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PHOTOS.COM)

神韵再访竖琴之国——爱尔兰

2011年03月24日 | 08:44 AM

【大纪元2011年03月24日讯】散落在大西洋东北边缘的岛国——爱尔兰,对世界文学做出了与其国土面积极不相称的贡献,她宛如艺术的摇篮,孕育出一批批熠熠生辉的文学巨星: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叶芝和剧作家萧伯纳;还有家喻户晓的《格列佛游记》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和《快乐王子》的作者王尔德;被文学界称为“意识流文学之父”的詹姆斯•乔伊斯… …。在爱尔兰,音乐的熏陶不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是发自本能的对音乐的热爱和亲近。爱尔兰的国徽中有一把竖琴,是世界上唯一的将乐器嵌入国徽的国家。


爱尔兰国徽。(爱尔兰政府官方网站)

在希腊神话中,文艺女神缪斯中的艾拉托和特尔西科瑞都手持竖琴,奏出美妙的天籁之音,赋予文人、乐者以创作的灵感。淳朴善良的爱尔兰人从民族之初便深受缪斯女神的青睐,从而使弹丸之地却能在文学史和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月26日至27日,旨在恢复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的美国神韵巡回艺术团,将以其纯善纯美的中国古典舞、精美华丽的传统服饰以及气势恢宏的现场交响乐团给爱尔兰观众带来非凡的文化响宴。


莫赫断崖(Cliffs of Moher),位于西部海岸,面对大西洋的汹涌怒涛,全长8公里。(PHOTOS.COM)

奇妙的岛国 孕育着无数文学奇葩

爱尔兰人在历史上历经磨难,近一半的岁月中不断上演着入侵与反抗的戏目,从早期的维京人的入侵到后来盎格鲁诺曼人的殖民… …爱尔兰人在长达数世纪中不断被压制,却一直在寻求民族独立。其中贯穿始终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承传是其得以独立的根本。爱尔兰作家在采取英语作为写作语言时,却从凯尔特民族古老的神话和史诗中汲取营养成分,使创作得以扎根于古老的民族文化中,而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英语文学作品中迷失和被淹没,从而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中开出奇花异果。

诗歌——爱尔兰的民族文学的重彩

无论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还是春秋时代的《诗经》,上古先民用吟唱的方式将神话和英雄传奇代代相传,诗歌便成为人类最早的文学创作样式。爱尔兰诗歌史上,不能不提到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更有那首家喻户晓的《当你老了》。

叶芝的诗作以1900年为分水岭,1900年之前的诗歌充盈着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元素,代表作除了《当你老了》外还有《奥辛的漫游及其他》、诗集《诗选》(1895)和《芦丛之风》(1899)等。而1900年之后,也是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诗人开始将探寻的目光更多地从远古投射到现实中来,如《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是为纪念1916年爱尔兰共和兄弟会起义而写的。

1923年,叶芝由于诗歌上的巨大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授词中说叶芝“始终富有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在叶芝的诗歌创作中,他尝试着用“歌谣、故事、长篇诗歌和传说神话”来塑造出那些前基督教时代的凯尔特英雄们,从而重振爱尔兰的民族文学。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外观(St. Patrick’s Cathedral)。(PHOTOS.COM)

小说——继承凯尔特文化特质 孕育多种风格

早期爱尔兰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是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年-1745年),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以主人翁格列佛的口气,讲述其周游海上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早期爱尔兰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年-1745年)。(维基百科)

而詹姆斯•乔伊斯(1882年-1941年)被文学界称为“意识流文学之父”,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是意识流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他作品还包括《芬尼根们的苏醒》、《都柏林人》以及半自传性质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其他著名作家还有奥斯卡•王尔德、撒母耳•贝克特、布莱恩•欧诺兰以及亚当•希金斯等。

戏剧——发掘爱尔兰自身的价值

19至20世纪戏剧领域,爱尔兰剧作家的成就可谓登峰造极。在“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下,1904年,著名的实验性剧院阿贝戏院(Abbey Theatre)”在都柏林成立,这也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在戏剧方面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剧院。阿贝剧院坚持演出叶芝等剧作家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爱尔兰戏剧,使阿贝剧院在全欧洲赢得了声誉。幽默讽刺如萧伯纳,代表作品《华伦夫人的职业》以及《回到梅瑟沙拉》。唯美深情如奥斯卡•王尔德,代表作《莎乐美》被看作是唯美主义在戏剧领域的典范之作。更有荒诞虚无如撒母耳•贝克特,代表作《等待戈多》。贝克特被称为“荒诞派”戏剧的大师。爱尔兰因此又被誉为“戏剧之邦”,都柏林更有“剧都”美誉。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内部(St. Patrick’s Cathedral)。(PHOTOS.COM)

竖琴王国 音乐融入到生活每个角落

在爱尔兰,音乐的熏陶不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是发自本能对音乐的热爱和亲近。这个即使在战马上都要挂上竖琴的民族,音乐是神赐予他们的丰厚馈赠。

