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古人也跨年 古代跨年烟火是怎样的景象?

作者:容乃加
去旧迎新跨年烟火吸引许许多多世人的注目。图为台北101烟火秀。(陈柏州/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236
【字号】    
   标签: tags: , , ,

除夕去旧、元旦迎新。古人也跨年,古人也有跨年烟火喔!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美景,烘托新年元旦气氛。《诗经》中可以找到古时跨年烟火的仪式起源,称为“庭燎”,而且古代还有专门司火之人。

去旧迎新,岁岁复年年。跨年守岁,跨年欢聚。虽然我们古人的新年是以黄历为准,现代的新年以新历为据,旧时和当今,新年的第一天都称元旦(或称“元日”、“元正”)。

燃爆竹送旧岁,倒数跨年,点灯放烟火迎新旦,在新旧年的跨度之际,形成一种岁时风景,纪录新旧岁时的心情和愿景。其实,我们古人过年迎新,也不只是燃爆竹而已,火树银花(灯),流光溢彩的美景,也是跨年的精华,祝贺元旦的亮丽排场。

说跨年的烟火,我们先从这首家喻户晓的王安石《元日》说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烘托过年的热闹气氛。(王松林/大纪元)

王安石写到“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情景,“爆竹”是古人在跨年之际用来驱鬼避邪迎吉祥的作法。燃烧一堆竹子,任它发出自然的爆裂声,就称为“爆竹”,后来成为鞭炮的代名词。

这种风俗起源于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到了王安石所处的宋代,爆竹和桃符一样为当时人所熟知,被诗人引入诗中去。不过呢,跨年妆点火树烛光,可要比宋代早得多。《太平御览‧元日》记载民俗中的爆竹是起于古时候的“庭燎”。

古代朝中有大庆典时,就在庭中举大火炬,称为“庭燎”,在门外树立大烛,把夜色照得通明。“庭燎”是在叉杆上束绑松柴,用来燃点照明。早在春秋战国以前,《诗经》的时代就有庭燎,《小雅‧庭燎》写道:“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周朝的官制中,在大典中有专职司火点火的人,称为“司烜氏”(《周礼‧秋官》)。一年中的腊日大祭和元旦朝觐大典这些大事,当然是要举火炬,《周礼‧秋官》记载:“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大烛[1] )庭燎。”庭燎的个数是“天子百,公五十,余三十”(明宋濂《孔子庙堂议》),这个“天子百”的礼制是从齐桓公开始的(《礼记‧郊特牲》)。

《傅玄朝会赋》描写了晋朝元旦跨年的庭燎火树,从元旦的前三天就开始了,朝廷连三夜举庭燎,烟火照映亮晃晃,华灯火树灿煌煌,门外烛龙蜿蜒炤玄方。庭中庭外相映,烛龙共丹霞一片辉煌,天上人间齐祝元旦开新章。晋朝这种跨年嘉会的作法是溯古考察了夏商周三代的遗风,并采用秦汉的旧仪式而来的。[2] 由此反映,我们中华族人的跨年烟火,由来其悠悠久久哉!

清朝皇室重要场合,仍然保有庭燎仪式。在清代小说《红楼梦》第十八回写贾妃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火树烛龙”灿烂的灯火、焰火,成了过年必备的好兆头,代代不衰,在诗人诗句中流映。

唐代孟浩然在《同张将蓟门看灯》诗中吟: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宋代张宪在《鹊桥仙》词中吟唱:
“星桥火树,长安一夜,开红莲万蕊。”

明代唐寅《观鳌山》诗吟:
“凤蹴灯枝开夜殿,龙衔火树照春城。”

这些诗词遥映中华文化上下数千年的庭燎大烛、火树烛龙的跨年景象。

再看一阙南宋魏了翁描写过年的词:

春漏逢欢恐不深。
(春漏:春日的更漏)
银花火树粲成林。
酒中和乐无穷味,烛里光明一寸心。

金马朔,玉堂寻。
(金马:帝都,玉堂:泛指宫殿)
风流文献未如今。
(风流:风尚习俗)
连宵坐我东风里,春满肝脾月满襟。
(肝脾:比喻内心)
《鹧鸪天次韵刘左史光祖自和去年元夕词》

“年年月月但如春”是人间共同的愿望,年年除夕火树华烛,织造年年如新的元旦春景。原来中华文化中早有跨年的盛举,火树银光,照亮人人寸心光明。新年祝愿:中华传统文化照亮后人的内心,寸心相连,连成一个光明的世界。

注释:
注[1]:参见《周礼郑玄注疏》
注[2]《傅玄朝会赋》相关段落:“考夏后之遗训,综殷周之典制,采秦汉之旧仪”,肇元正(即元旦)之嘉会。于是先期戒事,众发允敕,万国咸享,各以其职,翼翼京邑,巍巍紫极,前三朝之夜中,庭燎晃以舒光,华灯若乎火树,炽百枝之煌煌,俯而察之,如亢烛龙而炤玄方,仰而观焉,若披丹霞而鉴九阳。”@*#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节气“清明”表示什么意义呢?清明对应卦象是什么涵义?如何利用“清明”让人生“乐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节气后到来的是“清明”,此时清净明洁之气象,弥布天地间,万物欣欣向荣。我们来探索一下: 清明节的日期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间变动呢?古代的清明节也放连假吗?作什么活动呢?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时节展现了什么妙合之处吗?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悠悠千载,立春带春来!立春的精神与器物文明有哪些丰富的表现?立春养生怎么养?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视野,展开立春的丰富文化内涵。
  • 岁月匆匆,时序进入黄历年尾声,腊月正在人间展开。古人称黄历十二月为“腊月”,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包含哪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呢?
  •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