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  相關話題:三國劉備成仙李靖 約 41 條記錄
  • 攝生高人孫思邈的神通與道行
    「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學識和道行高深,「精識高道,深達攝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攝生之道,相傳他活到141歲,外...
  • 不戀官位愛道術 唐朝詩人東遊遇奇人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
  • 命中仕途未了 李司倉重返塵世為官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我所遇見的中國「靈魂」們(下):深山裡的修道人
    他們即使已經看清了人間的政治,看清了所謂的共產主義,可是卻消極看待精神方面的宗教與信仰。這何嘗不是拒絕偉大的政治騙子,可是卻拒絕了真正的...
  • 明朝御史劉偉屍解成仙 見故人說生死
    陝西朝邑人劉偉,中舉後曾任文水縣令,明憲宗成化年間被擢升為御史,後轉兗州知府,為官寬和,持法平允。他為人至孝,品德高尚,喜好修仙之道。
  • 南唐聶道士有仙緣 修行多年終成真人
    聶師道,字通微,歙州(今安徽歙縣)人。他天性純良,為人正直、敦厚。與人相處時,也很謙虛謹慎。因對父母非常孝順,當地人都很尊敬他。聶師道年...
  • 仙女被貶入凡塵 拒婚事潛心修道顯神蹟
    南宋年間,在會稽縣蕭山一帶有戶平常人家的女兒,名叫元照。她從小就讓她的母親感到很驚訝。她還在母親懷裡時,只要她母親吃素,她就能正常吃奶...
  • 【傳奇大觀】冥冥之中緣相牽 無慾無執道自成
    唐代宗年間,廣陵江陽(今屬江蘇揚州)有個人叫李鈺,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城裡,做收購糧食的生意。李鈺為人非常端正嚴謹,不同於一般人。他十五歲...
  • 仙人下世度劫 有緣人得窺仙境
    唐朝宣宗大中初年,河南南陽一個名叫張茂實的官員,偶然到洛中辦事,因為家中需要,便在南市僱用了一個僕人。僕人姓王名夐(xiòng),年約四...
  • 【歷史不簡單】古人拜師要過七關 最後一關超級難
    許多人心中都曾升起過求仙訪道的念頭,不過,「想」的容易,要真能入深山求道,那可得具備非凡的決心、恆心和毅力,歷經重重考驗和艱險,堅持到底...
  • 隋朝善於占卜的奇人楊伯丑
    北周和隋朝時,馮翊武鄉(今陝西省高陵縣)有個叫楊伯丑的人,以陰陽術數聞名。他喜歡讀《易經》,對其有獨到的見解。他常年隱居在華山,而華山自...
  • 唐朝新羅進士終南山修道 白日飛昇引人歎
    唐朝是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從618年李淵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至907年朱溫逼唐哀帝禪讓,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在這三百年中,有唐太宗開創的...
  • 唐朝宰相盧鈞德義兼備 得神明相助
    唐朝中晚期時的名臣盧鈞(778年—864年),唐憲宗時中進士,唐文宗時任左補闕,以審理宰相宋申錫之冤獄而成名。此後,在文宗、武宗、宣宗三...
  • 清高律己 忠孝做人的葉廣才
    明代,葉廣才是州縣的生員,他有出眾的才華。平常身體強壯健康,沒有疾病,以至到了老年,他的健康和思維,都沒有絲毫的衰減。
  • 修道人半途而廢 入紅塵數年後驚見道友功成
    自古以來有一些修道有成的人,尋得了真正的清淨自在,修出的功能可以隨意運用,要什麼有什麼,還可以逃脫生死輪迴之苦。但修道的路途清苦漫遠,還...
  • 修行高人 開通陰陽兩界為哪樁?
    神、鬼之說,有些人抱著「信則有,不信則無」的觀點,自以為明智。後漢時穎川太守史祈是屬於不信鬼神這一類的人。他把穎川有名的道士劉根拘捕起來...
  • 迷於幻境之中 修道人一念之間功虧一簣
    北周至隋朝間,有個叫杜子春的人。他年少時就豪邁不羈,心思從不放在積累家產上。然而,他卻志向高遠,將世間一切看得十分淡泊。因為無所事事,所...
  • 輔佐四位皇帝 唐代的神仙宰相李泌
    唐朝玄宗時出了一個神童,名叫李泌,他7歲的時候就知道如何寫文章。玄宗開元十六年,皇帝召集了所有擅長論佛、道、孔子學說的人,在宮中相互答對...
  • 道士寫書泄露天機天帝追回 終得修成仙道
    台州道士王遠知道行很高,對《易經》很有研究,俯仰之間洞察天機,通徹個中精妙,能知人生死禍福。後來有個台州人遇到已經修道成仙的王遠知。
  • 【命理】凡人為學日益 修煉人為道日損 修道出神通古有傳
    為道日損才是修道之道,損之又損,損盡所有慾望、執著才能有機會圓滿。唐朝開元年間,有張、李二公,志同道合,一起在泰山學道。後來兩人分道揚鑣...
  • 通過一隻葫蘆 就可以進入另外空間?
    「壺」在古代是個通假字,通「瓠」,也就是葫蘆。《詩經》云:「七月吃瓜,八月斷壺」,意思就是說,七月份是吃瓜的好時候,八月是摘葫蘆的好時候...
  • 等草鞋重達八斤半 他就能時來運轉
    「藥王」孫思邈,是隋末唐初的陝西西耀人,小時候因為病弱,看病吃藥,耗盡了家產。七歲時,聰穎好學的他每天能誦讀一千多字;十八歲便立志學醫...
  • 【徵文】德音:憶夢三秦(上)
    我雖已來到海外,離開家鄉,但我是三秦大地哺育的兒女,在望不到那片養育我的故鄉時,她會夜夜入夢,由是心有所感之下,寫下這篇《憶夢三秦》。
  • 時空打開一扇門?東晉重臣與唐朝少年相遇
    一位是名揚東晉的重臣,一位是自幼慕道的唐朝少年。按常理,二人無法跨越400多年的時空相見。或許是少年堅定求道之心,讓時空打開一扇門,使二...
  • 古人學醫的故事
    古時候修道,都是師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師父。同樣,古時學醫的人,也是師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師父。 明朝《杭州府志》記載:有一個...
  • 「人」生目的為何?重道敬神歸祖庭(中)
    孩子上學後與人事物的接觸會比在家裡要複雜,這些重要的過程也提供孩子認識自己,建立人際互動的分寸與界線,以便成就孩子日後能融入社會的運作...
  • 有事上朝、無事回家念經的王維
    史書稱王維「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晚年的王維,素食素衣,退朝下班之後,便獨自靜室焚香,摒棄雜念,冥想誦經。只要不亂於心...
  • 陳元承道心不堅 教訓驚人
    宋朝時期,韓世忠手下有一屬官叫陳元承(又稱陳桷)天生向道。因受到秦檜排擠,陳元承不再出入仕途,轉而修道,後來還遇到呂洞賓點化,學了一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