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叢談  相關話題:創作學習創新齊白石 約 20 條記錄
  • 「創作需要真歌哭」!如果一部文藝作品,不能使人感動,讀了它既無歡笑,又無哀哭,無動於衷;那麼,這部作品肯定不會受到讀者的歡迎。可見,文藝...
  • 拉開弓弦,一拉、二拉、三拉,不斷加力,把弓弦儘量拉開,然後才放箭——滿引而發;這時,只聽嗖地一聲,那箭如風馳電掣一般,擊中目標,直插樹中...
  • 唐朝的著名詩人杜甫,談到他的創作體會時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之所以被人尊為「詩聖」,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他重視...
  • 托爾斯泰認為:藝術家的目的「在於通過無數的永不窮竭的一切生活現象,使人熱愛生活。」另有一位大作家,也認為:「文學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
  • 文藝作品離不開景物描寫。關於景物描寫的性質和作用,王國維在《人間詩話》中說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撮要精闢,頗耐尋味。
  • 標題的高矮,也反映作品的思想性。「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鄭板橋這兩句話是頗有道理的。鄭板橋講的是詩文的標題和主題思想,其實是關係到文...
  • 善於發現生活中蘊藏的美,尋求新的表現角度,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那麼,即便是被人寫過了的題材和主題,也依然能夠做到:同中見異,熟中出新!
  • 「一字師」,說的是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接受意見的人,對改正自己作品中一個字的 人,尊為老師。這是虛心受教、尊敬批評者的好態度。是我國古代文...
  • 我國宋朝時代,某詩人寫了一首詠松詩,其中有兩句:「影搖千尺龍蛇動,聲撼半天風雨寒。」受到在場的許多人的讚賞。卻不料座中有個和尚,大搖其頭...
  • 「文似看山不喜平」,這是我國古代作家們的經驗之談。故事情節曲折多變,恰似波詭雲譎,才可以造成懸念,吸引讀者,同時也才能夠充分地反映客觀對...
  • 在學習寫作的開始,取法乎上,向優秀的、有定評的、典範的文章學習,不僅要學習語言文字,還要特別注意學習做人原則、思想方法,以真念、正行,開...
  • 從事文藝創作的人,須要能夠直言定誤的「諍友」,以便於取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而及時受教增益,這是頗有好處的。
  • 有一位評論家曾經指出:「言簡意賅的語言,能夠使人牢牢緊記;冗長的文字,卻很難在記憶中長存。所以,我們一定「不要把時間、才力和勞動,浪費在...
  • 文學藝術家「揮纖毫之筆,則萬類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有像由之以立,無形因之以生。妙將入神,靈則通聖。」(楊慎《畫品》語)若能如此...
  • 有了線索,恰如攬韁在手,縱駿馬風蹄,而馳騁萬里自如。因此,一個作者,在收集占有了大量材料之後,就必須殫精竭思,運用大力,找到拘攏材料的一...
  • 古代有一位畫家,教眾多的學生作畫。這天,他要試試學生們的聰明才智,出了一個畫題,叫做《群羊暮歸圖》,要求在一尺見方的紙幅中,把羊畫得越多...
  • 跌頓的實質是:延宕進展,詳化過程,繪寫入微,曲盡情態。
  • (Fotolia)
    寫詩和繪畫有一個重要訣竅,就是:觀察仔細,想像具體;移情入物,形神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