化的教育格局,以及當時的中央政府不惜代價辦教育等多方面做了總結,認為1949年中共建政之前,中國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
  
文章說,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立即強調在中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初小、師範、高等師範免收學費。」;同時,1946年國民政府制定了《教育憲法》規定:「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
  
據中國發展門戶網報導,目前中國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以教育發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北京市為例,北京教育投入一直沒有達到目標的4%,2006年占GDP比例是3.1%,2007年是3.8%,2008年是3.5%。而美國、日本、韓國的教育投入則占GDP的4.7%~7.4%,與中國同屬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則是7.1%。
  
教師薪水。據1927年公布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規定,大學教員的月薪,教授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講師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與國民政府部長基本持平。在20世紀30年代初,大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月薪分別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約為15元。20世紀40年代的《教育憲法》規定:「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並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資料顯示,當時普通警察一個月2塊銀洋,縣長一個月20塊銀洋,而國小老師一個月可以拿到40塊銀洋,民國時期小學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要遠遠超過縣長。
  
民國時期對教師待遇的重視和投入讓今人望塵莫及,汗顏不已。

眾所周知,在民國時期曾出現了四位「風氣開一代 師表垂後世」的著名教育家,如晏陽初、蔡元培、張伯苓、陳鶴琴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大學聯考 1020萬考生將上陣
中國高考拉開帷幕 高科技作弊欲禁不止
質疑聯考作文題 中國教育官員稱無從下筆
【新紀元】外國人看中國教育的局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