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典到挪威六百公里徒步回家的故事

北欧圣奥拉夫朝圣之路(下)

作者:李清玉
挪威特隆赫姆。(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26
【字号】    
   标签: tags: , , ,

行前准备

我喜欢旅行,用那种和一般人不太一样、有点深度和生活况味的旅行方式。

四十岁那年,我送自己的礼物是一个人去古巴玩三个星期,行前我买了一本西班牙语的学习教材,把多年前学过的西语复习起来,一边安排行程,一边读一些关于当地文化和社会的书籍或文章,旅行其实从行前准备就开始了。

我计划在六月底出发朝圣。

圣诞节放假期间,我开始看官网上的相关资料,大致把行程和其他朝圣者的经验看了一下,心里有个底。一月除了全职的工作之外,我有好几个自己的大小项目要完成,忙到人仰马翻。二月中差不多喘完气回完神的时候,同事西芙琳问我要不要一起参加一个活动,那天晚上我们本来约了去喝杯小酒的。

看了那个活动的地点和内容,我笑了。地点在尼达罗斯朝圣中心,活动是奥拉夫咖啡馆的讲座系列,内容是尼达罗斯教区在中古时代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呃,好像一个功课迟交的小孩被老师提醒一样,我毫不犹疑地答应去听那场讲座。后来喝酒的时候,我和西芙琳说起我的朝圣计划:

“你好像是圣奥拉夫派来提醒我这回事的使者呢!”

她也笑了。原来她十年前也曾经是个朝圣者,一个人走完七百多公里的西班牙圣雅各之路,当时的她觉得人生有点迷惘,需要一些时间独处。这么多年下来,她身边的朋友没有人和她一样成为徒步朝圣者,这会儿她终于把朝圣的接力棒,交给了我。

从“圣奥拉夫路径”的官网上,我看到“北欧朝圣者”这个小公司提供安排朝圣食宿的服务,于是写邮件去询问。我想专心走路,如果有人可以帮忙把行程和食宿都安排好,那就太理想了。

公司的负责人儒本很快就回复了我的邮件,回答了我的各式问题,他是一个荷兰人,曾经在瑞典中部居住多年,也走过“圣奥拉夫路径”,和他联系起来很愉快。

我的初步行程大致拟定好了:六百多公里的路(官网的里程数有低估之嫌),二十九天走完,中间不休息。

朝圣的大旅行出发之前,身心应该怎么锻炼?北欧冬日漫长黑暗,一般很容易怠惰成沙发马铃薯。为了维持体力,我报名参加四月初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四分之一马拉松,十公里多的跑程,让自己冬天有维持运动习惯的动力。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跑马,那个周末天气很好,和一万五千名跑者一起上路,气氛很嗨。鹿特丹马拉松是荷兰知名的路跑盛事,在那里我目睹一个城市为了举办这种大型活动投注的官方资源和民间活力,挺感动的。

四月中,我亲爱的外婆百岁高寿离世了。趁着复活节假期我回台奔丧,逛书店时我看到蔡璧名老师的新书《医道同源:当老庄遇见黄帝内经》,这仿佛是外婆送我的礼物。

一个人六百公里的徒步朝圣在即,我心意坚定,却免不了紧张,怕迷路、怕身体无法负荷。这样的旅行,是身体的磨练,更是心的锻炼。所以在行前准备的时候,身心都需要调整。

我决定带着东方的哲学和养生思维,去走这条西方的朝圣之路。

几年前回台时,两个朋友不约而同地送了我两本蔡老师的书:《穴道导引》和《正是时候读庄子》。某天早上我读着《穴道导引》,认识了更多穴位和简单的操练方式。突然间,我感到一股心安,“不要怕!”我对自己说。相信自己,相信冥冥中的安排,一些都会很好。因为那个“好”,是由我自己的心来定义,不是别人。