竖琴——爱尔兰的民族象征

竖琴是最古老的拨弦乐器,相传为爱尔兰人发明。爱尔兰的凯尔特先民多才多艺,在纺织、磨谷、捕鱼的劳作中创作了大量歌曲,也有专门的游吟诗人,用竖琴歌唱生活。爱尔兰竖琴又称凯尔特竖琴。没有踏板的爱尔兰竖琴具有独特的清音,较之踏板竖琴,多了一份轻盈。而悠远清澈的琴音对爱尔兰民乐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十二世纪,爱尔兰竖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经享誉欧洲大陆。他们举办的竖琴大赛一时成为欧洲爱乐人心目中的盛典。十七世纪,爱尔兰人民曾经巧妙地利用竖琴进行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十八世纪,爱尔兰恢复竖琴大赛,音乐圣地给大量音乐家以灵感。德国著名作曲家亨德尔经典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清唱剧《弥赛亚》于1742年在都柏林初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的;1814-1816年间,贝多芬曾改编了六十二首爱尔兰歌曲;作曲家约翰•菲尔德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小夜曲,这些小夜曲对萧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音乐中心。


手持竖琴的天使。(PHOTOS.COM)

爱尔兰音乐——纯净自然

音乐对于爱尔兰人来说如同呼吸一样自然,繁华步行街上的民间“五重奏”,小酒吧中随处可见的现场乐队,即使是高高的莫赫断崖(Cliffs of Moher)上,也可以见到少女在行云流水般地演奏竖琴。经历重重战火与饥馑后的爱尔兰人保有先民的单纯和善良,同时因为岁月的历练,爱尔兰人变得更加坚强而豁达。这种对生命的态度反映到爱尔兰歌手尤其是民歌风格的歌手的创作中,使得他们的音乐清远而透彻,空灵而飘逸,仿佛未受尘世所染的仙子,翩跹于大地和云天之间,掠过草海和河流,将对生命的领悟和对神的感恩化作音符洒向四方。

如果男孩地带、U2、西城男孩和小红莓(The Cranberries)等爱尔兰流行音乐翘楚早已将世界爱乐人的目光吸引到大西洋岸边这个绿色小岛,那么如卡拉•迪仑(Cara Dillon)、恩雅等歌手,则不需要任何华丽的配乐和技巧,而只是其如水晶般毫无纤瑕的嗓音就已经了征服每一双挑剔的耳朵。在浮华的商业音乐中,爱尔兰歌手的音乐如同雨后的山泉,洗涤着聆听者的心灵。而尤为让人惊叹的是,往往一个家族的成员都能歌善舞,随便拉出几个人便能组成小型乐队,恩雅在单飞前,曾是家族乐队中的灵魂人物;而卡拉•迪仑的姐姐玛丽•迪仑(Mary Dillon)是乐队Deanta的主唱。


凯尔莫尔修道院Kylemore Abbey。(PHOTOS.COM)

爱尔兰踢踏舞——誉满全球

爱尔兰踢踏舞更是一绝。舞者上身挺拔轻盈,脚下则动作一致的踢踏地板,尤其是当几十名舞者站成一排,舞步整齐迅疾,再配上爱尔兰原创音乐,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绝对的冲击。尤为冠绝的是《大河之舞》,将爱尔兰从民族之初到重建家园的历史用舞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气势磅礡。此剧更是获得了1997年的格莱美“年度最佳音乐剧”的殊荣。


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剧照。(PHOTOS.COM)

神韵再临利菲河畔国家会议中心

2011年3月26日、27日,享誉世界的美国神韵巡回艺术团将再度莅临爱尔兰,于国家会议中心上演三场演出。美国神韵巡回艺术团以纯善纯美的中国古典舞、精美华丽的传统服饰、天幕设计、气势恢宏的现场交响乐团伴奏、以及数百位杰出艺术家的倾力打造,再现中华五千年正统文化。

爱尔兰国家会议中心(Convention Centre Dublin)是曾获得建筑业的诺贝尔奖——普立兹克建筑奖,被誉为 “20世纪最有创造性的玻璃建筑设计家”——凯文•.罗奇(Kevin Roche)一手打造的,成为利菲河畔新的地标建筑。

国家会议中心位于利菲河畔的斯宾塞码头,靠近利菲河的前身是由玻璃建成的倾斜圆柱体,镶嵌在一个花岗岩石墙中。玻璃体贯穿整个大楼,高54米,直径39米,可以将利菲河、都柏林市中心和南部威克洛山脉的景色尽收眼底。


爱尔兰国家会议中心(Convention Centre Dublin)是曾获得建筑业的诺贝尔奖——普立兹克建筑奖,被誉为 “20世纪最有创造性的玻璃建筑设计家”——凯文•.罗奇(Kevin Roche)一手打造的,成为利菲河畔新的地标建筑。(爱尔兰国家会议中心官方网站)

国家会议中心集会议、展览和宴会娱乐于一体,共六层,22个大小不同的会议室可容纳八千人,而其中的大礼堂就更是点睛之作。礼堂位于顶楼,独占三层,拥有完整的一套剧场舞台,音响和灯光系统,舞台前的乐池可容纳八十个音乐家,设有七个翻译厢可以同声翻译。两层观众席可容纳2000名观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席座椅“菲格拉斯椅子”以舒适著称,座椅空间宽绰,使人连续坐上八小时而不感到疲倦,因此又被称为“八小时座椅”。每个座椅下还装有音响系统、折叠式桌子和照明设备。

由于前身采用全玻璃体设计,会议中心的霓虹灯光在夜晚将整个大楼衬托得美轮美奂,与河中的竖琴桥交相辉映。暮色沉沉之中,玻璃圆筒里的灯光被收束射向天空,如同一樽水晶礼炮,向天空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