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理論的經營者

績優企業VS績憂公司(5)

許珉九

人氣 1
標籤:

知識與經驗會變成毒藥,認知會成為病灶,可能斷送公司的前途與發展。經濟學家凱恩斯(J. M. Keynes)曾批評:「人們寧可接受明白的錯誤,而不要含糊的正確。」

這是警告對於知識和資訊的過度依賴與偏見,稍有不慎便會讓人們陷入險境當中。

因此,經營者不要執著於知識的片段,應努力培養可以展望整體的眼光。尤其經營者不要從大量知識或資訊內容去發掘問題,而要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掌握問題發生的原因,培養尋求解決方法的眼光,以及建立有系統的方法論。

也就是說,應該比別人先瞭解問題,像抽絲剝繭般探討問題癥結所在,培養可以根本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營者雖然認為學者們所提出的意見既理論又抽像,對於實際經營沒有多大幫助,卻有必要學習從現實問題中做出假設,尋找問題癥結所在,並能印證假設的方法論。

特別是對不需深思熟慮就以經營理論或最佳實踐之名,聲稱適用於實際經營的各種理論,也應該深入探討「何時適用?何時不適用?為何適用?為何不適用?」

透過這樣的思考過程,便能有效解決公司現有問題。當然,領悟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就可以在組織內具體實踐。

運用這樣的經驗與方法論,在組織內具體實施時,即使組織中發生新問題或遇到不熟悉的問題,就可以快速掌握問題的根本原因,尋找出解決方案的可能性也隨之大增。

企業會失敗或無法持續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疏忽了像這樣的根本學習。倘若怠惰於這樣的學習,縱使常發生的老問題不難解決,然而面對生疏的問題時,便會跌跌撞撞不知所措,因而喪失良機,不然就是因應錯誤,卻正好又把事情給搞砸。

要學習什麼?該如何學習?

經營不善企業的經營者拚命埋首於自我學習當中,因為在他們的腦海裡牢記著「知識就是力量,要懂很多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公司至今無法突破困境而原地踏步,都是有原因的。」若有這樣的想法,就無法解決問題。

像這樣絞盡腦汁迫切學習的積憂公司經營者想大肆蒐集大量資訊,深植於腦海中,因此訂閱各種報章雜誌,只要有空就上網搜尋,購買所有最新出版的商業管理書籍或研究報告堆置辦公桌前。

還有,要是沒有和許多人見面,聆聽全球時事發展趨勢的話,就會忐忑不安,感到渾身不對勁。

然而,這些公司的經營者卻是以自己個人觀點(perspective)來看這個現實世界,並不具備篩選大量資訊準則的濾鏡(screen filter),無法萃取出真正重要的部份,甚至還因為無法整理互相矛盾的資訊而做出盲從的決定,結果還是落後他人一步。

反之,績優企業經營者會篩選資訊後再蒐集資料,尤其是這些經營者為了萃取各相關領域的重要資訊,會依賴親信或相關領域專家,著重培養自身洞察世界的眼光:

諸如深入瞭解構成國家、社會與文化根基的基本思想意識,或是人類的本性、特定國家及文化的基本思考方式等,以從中培養領導事業的未來趨勢、決策的基準與經營策略的基本方向等獨到的眼光。因此,這些經營者喜歡研究所謂的超經典議題(super text)。

我們看到兩者截然不同之處:經營不善的窮公司經營者從堆積如山的資訊和資料中,為「探勘(mining)具有意義的資訊」而費盡心思;反之,績優企業的經營者則是採取從整體世界觀上來閱讀線索(reading clue)的方法。

績優企業的經營者從自己閱讀的線索中尋求具體答案時,會著重在不是自己直接尋找答案,而是透過詢問方式提示方向,儘量讓員工去尋求解決方案。對於最高經營者來說,每一個具體的資訊都很重要,但要確立決定如何整合全體並賦予意義的正確眼光則更為重要。

如果資訊與知識無法依照經營者精準的眼光,加以精緻調製的話,那也只不過是既花大錢又無功效的紙老虎罷了。

如果你真的是貧窮公司經營者的話,請試著遠離每天手中的報張雜誌兩個星期、試著一天只看一次電視新聞,每天見面聊天的朋友數量也請減半。

試著閱讀經典或暢銷書籍,並增加獨自深入思考的時間;如果你是真正貧窮公司經營者的話,那麼任何問題都將迎刃而解。雖然跟朋友們相聚時,可能會因為聊天話題不足而感到不便,但這可以讓你的頭腦變得清新,也將能獲得專注於公司發展的力量。

請將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誨謹記在腦海中。@待續…

摘 自 《從虧錢到賺錢:績憂與績優企業的差別!》 寶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100天成為業務高手(9)
財報利多激勵 歐股收紅
企業財報利多助漲 美股再創今年新高
加拿大一省份輔導協助企業移民落地生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