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約 1653 條記錄
-
加拿大國家中醫藥學會10月將舉辦義診活動 2023/09/28加拿大國家中醫藥學會(NTCM)將於10月8日在列治文時代坊舉行第十一屆傳統中醫及針灸健康日(The 11th Annual Tradi...
-
關節痛找不到病因?古老秘技輕鬆治癒 2023/09/22關節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研究發現大約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感到頻繁的膝關節痛,影響活動能力,而且患病率有升高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出現關節...
-
為何針灸加草藥調節免疫可改善類風濕 2023/09/19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難以治癒的免疫疾病,不僅導致關節疼痛變形,也有機會損害心、肺等重要器官。香港註冊中醫師阮愛蓮(Yuen Oi-lin...
-
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的視力障礙或失明是緣於可以預防或糾正的原因。現代人的眼睛普遍因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而受到傷害,導致視力下降等問題。本...
-
中國多種傳染病四起 中醫師:增強正氣抵外邪 2023/09/16中國各地COVID-19(中共病毒)三陽病例在迅速增長的同時,肺炎、猴痘、登革熱等多種病毒性傳染病也在蔓延,醫院人滿為患。中醫師們呼籲民...
-
肥胖可致失智 8種減肥法 哪種適合你? 2023/09/16肥胖不僅影響外表和自信,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威脅。肥胖可能會增加患上心臟病、 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炎、睡眠窒息症等慢性疾病...
-
仲秋善用中醫調理養生 防呼吸道感染及不適 2023/09/15黃曆七月過後,天氣逐漸轉入明顯的白天炎熱,晚上寒涼的秋季氣候,對於同時存在秋燥與秋涼的仲秋,中醫認為應著重養陰潤燥和健脾利濕的調理養生...
-
為何常肩頸酸痛的上班族應避免這3動作? 2023/09/14你是否常常因為使用手機、電腦或是久坐,感到肩頸酸痛?許多人認為這時只要讓肩頸放鬆,舒緩僵硬的頸部肌肉就好了。弄明白導致肩頸酸痛的原因,才...
-
尿頻前列腺炎婦科病 中醫教你6招改善 2023/09/13造成尿頻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尿路感染、中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陰道炎等婦科疾病等。針對這些泌尿系統問題,中醫透過中藥及溫和有效的食療法和茶飲...
-
新劇飾演中醫師學針灸 蔡思貝直呼施針壓力大 2023/09/08由香港新生代演員蔡思貝與何廣沛領銜主演的醫療劇《你好,我的大夫》即將在香港播出。由於劇中有不少把脈、針灸、推拿等場面,兩人事前獲劇組安排...
-
人氣: 3821
-
人氣: 2897
-
耳鳴背後原因不簡單!中醫治耳鳴2招切中要害 2023/09/04耳鳴是指在沒有外界聲音刺激的情況下,人們感覺到耳朵內出現嗡嗡、鳴響、嘶鳴或其他聲音的現象。耳鳴可能由諸多原因造成,在中醫看來,耳鳴是由於...
-
防便秘這樣做都錯了!醫師破解5迷思 加1物就通便 2023/09/02便秘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為緩解便秘問題採取了多種辦法,包括吃酵素、乳酪等富含益生菌食品,或者多吃蔬菜和水果,甚至是吃瀉...
-
【健康1+1】化學醬油含致癌物 手機一照可分辨 2023/09/01無論中國菜還是日本菜,醬油都是不可缺少的調料,能增加菜餚的鮮味。醬油是一種健康的調料嗎?怎樣挑選無添加的醬油呢?生機飲食作者王明勇在大紀...
-
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它會讓腿部的靜脈變得粗大、扭曲、突出,它不僅影響外觀,嚴重者還可能導致皮膚潰瘍、出血、感染,出現血栓等併發...
-
逃課男孩重回課堂 中醫針刺增強注意力、改善失智 2023/08/22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導致求學困難,讓家長頭疼;失智症導致病人和家屬日常生活陷入泥潭,讓人難以自拔。但專業中醫師以實際臨床經驗告訴你,針灸...
-
長新冠致嗅覺味覺異常 中醫1個妙方改善 2023/08/18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許多人都受到長新冠的困擾。29歲的陳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因感染COVID後,出現嗅覺消失,無論香或臭都聞...
-
依體質進行不同調理模式 中醫養生事半功倍 2023/08/18隨著注重健康和養生觀念的普及,體質與調理也愈加受到大眾的重視。為加強服務並增進鄉親健康,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近年在安排社區大型健檢與癌症篩...
-
糖尿病會導致微血管的病變,例如:眼底、腎臟、皮膚、神經等病變。中醫治療糖尿病,主要有6種方法。吃對米飯可控糖,飲食7原則,中藥治糖尿病全...
-
灣區老中醫王玲 一個療程解除病人頑疾痛苦 2023/08/14文:余亨之・大紀元 1994年中醫師王玲,與她的父親同時被收錄在《中國名醫列傳・當代卷》。近三十年來,她治療方法日臻完善,無論是致命病...
-
古代把糖尿病叫做「消渴」,有三多(吃多,喝多,尿多)一少(消瘦)的症狀,所以似乎糖尿病病人都應該是消瘦的。但從現代人得糖尿病的情形來看...
-
清代名醫逸事多 行醫助人種善因 2023/08/06古代有許多文章、典籍都詳細記載著民間醫者的超凡醫術以及難能可貴的懸壺之德。在那些彰顯著其人品、醫德的諸多逸事中,既有不收謝禮、不取酬勞的...
-
嘉市嬰幼兒閱讀活動開跑 首次融入中醫保健 2023/08/05讓嬰幼兒穩健的走入閱讀世界,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規劃嬰幼兒閱讀推廣一系列活動於今(5)日正式開跑,活動場地除了文化圖書館、世賢圖書館,更於東...
-
清代三醫生治疫有偏方 以濟世之心救人 2023/08/02哪怕只翻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醫籍,我們依然會發現,懷揣著治疫奇方、偏方的醫生也並不少見。本篇講述的只是這類被記載下來的眾多名醫中...
-
西方人也在積極嘗試 你所不知道的7個針灸妙用 2023/07/29針灸是一種從傳統中醫發展起來的,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治療方法,因其對抗慢性疼痛的潛力而受到廣泛研究。現在西方人也在積極嘗試, 它還有7個你可...
-
清冠一號帶動就診量 台衛福部首度通過動支3.13億 2023/07/27去年本土武漢肺炎疫情期間,中醫「清冠一號」帶動民眾就診量,導致中醫健保點值下降,達到動支標準,健保署長石崇良27日表示,經衛福部健保會討...
-
口瘡讓人苦不堪言?中醫4招對付口腔潰瘍、牙齦腫痛 2023/07/26口腔潰瘍、口舌生瘡、口角發炎、牙齦腫痛⋯⋯各種口腔不適令人苦不堪言,不但影響進食、說話,甚至還影響睡眠。如何消除這些痛苦?中醫為您提供妙...
-
中醫開具「換膚方3.0」 有效治療長新冠皮膚搔癢 2023/07/24世界各地的研究發現COVID-19可引起各種各樣的皮膚反應,除了以前的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外,一項英國研究將COVID-19病毒相關...
-
新冠病毒傷呼吸道 增中風、癲癇風險 中醫4招改善 2023/07/20雖然COVID-19(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經過去,然而許多感染過COVID的人卻仍陷於「長新冠」(Long Covid)的痛苦中,其症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