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由而飞行——飞虎老英雄朱安琪

文/毕倩

人气 220

【大纪元2022年04月15日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两万多名美国华侨、华裔参战。他们不分男女,为了中华民国和正义,义不容辞的踏上征途,投入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从欧洲的诺曼底到亚洲太平洋,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将近一个世纪,见证那段历史的英雄已寥寥无几,那些当年的老兵正如麦帅(Gen. McArthur)所说的:“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今天本文介绍的主人公——朱安琪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见证过那段历史的世纪老英雄。

迎来百岁寿诞与侨界欢庆

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从军,到二零二二年安享晚年,朱安琪老先生已迎来了他100岁的生日。在大鹏联谊会会长(前飞虎队员乔无遏先生的儿子)乔为智先生的操办下,亚特兰大侨界七十人济济一堂,在金冠酒楼席开六桌,为这位世纪老英雄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寿宴。中华民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余剑锋少将敬赠祝寿题辞写道,上联:飞富安康登期颐;下联:虎年百岁华英雄;中堂:祝安公老师 百岁寿诞容庆。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童振源委托驻亚特兰大侨教中心主任欧宏伟代为致赠条幅:华堂满福。中华民国驻亚特兰大经济文化办事处王处长翼龙亦出席庆贺。

四月九日当晚,老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步入宴席的一瞬间,在场的侨界人士全体起立鼓掌,热烈欢迎老先生的到来。老先生精神矍铄,与儿子儿媳赴宴,还带来了他的笔述/郑立行编整的回忆录《为自由而飞行》与每位与会者。宴毕,会长乔为智先生特订飞虎队鲨鱼头标志的生日蛋糕,大家齐唱生日快乐歌,祝福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一切让老先生激动不已,眼前的一切似乎又把他带到了从前。

激情奋战的岁月无惧死亡

朱安琪生于美国。在父亲朱忠存鼓励下,民国二十七年,十六岁的他参加了“中华航校”第三期的培训。当时国内的抗战已进入第二年,许多海外华侨都抱着学成回国从军参战的心态,跃跃欲试。朱安琪年岁虽小,却志向空军,誓死保家卫国。民国二十八年六月中,朱安琪拿着三藩市侨界为他捐助的机票,与万般不舍的父母、家人告别,乘坐泛美航空公司的“中国飞剪号”(水上飞机)辗转途径夏威夷、威克岛、关岛、马尼拉、香港、越南,最后得以到达昆明-中国的空军摇篮。

空军官校当时由陈纳德为首的外籍顾问培训、鉴定资格。民国二十八年七月,朱安琪与美国回国的三十几位准飞行员来到空校,校园内精神堡垒上的几个字“我们的身体飞机与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功尽”,给了学员们很大的震撼与鼓舞。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朱安琪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空军军官。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他被编入位于兰州的第五大队二十九中队,正式对日作战。

作战初期,朱安琪多半执行对地攻击日军和掩护国军的任务。随着美国对中国空军援助的增长,朱安琪那批优秀飞行员被甄选接收P-40新型飞机,并再被调入第四大队二十三中队。他回忆到,他与队友驾P-40执行中原会战任务,由西安起飞至洛阳。为了多带炸弹,朱安琪和队友都是加只够来回的油起飞,攻击完毕后回西安即刻挂弹加油后再度返回,往返多次。有多次飞行时他的飞机在超低空对日军坦克车攻击时被敌人炮火击中,有一次炮火击中他身边钢板而逃过死亡。残酷的战斗对战斗机飞行员来讲,犹如家常便饭。

一次,朱安琪与队友一行驾驶野马式飞机以两万五千尺的优势高度,由湖北恩施直奔南京,沿途日军有心拦截也无法飞到那个高度。这三十机架“野马”以雷霆之势把停在明故宫及大校场的日军飞机扫荡一空,胜利回归基地。朱安琪回忆,有两次本该他驾驶的飞机都被队友要求驾驶,第一次队友驾机后受伤,第二次队友殉难。在八年的苦战中,朱安琪作战七十二次,每次都是抱着跟队友以身殉国的誓愿。然而,冥冥之中他似乎有神佛护佑一般,都能平安归来。

