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莫直入 古人入室很讲究礼仪

作者:刘晓

清画院《十二月月令图‧八月》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258
【字号】    
   标签: tags:

常常看到日剧、韩剧在描写家庭成员回家或者客人前来拜访,尤其是在敲门无人应答直接进入没上锁的屋子时,通常会大声说“我回来了!”“请问家里有人吗?”等等。而这正是中国古人提倡的礼仪,即“将上堂,声必扬”。古人认为外人(家人)来访(回家)不敲门、不打招呼是不礼貌的行为。

《列女传‧母仪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明 文徵明《赤壁图》局部。(公有领域)

大意是: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要进内室,见到他的妻子衣衫不整,袒露著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转身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亲请求离开:“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私室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中有些随便,丈夫见到就突然不高兴了,是把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是不在别人家里过夜的。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于是叫来孟子对他说:“从礼节上讲,将要进大门的时候,要先打招呼,问下有没有人在,这是表示尊敬、讲究礼节;将要进入厅堂,一定要高声提醒一下,要让里面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避免撞上屋内的人正处于尴尬的状况中。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妻子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孟子于是道歉,将妻子挽留下来。

《礼记‧曲礼》中除了要求进门提高嗓音、告知来人的身份外,还提出:如果看到人家室外放有两双鞋子,而室内说话的声音听得很清楚,那样来人就可以进去。反之,如果听不见室内说话的声音,表示两人在里面可能在商谈什么机密的事,最好就不进去了。即使进去,也要眼睛看地下,以免冲撞人家。

明 仇英《锦堂》局部。(公有领域)

有意思的是,唐朝人还将入门礼仪改成了通俗的五言诗,并刻在瓷壶上。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在长沙出土的“长沙窑”执壶上,就有这样一首题诗:“客来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意思是说客人造访,不要径直入内,先叩门三五下,主人自会出来迎接。

题诗书法精妙不说,而且短短二十个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对于普通民众有着一定的教化作用,即去别人家里做客,不要鲁莽失礼。而它也让我们遥想当年大唐的百姓有着怎样的待人接物、规规矩矩的礼仪风尚,慨叹古风的遗失。@*#

参考书目:《礼记》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辉煌的大唐文明对日本的影响体现在文字、经学、史学、文学、艺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宗教、礼仪、建筑、自然科学、社会风俗等许多方面,迄今仍清晰可见。不妨先说一说大化改新。
  • 如今妻子称丈夫为“老公”,其实古时候“老公”是指太监。那么古代女子如何称呼丈夫呢?
  •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称帝九年后,发现不少官员的德才和职位不相符,导致很多政事废弛。忽必烈向汉臣张雄飞、江孝卿说起此事,将此局面比喻为“大厦将倾,非良工不能扶”。并询问二人的建议。
  • 不久前,媒体报导了徐州八孩母被铁链锁颈,遭受囚禁及虐待一事。此事涉嫌拐卖人口,备受外界关注。徐州官方发布四次通告,其说辞对八孩母身份前后矛盾,引发外界质疑,更有法律人士认为,中共官方纵容和参与拐卖人口犯罪。如果在中国古代拐卖人口,各朝刑法将如何惩治?
  • 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有这么一段:贾母等人在屋里聊天,忽听外面的人吵嚷起来。贾母问怎么了,丫鬟回话说:“南院子马棚里走了水了,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这里的“走水”是失火的意思。
  •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市井鸡贩。(公有领域)
    在当今社会,人们称生意人为“商人”,称买卖行业为“商业”,而买卖双方交易的物品称为“商品”。在上古三代,中国出现了一个商朝。现今人们所说的“商”,是否和商朝有关呢?
  • 桌历
    从1752年9月3日至13日,英国没有任何人出生、死亡、结婚或工作,也没有爆发战争或出现天灾人祸,甚至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事实上,这11天并不存在于英国的日历上,也就是英国人在当年的9月2日晚上睡觉,隔天早上起床就是9月14日了。为什么英国会凭空失去11天呢?
  • 九品官人法的出现和存续,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要求。皇帝把士族看作人才库,犹如对待御苑里的宝马良驹,既给予高规格优宠,又得备好鞍辔、打上马钉儿,以保证能驾驭驰骋。朝廷不断加强管理规范,以保证士族的精英优品不堕。
  • 九品官人法在实行中,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在东晋到南北朝这六朝时期,打造了历史上特有的士族文人贵族时代。表现上是:皇权或皇朝虽频繁更迭,而士族大夫们持续稳定地职掌国家典制。中国礼制文明与文化不因皇权姓氏改变而损折。因此,我觉得以士族制度或者文人贵族制度来概说六朝政治制度,更能贴近历史真貌。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是九品官人法,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兴衰更替与文化走向。士族集团纵横国政,士族标举贵族精神品质,享有空前绝后的荣誉和地位。这也是中国在长期分裂大变革时期的一段特有现象。本篇以人才选举制度为核心,概括揭示九品官人法在每个大的历史时代用人之面貌,以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