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刻意雕 中国微雕艺术

方林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85
【字号】    
   标签: tags:

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历来被称为“绝技”。

历史悠久 巧夺天工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汉时有师宦能于方寸间书于言。后在四书基础上,融会单刀浅刻技法,发展为微雕艺术。

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中描述明朝微雕家王叔远的“核舟”,就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即苏轼泛游赤壁的情景。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形神毕肖;其它如:箬篷、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还有34个字,勾画了了,真可谓巧夺天工。

篆刻边款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篆刻的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便开始出现。

清初雕刻大家杨璇、周彬都曾在其雕品的花纹僻处刻以小字,“西门薄意派”雕刻大师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画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艺在微 技在精

微雕根据所用材质不同,有石雕、核雕、骨雕、牙雕、竹雕、发雕等类型。微雕特别讲究选材,其材料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必须软硬适中、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纯洁无瑕,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就可能刻十多个汉字。

其次,微雕艺术以其精致细微的特种技艺取胜,有平雕、浮雕、圆雕、透雕等之分。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

第三,微雕艺术“艺在微,技在精”,愈是细微,越需要雕技功力,方能产生精品,价值也愈高。微雕十分讲究画面和章法的艺术,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雕”。虽然微雕细微到无法用肉眼辨认,但在放大镜下仍然十分精美,如大幅的书法精品。自身色彩斑斓、纹理万千的特点,配以山水、花鸟、人物,首创了熔金石书画于一炉,又有别于金石书画的艺术。

第四,微雕的雕刻面积极小,雕作时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

第五,运刀要“稳、准、狠”,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

通常人们把“刻”说成“阴雕”,而“雕”则指“阳雕”。“微雕”之不同于“微刻”,最主要的特点是有立体空间的呈现,“微刻”是凹进去的,有装饰性,少立体感;而“微雕”则是雕刻出精微细小的立体画面,是一种富有立体感的阳雕微观雕刻艺术。

微雕艺术以刀代笔,意在刀先,施意于刀,心手相应,将书法、绘画艺术与运刀技艺融为一体,刀运神出,可谓“神刻意雕”,被人们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中特具风格的“特技”之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广州水城所形成的独特民俗文化与地域风情,也成了今日为人所推崇的岭南文明经典。千百年来,粤人是“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的水上居民,他们单纯而固执地相信,水神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幸运。
  • 士,原为上古掌刑狱之官。到商、西周、春秋时期,“士”的称谓仅适用于贵族阶层,多指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士”逐渐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 鞠躬即弯身行礼,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礼节形式,起源于中国的商代,是一种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郑重礼节。
  •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国力的强大促使其各方面得到发展,陶瓷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 中华传统文化素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闻名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涵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座名铭是其中之一...
  • 中国古代的“如意”曾是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以代麾作指挥,及佛僧讲经是备忘的工具,但更多的是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延至清代,小小的“如意”已是集清宫礼仪、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奇用物。
  • 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采,表现出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 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和休闲活动。放风筝的趣味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前人金圣叹曾说:“见人风筝断,一乐也。”
  • 古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很适合结亲。“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一般情况下来说,确实有其合理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