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公共艺术前进校园 制作3D列印、风力仿生兽

在泰安国小举办的“环境共生工作坊”,小朋友分组创作齐心完成拼贴作品。(台中市政府提供)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0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邓玫玲台湾台中报导)以公共艺术展现城市美感、认识生活美学与生态环境,日前“水湳经贸园区公共艺术设置计划”前进校园举办民众参与工作坊,带领学生操作3D列印笔探索创作可能性,并以简单素材制作动力仿生兽,透过手作体验认识公共艺术作品传达的与生态共存、共荣概念,让参与师生赞叹:“原来公共艺术也可以这么好玩!”

在台中市立人国中举办的“低碳工作坊”,讲师带领学员了解作品运转原理。
在台中市立人国中举办的“低碳工作坊”,讲师带领学员了解作品运转原理。(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长陈佳君表示,台中市积极推展公共艺术、打造美学城市,至今台中公共艺术作品已达500余件,近几年设置作品数量常蝉联全国之冠;除实体艺术作品设置外,民众参与更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此次工作坊以“智慧、低碳、环境共生”为主题,前往邻近的泰安国小及立人国中举办,让学生透过手作体验公共艺术,扎根美感教育。

文化局指出,“智慧工作坊”延续荷兰艺术团队The New Raw使用回收废塑料3D列印街道家具《水湳客厅•环生座椅》的永续概念,带领学生操作3D列印笔,参与的林同学展示自己创作的3D列印小盆栽,兴奋说到:“3D列印真的很有趣”,期待未来去中央公园游玩,也可以坐在美丽的3D列印座椅上休息。

此外,“低碳工作坊”则带领学生使用随处可见素材,制作最简单的“风力仿生兽”,呼应纽西兰艺术家Phil Price《浮游之花》,此作品色彩灵感来自台中市花“山樱花”,并运用中央公园的自然风为驱动力,成为一件有趣的风动艺术作品。

“环境共生工作坊”则引导学生捡拾各种落叶、树枝、果实为素材进行创作,也呼应艺术家李昀珊创作的《水湳种籽花园》,让学生体验自然、爱护环境,认识人类与自然生态共生、共荣的重要性。

文化局说明,配合中央公园周边绿美图、中台湾电影中心、会展中心、转运中心等重大市政建设,多项公共艺术设置计划积极办理中,首先登场的水湳经贸园区公共艺术,有来自荷兰、美国、纽西兰及国内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以低碳、智慧、环境共生为创作概念,不仅实现台中市以公共艺术打造美学城市的愿景,也呼应市府积极推展联合国永续发展指标(SDGs)倡导生态保育和永续城市的理念,部分作品今年下半年将陆续亮相,值得市民朋友期待,更多台中公共艺术作品资讯请至官网(https://publicart.taichung.gov.tw/)查询。

在台中市立人国中举办的“低碳工作坊”,学生展示成果与讲师合影。
在台中市立人国中举办的“低碳工作坊”,学生展示成果与讲师合影。(台中市政府提供)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