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怂主灭佛被诛全族

史鉴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北魏国主拓跋焘同司徙崔浩都很尊重信任寇谦之,也信奉寇谦之的道教。崔浩向来就不喜欢佛教,经常向拓跋焘进言,认为佛教虚幻荒诞,在世上浪费财物损害百姓,应该全部灭掉。后来借机劝说拓跋焘将世上的和尚全都斩尽杀绝,毁掉各种佛经佛像,拓跋焘接受了他的建议。寇谦之极力劝阻崔浩,崔浩不听。他们首先杀了长安的和尚,焚毁佛经和佛像,并下诏给留台,让他通令全国,按长安诛杀和尚的办法去做。诏曰“凡有佛像和佛经等等的东西都必须打毁焚烧,和尚不管年纪大小都活埋了。”

太子拓跋晃平素就喜欢佛法,他多次劝谏,但拓跋焘不听。他只好拖延时间,慢慢将诏书发下去,这就使远近寺院的和尚事先得到消息,各自想办法脱身,许多和尚都逃走藏了起来,幸免于难,有的把佛经佛像收藏起来,只有在北魏境内的佛塔、寺庙全都不复存在。

几年后崔浩和几个史官因犯下过失被诛斩。清河崔氏老幼和与崔浩属于同一宗族的人,不管血缘关系的疏密远近;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诛灭全族。其他人都只诛斩罪犯一人。崔浩被放在一个四周都是栏杆的囚车里,由士卒押送到平城南郊,押送士兵几十人在崔浩的头上撒尿,崔浩悲惨地嗷嗷呼叫,在路上行走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后来,北魏国主也被刺杀,不得善终。

(摘自《资治通鉴》宋纪)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把用钱买官,叫做“铜臭”。东汉时的崔烈,曾名重一时;汉灵帝时,他花钱五百万,买官当上了司徒,结果是很快名誉扫地。崔烈问儿子崔钧说:“外面的人,对我议论纷纷,他们在讲我什么呢?”
  • 仁公心地善良,乐于施舍,视助人为其乐事,是位广积阴德的志士。一生做了很多助人之事,同时是位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向仁公所居的山村出口处有一座凉亭,这里是仁公常去的地方,很多有难回不了家的得到了盘缠,很多生病、无钱求医的人得到了救助。
  • 长安有户姓张的人家,一天,张氏在家独居的时候,有只斑鸠突然从外飞入,落在床上。四周静寂无声,人鸟四目相望,似乎两者冥冥之间有种说不出的联系。面对不速之客,张氏有点奇怪,又有点害怕,就打破沉默,请求斑鸠:“斑鸠斑鸠,你不会说话,那就用行动来告诉我。如果你飞来是为了给我带来祸患,那就请飞上屋顶;如果你飞来是为了给我带来福气,那就请飞进我怀里。”
  • 北宋人晏殊七岁就会写文章,被地方官员以神童的名义推荐给皇帝。正好皇帝亲试当年进士,就命晏殊和这一千多人一同参加殿试。晏殊一点也不害怕,提起笔来,一会儿文章就写好了。
  • 南京佥都御史海瑞先生,不幸病死在衙门内。同乡苏民怀, 检点他的遗物,只见竹笼中仅有俸银八两,葛布一匹,旧衣服若干件而已。
  • 郝质是北宋将领。贝州发生叛乱,副丞相文彦博领军前来平定,命郝质驻守贝州西城外,见贝州城河上有一座亭子很雄伟,担心被叛军焚毁,就派郝质的副将前去驻守。郝质认为那座亭子不重要,派副将去营中督造攻城的战具,副将推辞,郝质说:“如果亭子毁了,我来担当责任。”
  • 东汉时,李郃为汉中太守府内的官员,精通预测学。大将军窦宪娶亲时,天下的郡守,纷纷派人前往祝贺,并送去很多礼物。
  • 北魏人拓跋桢,在孝文帝时累迁至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拓跋桢本来是个孝子,母亲去世时悲痛欲绝,结果有一只白雉在庭前徘徊漫步,依依不去。人人啧啧称奇。
  • 在皇帝身边的侍从官,负责奏报、批复公文,他们对皇帝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有些犯了大罪的大人物,便会去贿赂他们,请他们从旁为自己说情,以便减刑免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