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为五斗米折腰工作压力 先进国家社会流行病

桃园疗养院一般精神科主治医师、伦敦大学学院博士陈颂威。 (桃园疗养院提供)
人气: 11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9年09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我的工作压力超大,下班只剩半条命!”全球化网路社会时代,跨国企业不分昼夜全球竞争,本国企业力求生存自保,企业倾向采取管理策略以激励员工增加生产效率与工作时间。与过去相比,现代工作步调较迅速,处理更大量资讯,进行较高复杂度之沟通。桃疗一般精神科主治医师、伦敦大学学院博士陈颂威指出,工作压力,俨然成为全球先进国家社会流行病,也是当代精神科门诊常见的主诉抱怨。

陈颂威指出,工作压力的产生是人和工作环境不断互动的结果,环境刺激和个人反应两方面都需同时考虑,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的平衡与否,不是客观的,而是个人“主观”的认知评价,个人若评价工作要求超过自身能力,会感到工作压力。文献探讨工作压力最受重视的模型为“负荷-控制”模型与“付出-回馈失衡”模型。

高负荷-高控制的主动性工作能带来正面压力,激发人的学习动力,积极面对挑战。高负荷-低控制的高压性(job strain)工作导致负面压力,员工面对庞大负荷又缺乏控制,感到难以应付与丧失信心,并失去主动学习能力,也易产生压力相关身心疾病。付出-回馈失衡模型提出,个人对公司怀抱着期望,认为工作中的“付出”可换取相称的“回馈”。付出指个人因应工作环境所作的各种努力。回馈包括物质回馈(如薪水)、心理回馈(如自我价值感或尊重)、与社会回馈(如声望或晋升)。个体评价其付出超过公司所给予的回馈时,可能产生压力相关身心疾病。

陈颂威指出,工作压力已证实可能导致忧郁症或焦虑症,伦敦大学精神科Stansfeld教授进行11篇欧美纵贯性研究之综合分析(meta-analysis),发现高工作压力者出现焦虑症或忧郁症之机会,为低工作压力者的1.2至3.3倍。

如果个人思考聚焦在工作伴随之“风险”或“威胁”,遂易陷入焦虑。慢性持续的焦虑,人会出现无法控制担忧、不耐烦、易怒、易疲倦、难以专心、肌肉紧绷、失眠等症状。急性强烈的焦虑(恐慌发作),会有交感神经亢奋症状,如心悸、发抖、呼吸急速、窒息感、胸闷、头晕、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即将死去等。假如个人思考沉浸于工作衍生之“失落”或“挫折”,则易深陷忧郁。忧郁情绪有以下症状:兴趣减退、食欲变化、失眠或嗜睡、激动或迟滞、疲倦、无价值感、罪恶感、专注或决断力减退、厌世、自杀意念等。忧郁也使人工作表现减退、请假、或离职。

实证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提高慢性疾病风险(如心脏病、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高血脂、不孕症)。伦敦白厅公务员研究(Whitehall II Study)调查上万名员工,发现高工作压力者,五年后心脏血管疾病发生率为低工作压力者的两倍。工作压力主要经由“身心反应”与“不健康行为”两种机制导致慢性疾病:

(1) 身心反应(psycho–biological process):外在压力经由脑部额叶认知解读,于脑部边缘系统产生“情绪”如焦虑忧郁,影响下视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引起全身交感神经系统活跃,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速、肌肉紧绷等。长期自律神经失调将影响心脏血管、呼吸道、内分泌与免疫系统,导致慢性疾病。

(2) 不健康行为(health risky behavior):工作压力会造成“情绪”如忧郁焦虑,个体用不健康行为舒缓情绪或转移注意力。常见的不健康行为有喝酒、不健康饮食、少运动、抽烟、冒险行为等。例如,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Pikart教授调查12,132名欧洲成人,发现高工作压力者摄取过多的饱和脂肪酸、糖类与胆固醇但摄取过少的不饱和脂肪酸。该所Head教授调查5714位英国男性,发现高工作压力者五年后产生酒精成瘾之机会为低工作压力者两倍。

陈颂威指出,工作压力大如何自救?请注意以上“工作压力–慢性疾病”机制中,“情绪”具关键性角色!医师建议大家培养认知行为良好习惯。认知方面,尝试理智分析这样思考(如付出这么多为何回馈这么少)是否合理,是否影响情绪,并发展正向思考(如物质回馈虽少却有心理回馈)。行为方面,请大家努力培养健康纾压习惯。忧郁焦虑情绪若恶化到内心痛苦或影响功能的程度,即为“忧郁症”或“焦虑症”,十分常见。此“心灵感冒”只要经精神科医师评估,适当药物与心理治疗,多数人可在三个月内显着改善,即早治疗可预防在工作、人际、身体等衍生不良的结果。◇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