读蔡老师新书的序,我读到泪流满面。其实她写的很多东西,我似乎已经在这几年的生活中实践了。人生的功课,用这么棒的形式出现,我真的太幸福。这本书像是一堂照顾生命的哲学课,读完之后,我会好好走我该走的路,并学习珍惜生命的每种面貌、每一刻。

长距离健行,鞋子非常重要。“圣奥拉夫路径”会经过不少各式自然环境,包脚踝的登山鞋最合适。五月的时候我买了新的登山鞋,五月十七日挪威国庆那天,大家去城里参加庆祝活动,我反其道而行,上郊山健行“练鞋子”。

那个周末我连续三天,每天走二十公里的路,这个距离和我朝圣时的每日平均距离差不多,只不过到时候要连续走一个月。

朝圣的行李,怎么包?也是一大学问。六月时我买了新背包,当天巧遇特价,仿佛是圣者发的小红包。背包的容量四十公升,有人体工学设计,很好背。北欧夏季天气多变,气温从十度以下到将近三十度都有可能,各种衣物都要带上。我准备了急救包和一些常备药膏,也买了可以伸缩的登山杖,出发前量了一下,大约八公斤左右。

这是一趟脱离舒适圈的旅行,我心意非常坚定,却又充满了某种事情无法掌控的不安。出发前,我去找我熟悉的按摩师卡门做了一节按摩,放松一下身体。她给了我两个建议:

第一是在行程许可的状况下,尽可能把脚浸到河水、湖水、溪水里,清凉的水有镇定的效果,不然洗完澡用冷水冲一下脚也行;第二是在旅程中唯一要专注完成的事就是持续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一步接着一步,此外就真的不用操心太多。

日后证明,这两个建议都非常受用。

从终点出发

“圣奥拉夫路径”官网上说,这条路径是世界上最北朝圣之路,路线大约五百八十公里,从东边的波罗的海延伸到西边的大西洋,从瑞典的锡朗尔连接到挪威的特隆赫姆。

这条路线会经过大片的森林、翻过山岭、行经湖泊和穿越村庄聚落和历史遗迹。路面有碎石路、柏油路和小径交错。西元一○三○年奥拉夫.哈拉尔森从俄国返回挪威的时候就是沿着这个路线,因此在众多朝圣路径之中,只有这条冠上了圣奥拉夫之名。

“圣奥拉夫路径”官网上把整个行程分成五个阶段,我在这本书走行程的部分也沿用这个划分。

市面上有一本英语的《圣奥拉夫路径》朝圣指南,这本指南也有瑞典语的版本。对于朝圣者来说,这本书差不多有圣经级的地位了,不过我上路之后发现来朝圣的荷兰人有自己的荷语指南,信息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不尽相同。

圣奥拉夫朝圣之路不是一年四季皆宜,最适合的时间大致是六月到九月,我打算在六月底仲夏节过后的星期一开始走。和儒本来回交流讨论了一阵子,最后我决定把步行的天数调整成三十天,此外走了十七天之后插入一个休息日。我准备一个人上路,但途中会有两个朋友加入同行,分别在不同的段落陪我走三天和七天的路程。

等行程确定下来之后,儒本把相关资料传给了我,包含地图、住宿点资讯和每日路程的概略描述。我把他给我的每日里程数加总起来,竟然将近六百二十公里,和两个不同官网的数据都不同,这是怎么回事?我和他关切了一下此事,他说每个人的卫星定位系统或手机应用程式算出来的数据都不一样,大致当个参考就好。

出发前两天,我穿上登山鞋、背了背包、拿了登山杖,和老公出门在平常散步的路径走一圈。途中我们经过大教堂后方的圣奥拉夫泉,我特别过去喝了几口。

“你这有点像是读一本书从最后一页开始看吧?”老公说。

呵,貌似如此。

出发之前,我开了一个用英文书写的脸书粉丝专页记录这趟徒步旅行,标题叫“On my way home(回家途中)”。往回家的路上前进的朝圣旅行,是一种不是谁都可以做得到的浪漫吧?我个人还挺喜欢这个梗的。

