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台湾故宫推出“宋辽金元玉器展”

人气: 10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大纪元2014年12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头活水来-宋辽金元玉器展”,精选玉器文物达200余组件,内容缤纷多元,策展人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处科长张丽端规划展室为四大区,并从该馆收藏数以千计的清宫玉顶中精选罗列特设一个“玉顶”专区,让民众一饱眼福。

台湾故宫表示,十到十四世纪,中国历史陷入汉人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政权并立、更迭,宋、辽、金相互对峙,时而战争、时而结盟的局面,直到元朝才天下底定。玉器成长的脉动,并未受政治动荡影响而停滞,反而因为异文化的接触、冲击与交融,得以广纳更多元且缤纷、生动的内容,好比朱熹的诗句“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显得生机盎然,并且为后世创立新的典范。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头活水来-宋辽金元玉器展”,精选玉器文物达200余组件,内容缤纷多元。(钟元/大纪元)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头活水来-宋辽金元玉器展”,精选玉器文物达200余组件,内容缤纷多元。(钟元/大纪元)

第一单元“继承与变革”

“源头活水来-宋辽金元玉器展”分为四个单元及一个专区:第一单元“继承与变革”,揭示这个时代承接传统,仍以玉为沟通人神的重要媒介;表现身份的尊贵象征。而宋代皇室与文人所兴起复古之风,对后来元以至明、清影响深远。

北宋 真宗禅地祇玉册。(钟元/大纪元)

北宋 真宗禅地祇玉册。(台湾故宫)

宋代朝廷为彰显道统,整理上古礼乐遂成国家大事。依循传统,玉质的“祭器”与“瑞器”仍是礼制中崇高的象征,辽、金、元则深受宋人典章制度的影响,故此时如封禅典礼的祝祷文册、冠服中之带饰或帽顶等礼仪器用,均以玉为尊。

汉 玉琫。(台湾故宫)

在知识份子亦参与求古探源,复古风潮兴起之际,出土的古铜、玉器不再只是祥瑞吉兆,更被视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以追慕古代政治理想与圣贤遗德,因此,引发出集藏、研究、编目、仿制,甚至伪造古器的潮流,启发后代文人品味的脉络。仿古风格玉器除了仿作璧、琮、璜、韘形佩等古代玉器类型,更开始以玉仿上古铜器如壶、匜、卣、簋等造形。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头活水来-宋辽金元玉器展”,台湾故宫表示,诚挚邀请各界人士及有兴趣的民众至外双溪一游前来参观,中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钟元/大纪元)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头活水来-宋辽金元玉器展”。(钟元/大纪元)

第二单元“冲击与融合”

第二单元“冲击与融合”,呈现汉、契丹、女真、蒙古族群,因生活形态差异而发展出特殊题材、类型,并相互欣赏、学习的开放精神。

南宋 鹿纽玉印。(台湾故宫)

辽为契丹、金乃女真、元系蒙古为主所建立的政权。这三支北方民族逐鹿中原前,游牧、渔猎是其生活的方式,故“弋猎网钩”是无法亦不可忘记的国族根本,因此临水岸纵鹰擒雁;入山林猎鹿射虎成为仪式外,相关题材与元素亦皆纳入其玉器纹样中,而呈现出的惊险画面或季节色彩,给予定居农耕的汉族崭新的视觉感受与创作灵感。

辽 玉鱼龙。(台湾故宫)

相对南方的宋人社会,三教合冶:“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思潮下,玉器有了表现佛家经典故事;道家玄逸吉祥况味;儒家尚古穷理思想的样式与图案。如此具有丰富底蕴与哲思的玉器风貌,对于北方民族也是一种文化冲击与吸引。

第三单元“个体与环境”

第三单元“个体与环境”,展现十到十四世纪玉器艺术表现手法。其中最明显的特质与变化,在鲜活、写实、象生之作外,还更完整而灵动的描写自然,藉以传达对自然的亲近与崇敬。

宋至元 松下弈棋图玉版。(台湾故宫)

南宋 兔纽玉印。(台湾故宫)

“师法自然”是十到十四世纪艺术发展整体的趋势。如在玉器范畴中,动物或人物主题,即由远古组合式的神灵象征,转变为鲜活自然的写生之作。不过写生的意义并非逼真的外观写实,而是藉由合理的姿态营造神韵,在回首、翘臀或伸展腰脊等细微动作中,传达神形兼备的生命感。

宋 玉鹅。(台湾故宫)

最重要的是,这时玉器纹样开始透过简要的环境细节以建立空间感,甚至是时间感:长可领略季节氛围;短则看见生死刹那,具体而微的表现出万物和自然的关系。此后,玉器常受绘画的影响,不时以流露画意为尚。有趣的是,清乾隆皇帝也观察到这个时代新趋势。

第四单元“华丽与质朴”

第四单元“华丽与质朴”,尝试以文献配合目前有限的考古出土及传世品,探索当时社会氛围与知识份子的价值观,及其对于玉质生活器用风格所产生之影响。

宋、辽 玉龙纹盘。(台湾故宫)

玉质“燕器”,即以玉做的日常瓶、盏、盘、盂等用器,在宋代是奢华象征。当时汉人士大夫“崇俭”,大臣尝以“不用玉器”为祖宗家法谏言帝王。徽宗饮宴欲用玉器,即畏人议论“太华”。反观北方辽、金、元,虽一度有“禁造玉器”之令,但实际贵族并无顾忌,不时可见玉盘、碗,甚至马具亦嵌玉饰,隐约形成北盛南敛的状况。

就有限的考古出土物,十到十四世纪的玉器泰半为小巧的服饰、文房用品,部分玲珑细致,但多数简单朴实。然而传世品中,尤其清宫收藏者,却出现一些宋至元代华丽与大方兼备的玉质“燕器”,正足以补述当时多元的等次与风格。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头活水来-宋辽金元玉器展”,精选玉器文物达200余组件,内容缤纷多元,图为“玉顶”专区。(钟元/大纪元)

“玉顶”专区

最后一类展出的“玉顶”,原是冠帽或器盖顶端的玉雕饰件。其清宫整体的收藏量,以千计数亦不为过,特辟专区,分门别类罗列,呈现玉顶的各式主题、技法与风格外,亦显数大是美之趣。

元 汀渚鹭鸶图玉顶。(台湾故宫)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的“玉顶”,以元朝作品为主,搀杂金代者,亦有不少明、清仿作。一般认为“玉顶”原置于帽上,明代的收藏者或延用原功能为帽顶,或改嵌于炉盖上为炉顶。其数目虽多,主题却可以大致规划出“汀渚鹭鸶”、“螭虎伏丘”、“花间行龙”、“荷叶鸳鸯”及“春水”、“秋山”等类。

其中“螭虎伏丘”类,多以高浮雕技法制作,较为厚实,其余各类则惯用多层次镂空,营造层层叠叠的效果。多视角的设计手法,让人既可享俯览之趣,更适合环绕观赏,许多作品丰富细腻,小中现大。

责任编辑:高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