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的悲鸣

作者:清荷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刚搬迁到这里时,就喜欢上住所窗外一个连一个的池塘了,很大的一片地,全是方块形状的池塘。池塘四围野草丛生,远远望去,有种乡间原野的味道。更妙的是,这里会看见古诗中描述的“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片池塘是白鹭温馨的家园。

夏天,当荷花盛开的季节来到的时候,池塘就变成一幅幅美丽缤纷的水彩画了,粉红的、雪白的莲花绽放在翠绿的碧叶间,优雅的白鹭亭亭玉立在荷花池畔,荷风送香,此时伫足窗前,尘世中再烦躁的心,都会被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净化得宁静、清凉。秋天要来的时候,清雅脱俗的荷花就开始凋谢了。这时的池塘,想必和我一样有些落寞吧。幸运的是,优雅的白鹭不会因秋天的来临而离开,即使在冬天,也时常看见白鹭美丽轻盈的身姿,蹁跹在水光潋滟的池畔,恍若洁白飘逸的莲花。

然而这样美丽的景致却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窗外想起机器的咆哮声,震耳欲聋,划破了夜空。凭窗一望,几辆大铲车张开大嘴,横冲直撞的将一个个玲珑如宝石的水塘吞噬了。紧接着,川流不息的载重车不知从何方运来黄土,将那一片池塘堆成了高坡。看着窗外的黄土,像看着一个破碎的梦。那一池幽香的夏荷、还有美丽的白鹭……

一个阴郁的下午,我在窗前看书,窗外传来“呱呱”的鸟声。寻声望去,是几只白鹭伫立在寸草不生的黄土上。其中一只白鹭曲颈向天放声悲鸣,像在诉说失去家园的悲愤。这片池塘是白鹭生存的空间,掠夺它,如同扼杀白鹭的生存。

白鹭的悲鸣触动了我的哀思,何止是白鹭才有生存危机,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着被掠杀的险境。中共活体摘取法轮功学员器官牟取暴利,这不只是中共对善良无辜的法轮功修炼者的掠杀,这是中共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生存权益的掠夺。一个政府,可以肆意的杀戮任何一个合法的公民贩卖器官,且堂而皇之的,不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谁对如此的罪恶沉默,都是在默默支撑邪恶。是,我们只是极其普通的平民百姓,无权无势,但我们有良知,那就用我们的良知,制止“这个星球 上从未有过的罪恶”。

不远处响起了推土机轰隆隆的叫声,却没有一只白鹭惊吓的飞走,它们毅然伫立在这片黄土上,很久很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近到台湾讲学,与各界人士相谈后,发现无论蓝绿或不属于上述阵营的人士,都对北京以各种形式发动的“统战”后果表示焦虑。因为近年来的统战攻势远较以前强大,其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邀请军界、文化学术界、政界人士携家眷免费前往大陆旅游观光,其中一些人还获赠风景名胜地的住宅。在这种强力攻势之下,一些被统战者改变态度,不仅认为中国的经济前景无限美好,还认定中国共产党本身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专制的政党。
  • 在西方的现代“裸体主义”,上个世纪初始于德国和法国,后在丹麦及荷兰流行,这些国家的“裸体主义”者时常有一些公开的活动。后来德国移民把这种方式带到了美国,七十年代裸体主义在美国广为流行。约三千万美国人曾参加过某种形式的“裸体”集会。现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有裸体主义者的组织。美国每年均有多次裸体主义者的集会,欧洲也是一样,很多国家都有裸体海滩等。
  • (大纪元记者王莉莉香港报道)中医治癌古代已有记载,医术背后的理念,既有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庸之道,同时要学会疾病管理,实践“和平共处”的“相处”之道。 现代人谈“癌”色变,但癌症并不是现代才出现,早在宋代南轩居士所着的《卫济宝书》(1171年)中,就已经记载了“癌”这个病名及医治方法,而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肠覃”、“石瘕”,及《难经》中的“积聚”,说的也都是肿瘤。 香港中医癌症、疑难杂症研究所的创办人周礼中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70年代至今,潜心研究癌症等疑难杂症40年,并采用中医药的祖传秘方进行临床治疗。
  • 女儿放学回来,带着一脸的疲惫。我习惯性的问问“今天怎么样?”女儿眼睛闪过一丝漠然,但转又清清嗓子,拔高一度说:“大家知道什么叫‘适者生存’吗?”
  • 宇宙加速膨胀,我们最近一直在说全球暖化,不过现在有科学家提出完全相反的理论: 猜测地球气温迅速下降,地球即将面对急冻期。
  • 不要不相信哦,指甲的形状也能透露出你的性格和健康状况。
  • 在中国生存难,这是肯定的。我们面对一切现实,不粉饰太平,也不搞故意夸 大,只 针对事实进行探讨。
  • 有些科学家主张,早期火星环境湿热且可能有生物存在,但研究今天指出,早期的火星可能是个火山爆发频繁,环境不稳定,不利于生存的地方。
  • 【大纪元11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郑景雯台北6日电)诚品集团董事长吴清友今天表示,诚品能发展到今天的营运模式,都要感谢过去有15年的亏损经验,让他在困顿中看见如何生存。
  • 以基础建设和出口廉价商品推动的中国经济正在面临困境。《华盛顿邮报》在“中国制造业必须重塑自身 才能继续生存”文中阐明了这一问题,指出中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百姓困苦,但转型艰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