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幽默的歇后语

林忠雄(台湾/ 退休校长)
font print 人气: 492
【字号】    
   标签: tags:

“歇后语”是一种固定句式,在民间口语中广泛被使用,也可说是一种在生活经验中所创造的特殊语言。从结构上来说,它是由两部分所组成的,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喻,像是个谜面;后一部分则是意义的解释说明,就像是谜底。

一语双关 心领神会

使用歇后语时,通常可以只说前一部分而“歇”去后半截,如此就能让人心领神会,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例如:只说“八仙过海”就能猜出“各显神通”的本意;只说“外甥打灯笼”就能猜出“照舅(旧)”的本意,当然,也可以两部分都说,这是另一种谐音借义的方式。

“歇后语”可分为“喻义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两类。另“谐音歇后语”分为“字音相同的谐音”与“不同音的谐音”两类。“谐音歇后语”就是组成的后一部分,用音同或音近的成分来替换形成一语双关,这也是修辞双关格的一种用法。利用语音的相同相近,有意的使用一词语关联两种不同的事物,使其产生“表”、“里”两种意思,弦外有音,一语双关,可使得谐音歇后语能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生动而富有幽默感之表达效果。

义喻深 替文章加味

总而言之,歇后语是谚语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不是从谜语派生出来的一种“隐语”。谚语是古人生活经验的结晶,处世的人生哲学。在简单的话里,用摹拟、比喻、双关、对偶、映衬等修辞方法,囊括了宽广深远的意义,不但是做人的金科玉律,也是文章中引用说服读者的最佳“言证”。歇后语是汉语独特的一种民间俗语,形象生动活泼,饶富趣味。真正的意旨,尽在言外,要照字面意思,去推敲引申的含意,这是“弦外之音”,让文章趣味盎然,也让读者会心一笑。

适当引用歇后语,就像替文章加味。歇后语是由隐喻语和目的语联合组成的,具有谚语一般特点。有的常把后边的结论部分省去,让听者自己会意猜测;有的稍微停顿一下,再说出后一部分。如“长老种芝麻”,省去了“未见得”,还有“瞎子戴眼镜”意即“额外负担”、“和尚打伞”可表“无法无天”等。这些话若连起来说,也可视为谚语,因此又有人把这类谚语叫做“歇后谚语”。

* * *

动脑想想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吃果子拜树头→饮水思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一枝草一点露→天无绝人之路、人在做天在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