抗战小插曲——酱油咸水汤

抗战打到民国三十年(1941)之后,各级政府机关、银行、学校已都陆续撤到大后方,主要是在四川重庆地区,几乎是以一个四川省的经济支持对日抗战。当时的四川人自嘲的说,“浇水一浇岛命过拔丝念。”(缴税已缴到民国80年)。

撤到后方的银行都喜欢雇佣江浙撤来的小姐,她们穿着打扮谈吐都比四川当地女孩要娇柔细腻,当时驻外地的空军休假也喜欢到重庆;他们上馆子吃饭,经常不是老板不收钱,就是临桌的客人替他们付账;这些空军也喜欢和银行工作的女职员交往,看电影,吃馆子,跳舞。

有家“美丰银行”就有三位江浙小姐,她们都和空军交往,三位名为蒋有贤、水锦燕、汤心德(乔为智的母亲),他们分别交往的是朱安琪(十一期,三大队),毛昭品(十二期,三大队),乔无遏(十期,五大队,中华民国空军少将,乔为智父亲)。由于物资缺乏补给不便,驻前线的战士经常缺大米、肥皂、毛巾等生活必需品。有一次,毛昭品就和她的女友水锦燕说缺肥皂毛巾,水小姐就说,我们银行仓库有的是…过去的银行仓库里经常放着贷款抵押品(上海的四行仓库就是四家银行的联合仓库)。三位小姐就领着这些空军人员开了仓库取货。当然,这三对佳人都在抗战胜利后结为夫妻。

因为这次“开仓赈济”,她们名声大噪,凡有休假到重庆的前线空军,都会去美丰银行找这三位,调些补给品和生活必需品。他们还给她们三人起了个外号:“酱油咸水汤”!(摘自乔为智部落格的《旧羽残简》)

营救战友

抗战胜利后,二十三中队就开始执行剿共任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初夏,二十三对的少尉飞行员陈燊龄在保定附近执行任务,被共军炮火击中。朱安琪自告奋勇,驾驶L-5轻型飞机营救队友,冒险地将飞机停落在比足球场还小的地方救出战友。这个惊险的任务不仅救出了战友,还替国家救出一位日后的杰出将军。陈燊龄四十年后成为中华民国国军参谋总长。

无怨无悔为自由

相较于有着“最后一位飞虎队员—王牌飞行员”之称的吴其轺老英雄选择投奔中共的悲惨经历(吴父被枪毙,吴二十年的牢狱之灾后穷困潦倒靠蹬三轮为生,2010年93岁离世),朱安琪是幸运的。一九四九年秋,朱安琪先生带着太太蒋有贤和三岁儿子终于回到美国,因朱先生支援抗日自愿放弃美国籍不属于为美国军队服役,所以不能享受退伍军人待遇。然而,他从内心觉得回国从军是尽了一个炎黄子孙的义务,即使个人有所失也是值得的。

回美后,朱安琪半工半读,在贤妻协助下得以深造,进而以工程师退休。子女儿孙皆孝顺上进。从一九四九年起,每年八月十四日,朱安琪都会邀请一些当年归国投效空军的伙伴一聚,日后成立了“侨美中华民国空军同学会”,后与“中华民国空军大鹏联谊会”合并。此后,他一直义务为湾区空军退役袍泽服务二十二年。一九九九年,克林顿总统在白宫会见了二战华裔老兵。纪念抗战七十周年之际,老兵们还受中华民国之邀前往台湾访问、接受褒奖。

退休后,朱安琪先生笔述/郑立行编整的回忆录《为自由而飞行》,以亲身经历见证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笔者问朱老先生为什么那麽小就下决心参战,他说:为和平,为自由。

回望往昔,中华民族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场景,历历在目。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脸庞,一个个投笔从戎的精英,他们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日月可鉴。◇

责任编辑:郝莉

相关新闻
美国飞虎年会  马英九录影肯定对台贡献
国殇日游行 亚裔从军比例大幅上升
荣光会缅怀抗日谈飞虎队
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陈香梅在美去世
纪元商城
亚马逊好物推荐 冬天必备超暖羽绒被
每日更新:亚马逊2023岁末折扣商品推荐
让节日更闪亮 亚马逊精选节庆好礼
亚马逊黑五买什么?推荐9款折扣商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