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惠台?贿台?北京留学生徬徨实录

人气: 780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09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徐曼沅台北报导)年初中共宣布31项惠台措施,使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此外台湾人还可与中国公民拥有同等待遇,如台籍研究者可申请中共国家社会科学等基金,放宽两岸合拍电影、电视剧在主创人员比例。这些囊括商业、学术、影视娱乐的“惠台”政策,究竟谁受惠?

名为“交流”实为“招待”

负笈北京念书的陈同学(化名)毕业于台湾顶级大学硕士班,在台湾念书时就曾多次赴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他表示,这些所谓的“交流”其实都是“招待”性质居多,2009年他就曾参与“爱国之旅”,这趟行程从台湾出发,到了北京机场后就直接转飞小客机,前往呼和浩特,之后再行陆路进入陕西,经榆林入延安,最后再回北京,将近一个月的旅程,只需付从台湾到北京的来回机票钱,期间住宿、餐饮都有中共官员张罗买单。

陈同学说:“这样的‘交流’,谁不愿意去?”尽管知道这是中共统战部明目张胆的贿赂,但他说:“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不接受洗脑,只接受接待。”

陈同学同行的团员皆为台籍大学教授或研究生,一行约莫20人,进入内蒙后,他们入住当地最高级的五星酒店,隔日在由小巴士接送前往草原入中蒙古包,绵延不绝的现代公路,两旁硕大的公共建筑皆是仿照欧美巨宅,这栋似白宫,那幢有点像白金汉宫。陈同学第一次目睹了广阔的“华夏”河山,还有复杂的“异国”情调。

一路上各省大小官员接力招待,从蒙古到陕西,每顿饭都有官员在场敬酒,不胜酒力的同学,还需师长挡驾护航。同团的一位学生,在红酒、高粱混喝的情况下呕吐,胃酸灼伤喉咙,连夜送了急诊室。那位同学错过了参观新华社发源地,但却看到了延安军医院的真实景象,插队看病、没有隐私的看诊空间,还有等不到医生的大妈在地上哀号打滚。相对悉心包装的“大国气象”,“延安医院”里的庶民生活才是真正的中国生活日常。

中国高考竞争激烈,在营养针与特续班培训下的各省学生需打败无数对手才有机会进入大学,若就读北京、清华那更犹如科举及第,是未来人生的胜利组。但台生,只要准备好论文题目、找好博士班导师,就可入学,甚至基础的英文检定都免试了。在“台湾大学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国大学世界排名遥遥领先”这样的宣传观念引导下,陈同学选择负笈北京攻读博士生。

在中国将近6年的求学时间,陈同学却未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圈,尽管吸着一样的雾霾、忍受一样的水污染,一样小心翼翼的选择食品,避免吃到黑心假货。但他发现,从未有中国学生将台湾人视为“同胞”,早期或许会羡慕台湾的经济发展、民主价值,但近年来却只剩下对台生、台商赴大陆抢资源的鄙夷和讪笑。陈同学说:“一起吃饭、喝酒,聊聊学术可以,但从未有真正交心。”

中国学术研究经费虽多,但统筹分配并不透明,不当挪用研究经费的情况是常态,甚至某些名牌教授的研究生吃饭、请客都可以报账领公款。一开始陈同学讶于教育界这种贪腐的现象,但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也慢慢理解,中共官员为何能动辄贪污数十亿人民币。

网路封锁、无法使用通讯软体对陈同学似乎影响不大,他说:“每个人都会翻墙。”北京的某些大学内部还拥有开放的网路学院,陈同学说:“因为是使用Wi-Fi,只要走到那附近Line就会突然跳出来。”陈同学发现,很多中国大陆人并非不能看海外新闻报导,而是自我屏蔽,选择不看。

毕业后前途仍充满不确定

博士毕业论文完成日期越近,陈同学对未来就更迷惘。他说:“台湾几乎回不去了。”近年少子化造成台湾各大专院校减招,陈同学这种“外来”的教师很难找到正式教职,甚至是代课助教都不容易。台湾高等教育饱和流浪博士在中国早已不是新闻,但在中国大陆取得学位后卡在两岸的高教人员更是徬徨。

陈同学表示,目前台湾籍教师在大陆任教几乎都是“约聘制”,一般而言是3年一聘,但对台籍青壮年研究者却是很大的诱因。因为在所谓的“惠台”政策下,中共提供的基本薪资不仅相对台湾高,还有许多“不透明”的议价空间,如刚毕业的博士生就可以副教授任聘,不用从讲师、助教慢慢升等,但条件可能是任聘后需在3年内出产大量学术著作,升为教授。

陈同学说:“有些学长选择了这样的合约,但他们却一点也没有把握,因为缺乏就业保障及未来发展也是充满不确定性。”这些合约是否续聘全由学校决定,除了无法累计年资外,能否在3年内升等也是个巨大挑战,中国学术界存在诸多派系与潜规则,尽管有专业的研究实力,若无广阔的学术人脉为后盾也难找到发表机会与生存空间。

当了6年的“台生”,陈同学并不想再继续当“台师”。当初的理想与愿景早已化为泡影,北京生活的磨练让他有时会思考,是否所有的嘉惠台湾都只是贿赂台湾?毕业后陈同学要选择留在中国任教或回台湾,陈同学没有答案。

中共的惠台政策真的让台湾学子、高教人才受惠吗?或者只是略施小恩小惠,用贿赂的手段让人们产生信任,但却从此走上一条“回不去”的路?接受惠台政策后的台湾人是否还能说:“我不接受洗脑,只接受接待?”◇

责任编辑:于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