平时从我家走到尼达罗斯大教堂只要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次我准备绕点路,搭火车去瑞典,从那里走六百公里的路回家,这个距离乍看之下实在挺吓人的。回家途中,我打算一边分享一边省思,可能也需要从大家的回应中得到一些支持和慰藉。

但,哪里才是我的“家”呢?出发前,我在脸书粉专上写下这段话:

“家,究竟在哪里?是一个人的此刻居所还是故乡?我住在特隆赫姆,我的家乡是台湾基隆,这些地方都是我的家。但我在这里提到的‘家’另有所指。这是一个隐喻,‘家’是无论何时何地让我感到身心安适和放松的状态。我想要回‘家’,不论走着还是停着,我希望我在路上了。”

休假前上班的最后一天,好多同事给我拥抱和祝福,假期前和一些朋友的聚会也充满了加油打气声。我即将带着满满的正能量上路。

星期天早上七点,我从特隆赫姆的家出发,在老公和儿子的陪同下,步行到中央车站去搭东行瑞典火车。途中我们行经了尼达罗斯大教堂,在零公里的里程石碑前,我请老公帮我拍了一张纪念照,我从终点出发。

“一个月之后见了,大教堂!”我微笑着说。

看似洒脱,其实我心里非常忐忑。这条路径有许多人迹罕至的路段,迷路怎么办?脚起水泡、肌肉疼痛或受伤了怎么办?天气不好怎么办?

老子的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了才知道吧。

我心中对这趟旅行的渴望推着我向前,一旦遇到自己的极限,突破它、不然就尊重它。

在大教堂前,我暗自祈求圣奥拉夫能保佑我此行一切顺利。◇(节录完)

——节录自《北欧圣奥拉夫朝圣之路》/ 暖暖书屋出版公司

(〈文苑〉)

《北欧圣奥拉夫朝圣之路》/ 暖暖书屋出版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六分钟的短片,拍了足足一个月。原因很简单,因为等待。等风,等雪,等雨,等心中期待的景色。这种等待是一段修心的历程,有苦闷,有煎熬,亦有释怀之后不期而至的惊喜。走过之后再回头品味,很享受这创作历程中的每一步。这更像是与自然共同参与创作一部作品,我在努力实现心中设想的同时,也用心感受并接纳自然的给予。
  • 人说“烟花易冷”,在欧文这儿,电焊的花火凋落之后,却凝结出了让人惊叹的艺术果实。
  • 神韵艺术团舞蹈演员范徽怡告诉我们,她童年时曾观赏过一场神韵演出,深深地被打动,自那一刻,她决心刻苦学习中国古典舞,长大后成为神韵的舞蹈家......
  • 善良是童真最美的表现,孩子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爱护小动物,关心身边的朋友,甚至愿意和陌生人分享笑容。这份善良源于纯真的心灵,不计较得失和付出。孩子的心灵如同一片澄澈的湖泊,不受尘世的扰攘,泛着淡淡的光华。
  • 在人际交往中,会有很多摩擦,心里总会有一些放不下的东西,总想和别人争个我对你错,在坚持自我中不肯退让。那种状态很像苏东坡在诗词中说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 生活中大小事都是训练自信的成长机会,试着从中学习,当我们做到后,总会带来小小快乐与满足感,然而这些小小自我肯定会强化自信心,日积月累的耕耘,使自信更强壮。
  • 中国古人常说一句话:“见贤思齐”。当你和台湾同事接触多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也很阳光,就像向日葵一样,希望自己一直能向着有光的地方努力生长。
  • 有一天,先生忽然问我,他说:“如果你是一棵仙人掌,敢不敢跑到南极证明自己的生长能力?”
  • 在这好似无边际的时空中,我们如微尘粒子,穿梭于斑驳的光影之间。每一道光线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每一片阴影都是一段记忆的深处。
  • 当心静了,画面开始动了,时光在画面中流淌不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