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读张爱玲”(一)

作者:宋唯唯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254
【字号】    
   标签: tags: , , ,

我第一次读《孽海花》,赛金花和名臣洪钧的故事,书中诚然情节起伏,然而,看写到张佩纶,才顿时激动起来——呀!这是张爱玲的祖父呀,他在这里呀!

张佩纶穷苦出身,籍贯河北丰润,张爱玲说那里乡野荒僻,“比三家村只多一家”。张佩纶京试后,一举成名天下知,年轻时所有的书生意气都是相似的,他在朝廷上左参一本右参一本,提出改革意见,一时间参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他也参了李中堂。然后,被派去福建,率领北洋水师抗击外寇,北方来的不谙水性的书生,败仗,获罪,被流放到黑龙江。再回京时,李鸿章不计前嫌地招他为幕僚。偶然,在他的书房见到他娇养在闺中的小女儿,惊鸿一瞥。在中堂的暗示下,他翻阅到小姐写下的诗。当中那一句“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是深入肺腑的知己之言,格外地抚慰这位经流放的书生的心。他潸然泪下。

基隆南望泪潸潸,闻道元戎匹马还。
一战岂容失大计,四边从此失天关。
焚车我自宽房琯,乘障谁教使狄山。
宵盱甘泉犹望捷,群公何以慰龙颜。
痛哭陈词动圣明,长孺长揖傲公侯。
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
宣室不妨留贾席,越台何事请终缨。
豕冠寂寞犀渠尽,功罪千秋付史评。

这样的情节,还有这样的诗文,都是身为读者的我们所熟悉的。毕竟,在此之前,我们有《红楼梦》、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一路读下来。府邸深沉的钟鸣鼎食之家,失意的人总是要赋诗的,一心精忠报国的书生们,是我们熟悉的从前的中国的情节。

张爱玲在她的私人影簿《对照记》里,以晚辈惯常的忤逆,商榷“基隆”是不是“鸡笼”呢?据说这首诗也并不是祖母写的。然而,她家祖父祖母,也并非不谙文墨,不风雅的——他们是隐居于小园林的神仙眷属,还曾合伙著书呢。写过食谱,虽然那食谱在孙女儿的眼里,照样的并不高明;合写过一部武侠小说呢,当然,是内刊,印了几十部,仅限于家庭成员内部发行——她这样东一句西一句,世人承认的她不承认,世人认定的她否定。

然而,她的祖父祖母,是好姻缘、好眷属。在岁月里不刻意记起,也令她刻骨铭心。她这样写:“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是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她写他们的时候,已然孤老一人,看得见的来日无多。她冲淡的笔调,然而无限深情地写下:“ 我没赶得上看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是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对照记》出版于台湾皇冠出版社,翌年,张爱玲便逝世于洛杉矶。在世人眼中,《对照记》是张爱玲对读者、对人世的告别,一个苍凉的手势。在这最后的文章里,没有她的婚姻和丈夫的影子,也看不见她详细着墨的人生经历。她倒是深情地讲述着她的祖父祖母——终其一生,她从来没有真正地离开她的家族。我想,那不仅仅是一种血脉的联系。更本真地,是她生活在那个家族里,一如她终生住在《红楼梦》里。

这是一种回归,如落叶在风中辗转,飞旋,仿佛向着天空奔去,却终于叹息着,被大地揽入怀抱。@#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近重翻起张爱玲的书。虽然数年前曾读多遍,但隔久又拾,仍要为她纤细瑰丽的文笔目眩神迷,一掷三叹。由于这样倾心的缘故,就忍不住找出她的传记,看看她的家世与际遇。如此一位将人情冷暖、浮世苍凉看得如此通透的女子,到底在这个人间,有过怎样的生活体验?

    张爱玲系出名门,原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出生时家道虽已中落,然而贵族身世一直是她最大的印记。相信熟悉张感情生活的读者,应该都对她与胡兰成一段感情的因缘始末略知一二。在遇到张爱玲之前,胡兰成已是二度结婚。而他与张的婚姻也没有持续多久。他们在一九四三年末相识,一九四四年结褵。两人聚少离多,甜蜜的时光稍纵即逝。胡兰成迅又与其他女子相悦同居,因此张爱玲便于一九四六年提出分手。

  • 《心经》果真是一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物的内心都充满错综复杂的挣扎,在张爱玲笔下栩栩如生的展现,有恋父情结的许小寒、有情窦初开的波兰三姐妹、有拜金主义的段绫卿、还有钟情的龚海立、情感飘渺的许峰仪、有苦水往肚里吞的许太太……。张爱玲的笔下充满了意象气氛的营造,也可见到讽刺的描写与细心的刻划,将人物的个性与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
  • “她的脸,是神话里的小孩的脸,圆鼓鼓的腮帮子,尖尖下巴。极长极长的黑眼睛,眼睛像上剔着。短而直的鼻子。薄薄的红嘴唇,微微垂下,有一种奇异不安的美。”
  • 许太太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花丈夫的钱是女人传统的权利),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我常来,可是她母亲似乎是不大爱见客……”却默默的尽为人妻为人母的本分,维持着一个人人称羡的美满的家庭。
  • 【大纪元10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萍英上海二十七日电)已故知名文学作家张爱玲的上海故居最近彻底修缮,回复七十年前的模样,吸引不少爱好文学人士前往怀旧。
  •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张爱玲
  • 作家张爱玲的作品,自从文革后被解禁,就一直受到大陆读者的喜爱。但是她的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却是始终被封杀的,理由是内容反共。《赤地之恋》的时代背景是土改、三反运动和韩战,小说真实描写了党对人性的摧残与控制,在控制整个社会的党面前,个人没有容身之地,更不用说自由意志了。而《秧歌》则表现了中共暴力土改的残酷,以及农民的反抗如何被瓦解,最后沦为政权的奴隶。“秧歌”这一意像是暗喻人民被迫出来的笑脸和假装的幸福,揭示在政治高压下农民的灵魂扭曲。胡适非常欣赏这两部小说,反共,不如说是反迫害,反对任何一种制度的迫害。
  • 9月9日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滩最受欢迎的作家张爱玲去世二十周年纪念日,与其同时代的不少文人相比,张爱玲的睿智不单单体现在其在作品中对世态人情的精致把握,更在于其对世事的敏锐洞察,而这恰恰帮助她逃脱了其他文人所无法避免的人生劫难。
  • 张爱玲,一九四〇年代窜起的文坛奇才;胡适,民国时代的文学改革先驱、知名的教育家、外交家。两人不但曾于一九五五年在纽约相见,而且,两人的父祖辈还有很深的渊源。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