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故事
李義琰入朝後,仍然保持剛直不阿的氣節。當時,武則天慢慢開始干預政事,高宗曾經想下詔書,讓武則天攝政。李義琰和中書令郝處俊兩人一再諫阻,此事才作罷。
1999年4月25日逾萬名法輪功學員自發赴北京國務院信訪辦和平請願,一度震驚中外,被稱為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和平理性的上訪,過程安靜祥和,秩序井然。法輪功學員所表現出來的純正善良與對正信的堅守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然而中共卻對他們進行血腥的迫害,時至今日已達20年。
文史示意圖。(公有領域/大紀元製圖)
古代心胸豁達的君子將權勢富貴看得很淡,將個人的得失置之度外,因此,沒有甚麼東西的失去會令他們感到憂慮。
《新序》是西漢劉向所編撰的歷史故事集,裡頭記載了一段梁國縣令化解「國際糾紛」的故事,體現了古人寬容的智慧,也是成語「澆瓜之惠」的來歷。
臼季慧眼識英雄,拋開了世俗的偏見,從生活的細節中,洞察郤缺的品德,為晉文公舉薦了一位賢才。
李元昌看到太子妒嫉他人,不規勸,反而奉承,結果,不但害了太子,也害了自己。妒嫉害人不淺啊。
老頭子動了真火,越說越來氣,拿起棍棒就責打范文子,把他頭髮上的髮簪都打斷了。
西漢末年,在南陽湖陽(在今河南省唐河縣西)有個大戶,姓樊,這家的主人叫樊重,字君雲。他家幾代人都善於經營農業。
鄰居看了舒芬所寫的這首詩,深為他的大度所感動,於是,立即主動毀掉了在侵佔的牆基地上砌起來的牆,將地基還給了舒家。這樣一來,兩家互相謙讓,從此便和睦相處了。
淳于恭十分愛好老子的學說,其思想也深受老子的影響,清靜而不慕名利。
有個名叫卻雍的人,本領很大,能識別盜賊,他能根據盜賊眉宇間的神色,就能掌握盜賊的真情。
現在,你也有了李實那樣的權勢。你就不想一想:路旁還有像您當年一樣的人嗎?您也應該幫助那些受到委曲的人才對。
吉士瞻年輕時,曾在南蠻校尉府中賭博,因沒褲子穿,破露著身體,因此遭到同輩人的恥笑。
范通對王濬說:「您立下功勞,確是美事。但遺憾的是:您當仁不讓地佔有這美事,所以不能盡善盡美!」
馮異為人謙讓,不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路上遇見各將領,就趕車讓開道。一進一退都有規矩,隊伍整齊。軍隊每當駐紮下來,諸將都坐在那裏,談論自己的功勞。只有馮異,獨自退避在大樹下。
當初,盧多遜當宰相時,他的兒子從一開始出來擔任官職就被授與水部員外郎的官職。
安漢縣令何隨離任,當時巴蜀正鬧饑荒。送行的差役又累又餓,就拔道旁民田的芋頭吃,何隨把絲綿繫在那裏,以償其值。田主趕來還給何隨,何隨最後也沒有接受。
H2>無懼世態炎涼 男兒貴在自強
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曾經與妻子昇平公主發生口角。郭曖說:「你倚仗著你老子是皇帝嗎?我老子看輕皇位,不願當皇帝罷了!」
鄭國有個人對子貢說:「東城門口有個人,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似子產。但從腰以下,看他的形狀,卻趕不上大禹;樣子疲憊,茫茫如喪家之犬。」
《後漢書》記載:劉寬即使遇到任何急事,也從不急躁,從不粗暴。夫人有意試試他,讓他憤怒一次。
黃郡有一個孝廉,在收買農民田地時,專買邊瘠地,而把其中的肥田留著,為的是讓農民以後賤賣給他。
餘姚地方,有個人叫黃璽。他的哥哥黃伯震,到外邊做生意,走了十年,音訊全無。黃璽尋兄心切,決定去外邊找回哥哥。
周朝時代,晉國有一個人名叫趙衰,他的妻子姬氏,是晉文公的女兒。
陳世恩的大哥是個舉人。但他的小弟卻是個游手好閒的人,經常早出晚歸,在外胡混。
三國時代,魏國有個叫汝敦的人,娶了個十分賢德的妻子。汝敦家很有錢,但父母早 死,留下了大筆錢財、大片宅屋。
漢朝有個大夫叫石奮,雖沒出眾的文學才華,但為人非常恭敬謹慎。石奮有四個兒子,個個都因做事謹慎做了官,俸祿二千石。因為這個緣故,當時的人,都把石奮叫做「萬石君」。
孟光是到三十歲了,才嫁給梁鴻的,剛剛嫁過來時,天天一起床,就忙著給自己打扮,梁鴻心裏很不高興,覺得這個女人太虛榮,但嘴上沒說什麼。
晏敦復在與秦檜的鬥爭中,借用生薑與肉桂的味道,愈老而愈辛辣這一事實,比喻自己年愈老而愈剛直的性格特徵。
老天爺要降禍於某人時,肯定先給他一點福氣,讓他起驕傲自滿之心,看看他是否能夠承受這份福氣。而老天爺如果要降福給某人,也必定拿點小禍事先提醒他,看他能不能自我擺脫。
    共有約 93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