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唐诗】

王维《息夫人》一首诗帮一家人破镜重圆

作者:踏雪飞鸿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表达了两个女子受迫于现实,然而坚贞不移的心意。(容乃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732
【字号】    
   标签: tags: , , ,

人们称王维是“诗佛”,说他的诗妙悟造化之妙和人生的禅机。王维有一颗悲悯又勇敢的心,他写了《息夫人》一诗,救了一家人,带给一个贫贱家庭想都不敢想的好结局。

王维《息夫人》

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王维诗名如日中天。他宦游长安、洛阳,两都中的王公、驸马和豪门贵族,都想要宴请王维,都把王维的登门造访当作一大荣幸。当时唐玄宗的长兄宁王李宪、五弟薛王李业对待王维有如师友一般。

王维《息夫人》一诗就是在宁王府中写成的。本诗为性格坚贞但是命运多舛的女子传递了心声。诗中时空转换,从唐代上跨春秋时代,用了息国息夫人的夫君被楚王所杀的故事代言女主角的心意,虽然诗境婉转含蓄,诗意则表现得一清二楚。

《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今时一作今朝。难忘一作能忘。满眼一作满目。)

宁王宴请贵客,这一天座上客十余人都是当时文士。王维是贵客中的贵客,当时才二十岁。陪侍的宁王的宠妓,个个姿色出众,人人怀有绝艺。其中有一个长得纤柔莹净的和其他人的气质显然不同,她沉默内敛,却是妩媚明艳,自然动人。

原来她是宁王的爱妾,一年前召入宁王府的,本是宁王府的邻家女子。有一天宁王无意间见到这女子,一见难忘,可是左右却告诉他这女子是有夫之妇,她的丈夫是做饼卖饼的饼师。宁王就赠送饼师很丰厚的礼,从而把他的妻子带回王府。

宁王对此女珍惜宠爱有加,到这一天,刚好满一年。宴席上,宁王问爱妾:“你还想起饼师吗?”爱妾默然不作声。这时,宁王跟身边近侍说了句话,近侍就带进来一个男子。宁王让此男子和爱妾面对面一见。

当那爱妾和男子四目相接,立时簌簌泪下,垂落双颊。在座的十几位文士都感染了他俩凄恻的情意。

宁王让座上的宾客赋诗。那爱妾无语的表情和眼泪触动了王维记忆的某个夹层,他最先完成诗作——《息夫人》,诗题下有个小“怨”字,因此这首诗也称《息妫怨》。妫(音同归)是息夫人娘家的姓氏,这是一首带着故事的叙情诗。

王维用了春秋时代楚文王灭了息国夺取息夫人,而息夫人始终不与楚王说话的故事。王维以此诗婉转地为眼前宁王的爱妾——饼师的妻子代言:“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诉说着:此时身边的宠爱,始终不能让我忘记旧日夫妇的恩义。在富丽的王宫里看尽姹紫嫣红,好像都在为我垂泪,王夫为我而死,生死难忘,怎么也不和楚王说话。

饼师的妻子心中的选择是宁取旧日恩也不要今时宠,物质与精神在她心中天平上的较量,谁轻谁重一目了然;“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泪”象征她珍惜旧日恩义从未改变,“不言”代言了她的决心。这首诗虽只短短二十个字,却能句句叙事,句句表情,王维黏合眼前和千年前的两个女子,以史事借喻的手法作了委婉的表达,又强烈表现了女主角的情感。

在座的其他诗人文士看到王维的《息夫人》一出,都束手了。宁王也能立即内省,就顺遂了爱妾的心意,放归她回到饼师的身边。

息夫人的故事

息夫人是春秋时代陈宣公之女,息国国君的夫人,可却是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当她归宁过境蔡国时,她的姊夫蔡哀侯看到小姨子息妫美色绝伦,起了色心,态度轻佻。息侯因为蔡侯的无礼非常愤怒,借用了楚文王的军力,在莘这个地方大败蔡国的军队。在这一场战役中,蔡哀侯被俘到楚国。

蔡哀侯为了报复,故意在楚王面前极力称赞息妫之美天下无双。结果,楚王的色心被挑动了,他访了息国,一睹息妫的美色,为之倾倒,竟设宴擒住息侯,灭了息国,并将息妫带回楚国,立为妃子。

楚文王对息夫人宠幸无比,两人生下二子熊艰和熊恽(后来的楚堵敖和楚成王),但是息夫人却不与他说话。楚王问她为何总是不和寡人说话?息夫人总算回答了他:“一个妇人身事二夫,纵然不得一死,又有什么话好说的呢?”

楚王将这一切归到蔡哀侯身上,为了得到息夫人的欢心,又兴兵攻打蔡国。起淫念恶念的蔡哀侯,招来大祸死在楚国。

息夫人的故事在史上流传久远,王维借用了古老故事写下《息夫人》一诗,让贫贱夫妻得以破镜重圆。王维佛心自然流露,滋润生命细无声。

资料来源:《本事诗》《春秋左传》《全唐诗》@*#

─点阅【爱读唐诗】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