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数学的可能性

梅花一点
font print 人气: 64
【字号】    
   标签: tags:

未来数学这门学问将会建立在以性命文化或者修炼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时空、生命、宇宙、人体和社会的整体的、全面的文化观,由此而创制出各种变幻莫测的运算体系,用以促成人类生命及生活的完善与高尚。

中国古代数学的内涵极为博大精深,不仅可用现代的哲学、逻辑学的思辩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来看待数学的可能性,且可以用更广义的、更接近生命本质的方式来看待数学的发生与发展变化。

博大精深的古代数学思想

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天文学是研究宇宙星象(即天象)性质、关系及运动规律的理论。它的研究物件是辽阔空间中的天体。(新纪元)

不过,秦九韶还认为“内算”与“外算”之间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其用相通,不可歧二”。而当今来自西方的古希腊数学和现代数学,则完全属于“外算”部分。

这说明了,数学与术数的关系是密切的,这在现代逻辑数学的内涵中,多多少少看到了一些相似的影子。只是现代逻辑学仍然未能触及到数学与生命内涵之间的关系,也未能与性命内涵相关连;所以,现代逻辑走的路子和术数文化是截然不一的。

未来数学的内涵

所谓的现代意义的数学内涵,一般可以统称之为“数算”;他主要是从数字、符号的角度出发,依据人类肉眼看到的、感性的(也包括有一些是人的观念的变化出来的东西)或者通过科技发现的物理(指广义的物理,非是今日说的“物理学”)的各种表面形态与运动形态,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数学运算技巧。

而关于“术数文化”,则属于“命算”的内涵。这里的术数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古代的各种术数,还包括其他国家的和西方国家的各种术数。其“命算”的主要特点,就是研究和运算地球、人类及其他与人类紧密相关各类物质的命理现象,可以得出与人自身相关的吉凶的命运内涵。

而“命算”的文化内涵与“天人合一”的内涵、与“天命”的内涵、与“神传文化”的内涵是紧密不可分的。所以,“命算”和人类的“性命文化”是不可分的,但重点侧重在命理内涵,里面强调技巧的运用与传授。

至于说到“心算”,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数算”与“命算”的人体的功能化,却不一定得到高层次的“性命文化”内涵,是与低层次的或者与人的文化的数学内涵相关的。严格的说,“心算”应该是人体中一些具体功能的体现。要解释的是,这里用“心”字,主要意思是指人的意念。

而“神算”,在这里主要是指高层次的修炼者,直接运用功能甚至是佛法神通来查看事物运动的真象,或者说是佛法神通的一种表现、一种功能。而普通的人们一般是不理解其中的事物运动的过程及修炼内涵的玄奥,所以,往往把这些事物运动的真相作为一种运算的内涵或者运算的结果来看待,也即变像的变成了人们比较认可的一种“数学”或者“数学”的一个种类的内涵。

未来数学有助于生命的完善与高尚

那么说来,“数算”与“命算”的主要共同特点就是可以技术化的运算特色,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是能达到掌握这些运算技巧和技术的。所以,“数算”与“命算”二者可以合称为“技术算”。而“心算”与“神算”的主要共同特点是以应用人体功能为主,来对于事物及其运动作为对像来进行研究运算,所以也可合称为“功能算”。


如果从中国古代学术的“性命之学”与“物理之学”的角度来看,则“数算”单纯属于“物理之学”的内涵,“命算”兼有“性命之学”与“物理之学”的内涵,而“心算”与“神算”则主要为“性命之学”的内涵;同时,由“神算”得出的内涵对于“性命之学”与“物理之学”都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数算”一般可以称为“外算”,“命算”、“心算”与“神算”可以合称为“内算”。

不过,说“内算”与“外算”是“不可歧二”的,笔者是比较赞同这一看法的。但从来源性来看,“内算”居先,并对于“外算”具有指导意义。所谓“内”的涵义,可以有相当于“内证”之意,指人遇到问题和困难而都应该向内修,修自己的心性,当然也包括学习或者研究数学的内涵上遇到的各种困难。

总结来说,从内容来说,数学的学科内涵将得到无穷尽的拓展,表现在:数学这门学问将会建立在以性命文化或者修炼文化为主体(或者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时空、生命、宇宙、人体和社会的整体的、全面的文化观,由此而创制出各种变幻莫测的运算体系,用以促成人类生命及生活的完善与高尚。◇

转载 新纪元 78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元二世纪的熨斗 印象中,熨斗是西方人发明的,这只说对了一半,现代电熨斗的确是美国人在十九世纪末发明。不过,中国人早在西元二世纪的汉代就已开始使用这种方便的工具了。据《青铜器小词典》介绍,汉魏时期的熨斗是用青铜铸成,有的熨斗上还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另外,晋代的《杜预集》上还写道:“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由此可见,熨斗已是那时民间家庭普遍的用具。
  •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很高的科学成就,杰出的科学家历代都有,但是零散发展现象与现代科学系统发展截然不同。最明显就是承传,古代科技失传现象很普遍,这对“科技代表财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
  • 一天,春秋战国时魏国的安厘王看着正在飞翔的天鹅十分高兴,说:“如果我能象这天鹅一样在空中飞翔,就可以傲视人间,视天下如同草芥。”

  • 中国古代的机械制造技术已经很发达了,可以造出许多很奇妙的机械来,例如西周时,周穆王向西出巡,曾有一名叫偃师的巧匠,为穆王制作了可象真人一样歌舞的机械人。其内脏、筋骨、支节、皮肤和齿发也像真的一般。
  • 据《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特别命令学士杜宝编纂、撰写《水饰图经》,共十五卷。同时还命令根据《水饰图经》上面的记载制作各种水上机械玩具。
  • 考古遗物都是非常残缺不全的一些石头呀、陶器等等,难以将他们与高科技联想在一起。而现代的仪器看起来也十分精密,上一期文明是发达到什么地步使得现代的仪器看起来很粗糙呢?这实在是超出我思想范围以外的事情。
  • (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道)近来科学家发现,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就利用在头发纤维中形成黑色的硫化铅纳米晶体,从而染黑白色的头发和羊毛。该发现让科学家很吃惊,因为纳米技术是最近几十年现代科学才发现的,2000年的古人是怎么拥有如此先进的技能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