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約 259 條記錄
-
西漢的哲學家董仲舒寫道:人們不敬畏上天,那樣災禍來時就表現的比較隱蔽,隱蔽到看不見發生的端倪,人們還以為是自然發生的。其實在我看來,現在...
-
《龍文鞭影》一東(6)太宗懷鷂 桓典乘驄 2023/04/20魏徵善於進諫,唐太宗知人善任,曾把魏徵比喻為鏡子,能隨時勸誡太宗的缺失。為了讓太宗不因愛鷂而玩物喪志,耽誤國家大事,魏徵在太宗玩鷂時啟奏...
-
聆賞2018神韻交響樂《貞觀朝聖》之感懷 2022/08/20唐太宗胸懷天下,大唐一代新朝開啟後,他在位二十三年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武功興盛,文化藝術璀璨輝煌,吸引萬國來朝,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
-
唐太宗文德皇后——長孫皇后,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皇后,梳頭時都不忘把書卷放在面前讀上幾頁,她時刻提醒自己:自己首先是皇后,然後才是女人...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15) 2021/11/30太宗密授太子「帝王之綱」,《帝範》十二篇,從立國本,到持聖明,到正風氣,到定國策,高屋建瓴、提要鉤玄,光明正大,燦然於天地之間。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14) 2021/11/24「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地位崇高,所謂「經緯天地曰文」,本指以天地為法度,後謂經營天下、治理國政;這本是文武都包括在內的,其後,文治武功並...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13) 2021/11/17唐太宗二十四歲即統一中原,貞觀全盛時期,華夏版圖空前遼闊。太宗的軍事才能標榜千秋,然對用兵卻極為慎重,力誡好戰:「夫兵甲者,國之凶器也...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12) 2021/11/12古代中國是農業社會,一貫重農。太宗在《帝範》中,亦將「務農」與「閱武」、「崇文」並列為三大國策。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11) 2021/11/07賞罰歷來被視為人君的權柄。老子說「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法家解說為「賞罰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則制臣,在臣則勝君」(《韓非子...
-
七律:唐昭陵 2021/10/30層巒疊巘聳孤峰, 天汗陵宮迥不同。 百里相陪垂萬代, 九嵕拱舉耀豐功。
-
人氣: 36341
-
人氣: 22240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10) 2021/10/29「崇儉」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由來已久。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9) 2021/10/22中華文明淵遠流傳,其來有自。「誡盈」,即其中之一。《周易‧豐‧彖》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8) 2021/10/15「去讒」和上篇「納諫」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人君面對進言,怎麼分清什麼是諫、什麼是讒,哪是好人、哪是小人呢?如果忠奸不分,錯把讒言當成忠言...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7) 2021/10/08對一般人而言,聽得進別人的勸說,也並不總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句話從古流行到今。對人君而言,因其握有...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6) 2021/10/01貞觀之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吏治的成功。吏治為什麼成功呢?首要因素,與其說是太宗純正、高超的「審官」藝術,不如說是太宗的胸襟、氣魄。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5) 2021/09/24中國歷史的開端,是聖王治世,所謂三皇五帝。然聖王治世,非以一己之力治天下,而求群賢之共治。例如,堯帝任命「四岳」為臣,舜帝任用「八元」來...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4) 2021/09/17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大特點,就是特別重視家族、孝道,歷來講家國一體、以孝治天下。中國人所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貫穿這四者的就有一...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3) 2021/09/10太宗之被稱為千古一帝,其超邁之處自謂有三:「朕觀古先撥亂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舉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為天...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2) 2021/09/03太宗為《帝範》寫了篇序,點明主題,高屋建瓴,分別講了三個問題。第一,天命;第二,太宗思「靖大難以濟蒼生」;第三,「近誡」太子。
-
唐太宗怎麼教太子平天下——《帝範》初學 2021/08/27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在四海臣民的賀歲聲中,唐太宗廟謨深遠,撰著《帝範》十二篇共4000餘字,將自己戎馬一生的征戰經驗、勵精...
-
清竹:災情中見證古代帝王的真誠與中共的邪惡 2021/07/28在中國,百姓們常說的一句話:患難見真情。的確如此。因為人都有虛偽的一面,在現實面前都會去掩蓋自己。所以在平時我們是很難區分這些的,只有我...
-
大雁塔的由來 2021/07/11大雁塔,始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內,所以又稱為慈恩寺塔。這座千古佛塔,為什麼以大雁命名呢?
-
【唐詩漫談】帝者氣象 2021/06/20隋末大亂,太宗年雖少,然「豁達類漢高,神武同魏祖」,勸父起兵,拯救天下黎民;且其為「天策上將」,披堅執銳、攻堅克難,乃有大唐。24歲時所...
-
謝田:中南海辛丑之夢與唐太宗貞觀之治 2021/04/02據悉,在中共十九大之前,一份內部傳閱的文件披露,習近平和他的智囊提出了在中國實現「貞觀之治」的設想。中共風燭殘年之際,還想做盛唐的美夢...
-
報唐太宗知遇之恩 突厥王子社爾歸附後忠心耿耿 2021/03/05貞觀年間,唐太宗不僅在國內取得了太平盛世的局面,而且其天威直貫東南亞大片地域。他經略四夷,降東突厥,平薛延陀,征高麗,服吐蕃,平回紇。其...
-
千古英雄 中華天柱 2021/02/23萬代始皇 大命從天,雄主橫空,一奠蒼黃。 負古今承啟,汗青唯一;山河收拾,氣象非常。
-
從「詠烏拜官」說到大唐詩盛 2021/01/17從太宗開始,唐代帝王大都心胸較為開闊,對自己的統治地位,也具有較強的自信心,不搞文字獄,也不勉強壓抑人性的自由發展。
-
台灣故宮開年鉅獻—南薰殿帝后像特展 2021/01/05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新年推出「權力的形狀—南薰殿帝后像」特展,精選原藏於紫禁城南薰殿的帝后像,從夏禹王、唐太宗,一直到宋朝、元朝、明朝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