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海藻具有高经济价值,多数作为食品、化妆品原料,但台湾有学者研究发现,台湾的海木耳具有极高的固碳率,每年每公顷可捕捉30吨的二氧化碳,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园的2倍;若在台湾周边海域大规模养殖,将可成为推动净零减碳的重要策略,研究成果也登上国际知名期刊。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院院长洪庆章指出,海藻市价每公斤约200至300元,过去台湾水试所和渔民成功养殖海木耳、海洋龙须菜、海葡萄、红翎藻等大型海藻,多作为食品、健康饮料、化妆品及饲料用途,经济价值高,但鲜有研究单位以大体积种植验证海藻固碳率。

而洪庆章的研究团队测试原产于小琉球的红藻“海木耳”发现,其固碳率高达每年每公顷30吨,是台北大安森林的2倍以上;团队也将充满鱼虾排泄物的养殖废水过滤后做为营养盐,使固碳率大幅提升至50吨。然而,海木耳偏好25度以下低温海水,团队又以太阳能发电设置冷却系统,使海木耳在4月底至9月初海温过高时,仍可持续发挥固碳功能。
研究团队成功以海水养殖数个6吨至17吨的大体积海木耳,每周可采集约50至80公斤,不仅可投入市场成为美食、产品原料,卖相不佳的海木耳也可投入海洋减碳,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为达2050年碳中和目标,发展固碳技术已成世界趋势”,洪庆章强调,台湾每年碳排量约2.9亿吨,目前森林、海洋与湿地等碳汇加总仍不足以达到碳中和,此技术若能实现大规模海上养殖,将成为台湾推动净零减碳的重要策略之一;团队已于2022年12月起在澎湖进行海上测试,今年将投入更多研究,从台湾现有的500种海藻中找出更多固碳高手。◇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