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四支(19):乘风宗悫 立雪杨时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王维《长江积雪图》
(传)王维《长江积雪图》(局部),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檀香山)艺术馆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59
【字号】    
   标签: tags: , ,

【原文】

chéng fēng zōng què,lì xuě yáng shí。
乘风宗悫,立雪杨时

ㄔㄥˊ ㄈㄥ ㄗㄨㄥ ㄑㄩㄝˊ ,ㄌㄧˋ ㄒㄩㄝˇㄧㄤˊ ㄕˊ 。
乘风宗悫,立雪杨时

【注释】

(1)乘风:指乘风破浪;驾着风,破浪而行。比喻奋勇前进,不怕困难。
(2)宗悫:字元乾,南朝宋代南阳(今属河南)人。其胆识过人,为人廉正。曾任振武将军、南中郎咨议参军、左卫将军、豫州刺史等,封洮阳侯,死后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3)立雪:指拜师求学时久立多时,乃至雪积得很深厚了。比喻尊师重道。
(4)杨时:字中立,北宋南剑州将乐县(今属福建)人。从小是个神童,二十几岁考中进士,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并把所学传入福建,为“闽学鼻祖”。

【语译】

宗悫年少有乘风破浪的远大志向,杨时久侍师长直到下雪积了一尺高。

【人物故事】

宗悫

宗悫的叔父宗炳品行清高,但不愿做官。宗悫年少时,宗炳问他的志向,宗悫说:“愿乘长风(大风)破万里浪。”宗炳说:“你若没有大富大贵,也将会光耀门楣呀!”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时,当晚就被强盗打劫,才十四岁的宗悫挺身而出对抗盗贼,让十几个盗贼四下溃散,不得进屋。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讨伐林邑国(在今越南),从军后的宗悫自告奋勇请求随行,被任命为振武将军,他率军出击挫败敌军后,林邑王以象群作战,宋军不能抵挡,宗悫说:“我听说狮子能威服百兽。”就制作狮子形貌的物品来抵御象群的攻势,大象果然大惊奔逃,于是攻下了林邑国。收得的奇珍异宝不可胜数,但宗悫一样也没拿,文帝很嘉许他。

宗悫年少时,同乡人庾业家里非常有钱有势,家中餐桌常摆了一丈见方的饭食以款待宾客;但宗悫一到,他却放上咸菜和粗糙的饭食,并告诉其他客人说:“宗悫这个军人,习惯吃粗食。”宗悫毫不介意,照样吃饱离去。后来宋孝武帝即位,任命宗悫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又改任豫州刺史,监管五州军事。这时,庾业当了宗悫的长史,宗悫不计前嫌,依旧待他非常宽厚。

杨时

杨时自幼聪明过人,很会写文章,年纪稍长就专心研读经史,宋神宗熙宁九年考中进士。当时河南人程颢(hào,ㄏㄠˋ)与弟弟程颐(yí,ㄧˊ)在熙宁、元丰年间传授孔、孟绝学,洛阳一带的人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派官职后没去上任,而到颍昌(今河南许昌)向程颢行拜师之礼,师生相处非常愉快。杨时学成归家时,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往东传了!”

四年后程颢去世,杨时听闻此事,在自家内厅设置灵位哭祭,此时杨时此时已经四十岁了。之后他又与游酢(zuò,ㄗㄨㄛˋ)到洛阳拜见程颐,两人拜访时,程颐偶然闭目静坐,他们不敢惊动,站立在一旁等待,等程颐醒来发觉时,则门外积雪已深及一尺了。(据元朝脱脱等《宋史‧杨时传》)

宗悫不仅胸有大志,见利不贪,而且能够忍受屈辱,不怨不恨,是个能做大事的人。杨时尊敬师长,诚恳求学,“程门立雪”成为后世尊师重道的典范。

(据南朝梁代沈约《宋书‧宗悫传》、元朝脱脱等《宋史‧杨时传》)

──转自正见网

(点阅【龙文鞭影】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战国人,是韩国的公子,善于著书立说,但有口吃的毛病,与李斯同受业于儒学大师荀子门下,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
  •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他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最终反败为胜。而吴王夫差亡国前亦有先兆。
  • 阮籍身处魏晋之际,原本有救助世人的志向,但天下纷乱,知名人士少有能保全性命的,阮籍因此不参与世间人事,经常喝酒畅饮。司马昭想为儿子司马炎(晋武帝)提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阮籍连续大醉六十天,司马昭无法与之交谈,只好作罢。有一回,官员说有儿子杀了母亲的,阮籍说:“哼!杀父才可以,竟然还杀母啊!”在座的人责怪他失言。司马昭说:“杀父是天下罪大恶极之事,你怎么认为可以呢?”阮籍说:“禽兽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杀父是禽兽这类的人,杀母则禽兽不如了。”众人心悦诚服。
  • 南朝刘宋时,东阳无疑所撰写的《齐谐记》中记载,三国时魏国当阳县人董昭之,一日,乘船过钱塘江,船行至水中央,见到一枝短芦苇上有一只大蚂蚁惊惶的来回奔跑,怕被淹死。董昭之心生怜悯,用绳子套住芦苇,拖引到岸边,蚂蚁沿着绳子爬上岸。这天夜里,他梦见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带着百来个人,来向他道谢说:“我是蚁王,不慎掉入江中,承蒙您的救助,为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日后如果有急难,可以告诉我,当尽棉薄之力。”
  • 唐朝开国公主:平阳昭公主,她一手建立了娘子军,娘子关也因她而得名,而且她是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用军礼下葬的公主。
  • 程颐与其兄程颢(明道先生)同受业于学者周敦颐(被尊为理学始祖),二程学说理论相近,后人集二人学说编成《二程全书》,称其学派为“洛学”。
  • 东汉末年,杜畿被推举为孝廉,担任汉中府丞。遇天下纷乱(董卓之乱),弃官避难荆州,汉献帝建安年间才回来。《傅子》记载,杜畿从荆州回来,到许昌(今属河南)见到侍中耿纪,两人整夜长谈。尚书令荀彧(yù,ㄩˋ)住在耿纪隔壁,夜间听到杜畿之言,感到惊异,天亮派人告诉耿纪:“有才能优秀的国士却不推荐,你如何位居侍中之位呢?”等见到杜畿,荀彧相知有如旧识老友,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 晋国大夫栾书、中行偃派人杀了晋厉公,迎立十四岁的孙周为国君。大夫们在清原迎接时,孙周说:“我本来不希望回来做国君,虽然事已至此,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你们责求国君,使他献出生命,立为国君却不听从国君的命令,又何必要国君?那么两三个人要用我在今天,不用我也在今天。共同顺从国君,才是神所福佑的啊!”
  • 张旭,是盛唐时的书法家。在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将他与李白、贺知章等人称为酒中八仙。张旭非常喜欢喝酒,酒醉之后常常狂啸奔走,趁着酒意挥毫作书,或者用头发蘸墨汁书写,世称“张颠”。他的书法奇形怪状,连绵回绕,粗细对比夸张,狂妄奔放,变化莫测,世称“狂草”。文宗皇帝下诏书称裴文舞剑、李白的诗歌与张旭草书并称为三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