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之道

观心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中华传统文化是神传之半神文化,半神文化当然有它的神迹在。据古人留下的文艺专著和其他的记录中,半神文化的神迹表现遍布历代的诗、画、乐等文艺形式中。

这篇文章仅从古代画家张僧繇的故事来阐明半神文化的道理,从道理上证实其神迹存在的可能性,及以画艺不同层次境界的表现,来阐明文艺之道。

关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源于名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成语出自《历代名画记.卷七》: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内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每次都说:“若点上眼睛,龙就会腾空飞去。”有人认为他这是荒唐的妄想,就请他给龙点眼睛。张僧繇点了两条龙的眼睛后,不一会儿,电闪雷鸣,击穿墙壁,这两条龙穿壁驾云彩飞上天去。未点眼睛的那两条龙还在那儿。

张僧繇画艺高超、甚而通灵的神话,在《历代名画记.卷七》记载中还有两个:

张僧繇曾画过《天竺二胡僧图》。因为河南王侯景举兵叛乱,战乱中画上的两僧被拆散。后来,其中一个胡僧像被唐朝右常侍陆坚所收藏。陆坚病重时,梦见一个胡僧告诉他:“我有个同伴,离散了多年,他现在洛阳李家,你要是能找到他,将我们俩放在一起,我们当用佛门法力帮助你。”

陆坚派人到胡僧告诉他的洛阳李家,购买另一个胡僧的画像,真的买到了。过了不久,陆坚的病果然痊愈了。时人刘长卿写了一篇文章记述了这件事情。

江陵有个天皇寺,是齐明帝时建造的,里面设有柏堂。张僧繇在柏堂里画上卢那舍和孔子等十位哲人的画像,明帝责怪他,问:“佛门内怎么能画孔子的像?”张僧繇回答说:“以后还当仰仗这位孔圣人呢。”待到后周消灭佛教的影响时,焚烧天下寺庙、佛塔,唯独柏堂殿因画有孔圣人的画像而没有被拆毁。

张僧繇其他故事的记载:

唐人张旌鷟《朝野佥载》中记载,润州兴国寺,苦于鸠鸽等野雀栖在房梁上,它们拉下的粪便玷污了佛像。张僧繇在东面墙壁上画一只苍鹰,在西面墙壁上画一只隼鹞,都侧头向檐外睨视。从此,鸠鸽等鸟雀再不敢到屋梁上来。

符钉画龙的传说:

据《正统道藏》记载:丁法师名玄真,字仲诚,得阳人也。华南寺壁画上有龙,隋朝时,寺院附近毒龙潭飞出两条真龙来和画上的龙斗法,风雨大作,沸沸扬扬。道士丁玄真画了铁符,二龙穿山飞去,可是那画龙还在。

丁玄真怒了:“这是谁画的龙?都画成仙了!”和尚说:“是张僧繇大人啊!”丁玄真更怒:“画就画,点眼睛干嘛!”于是弄了两个铁钉钉入壁画龙眼,终于把画龙收服了。

从上面的例子看,对张僧繇画作的神迹记载跨了几个朝代,遍布于专业书籍、野史和宗教文献的记录中,可信性度很高。人们之所以疑惑、半信半疑,是因不明白其中道理。

其实道理很简单,文艺形式的真谛在于写真写实,具体的区别就是描述天地万物意与形的形式上之区别,有人用画、舞蹈、音乐、诗词及文章,因而分门别类形成的文艺专业类型的不同而已,这也是正体汉字与其他国家文字的区别。

如果一个画家修炼到通神的境界,同时其画笔的功力,能够赋予所画事物的真形和真意时,就等于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了。张僧繇就是这样的画家,当他的画笔能够赋予所画的龙以真形和真意(真神)时,这条龙就是一条真龙了,那么,既然是条真龙当然就能飞走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不同文艺形式的写实创作过程,就是探索事物本质,脱离自我的过程。反之,就是自我情绪的表达和渲染强调自我的过程。

对于画画这个文艺形式而言,低层次是画人间的景物,以这个为练习基础,高层次就是表现高境界中的神与神圣的环境。这也是中西方古代正统画家和现代画家的本质区别,发展到近代所谓印象派和抽象派的东西,不能客观的反应事物的形与意,反而以照相术的理论打倒了正统的西洋画。

照相机是机器不能和人相提并论,人有思想,能够刻画事物的本质,而照相机就不同,照出来的东西,缺乏深度和广度。

人特定的性格特点、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及对事物的觉悟都可以反应在画中,而照相机就没这个本事。就像张僧繇,他能画出龙来,正统西洋画的那些画家能画出他们看到的天堂和诸神,照相机就达不到这个境界。

照相和画画是两个领域的东西,彼此不能代替,虽然在最低层次的境界有相同的特点。但是,人分境界,不同境界的人其画作有区别,而照相机只是性能和品质的问题,没有境界问题。

因此,照相术之论来否定正统的西洋画是幼稚可笑的。这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逐渐败坏,人们不知不觉中审美观念逐步变异的结果。人类道德败坏导致审美观念的变异,在各类文艺形式都有表现,只是形式上的差异而已。

传统艺术不同正统艺术形式,练基本功是很辛苦的,近代西方印象派与抽象派,忽视画画的基本功练习,和正确反应事物的技法、技能的学习训练,画得粗糙不堪或什么都不像,还强词夺理的否定正统画法。

其实,就是道德问题,不是学术问题。反对把事物画真实,把骡子画成驴,把凤凰画成鸡,把人画成鬼,还有道理了!?反观其它的文艺形式,不也是如此吗?

如上所言,文艺形式的真谛在于写真写实,也就是探索事物本质的精神升华之过程,最高形式是表现神、赞美神。

不同类型的文艺形式,在其艺术的创作中,如何更准确的表达天地万物的真形与真意,如何再现神的神圣、威严与慈悲,就是具体文艺形式与文艺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自我完善之道了。@*

(本文的古文译文,取自网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梅花诗的作者是北宋易学家邵雍,他字尧夫,谥号康节..............
  • 李白他的名号“青莲居士”,还是自称“谪仙”,都表示他的生命来源非同一般。他妈妈生他之时梦见太白金星..............
  • 中华大地被称之为神州,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燧人、伏羲、神农三位神人的出现,神也将陶器制造传给了人。陶瓷中蕴含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凝聚着历史的真实;各个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制作工艺以及装饰,其工艺水准和艺术品味以及独特的韵味和魅力,都无不体现出不同朝代之特点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 制陶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手工业,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显生动、开朗、写实的风格,西安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生动逼真,充分显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艺。
  • 汉代时期的陶制品无论在质地、品种、工艺以及装饰手法等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
  • 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这与当时朝廷对手工业发展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管理。
  •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业大有进步,宋代陶瓷清丽高雅,色泽柔美自然,造型简练,挺拔秀丽。
  • 元朝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但出现了青花、釉里红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种。自明朝开始,景德镇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的瓷都。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