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三》)
【注释】
巧言令色:朱熹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杨伯峻以“花言巧语”译巧言,“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鲜矣仁:钱穆云:“不曰‘仁鲜矣’,而曰‘鲜矣仁’,语涵慨叹。”按:曰“鲜矣仁”而不曰“无矣仁”,语极准确,又有宽厚之意,不一棒子打死人,冀巧言令色者走正轨也。
【讨论】
《论语》以一个“学”字开篇。学什么呢?第二章引有子的话,说学“仁”,从“孝弟”入手,落到实处,脚踏实地,就在日常生活中学,人人可行。由此可见孔门笃行的特点。
不过,“孝弟”要预防一些误区。本章(第三章)引孔子的话,不要“巧言令色”。不要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不要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是装、是假,不是真心诚意。孔门教学,“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只有正心诚意,仁心才能一点点发扬光大起来。而“巧言令色”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如果不“巧言令色”,那又如何“言”和“色”呢?孔子讲“君子有九思”中提到,“色思温”、“言思忠”(《论语·季氏》),大意是脸色要温和,不可以令人难看;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孔门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也不仅仅是教技能,更注重的是养成生活良好习惯,纯正品行,从而觉悟于道。
明朝张居正给小皇帝讲“巧言令色鲜矣仁”, 特意指出“巧言令色”在害己之外,还害人。因为人之常情,莫不喜于顺己,彼巧言令色之人,最能逢迎取悦。既喜之而不觉其奸,由是变乱是非,中伤善类,以至覆人之邦家者,往往有之矣!夫以尧舜至圣,尚畏夫巧言令色之孔壬。用人者不可不察呀。
这里讨论一个问题:《论语》编次为何以“仁”为中心?
大家知道,孔子曾问道于老子。老子也讲“仁”,但置于一个特定的框架中:“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第38章,“仁”在《道德经》中出现8次)。老子五千言以《道德经》为名,讲修炼、讲出世。
孔子则不同,创立儒家,讲入世,主要讲做人的道理(虽然儒家后来演变出儒教,亦可修行)。孔子教学的总纲领,可能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大意是以得道为志向,以进德为根据,以行仁为凭借,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0多次(分见于58章),而“道”80多次,“德”约40次,“礼”70多次,“乐”40多次,“义”20余次。可证“仁”是《论语》的核心概念。
以目前文献资料来看,甲骨文中还没有“仁”字。金文中“仁”字也很少出现,当时意义尚不明晰。周平王东迁后,“仁”字在文献中才频繁出现。孔子上承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发扬周公所遗留的政治、文化遗产,建立了“仁”学思想。因为要重建礼乐文明,“用康保民”,必先唤醒每个人内在的“仁”。
不过,孔子因材施教,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来问,回答各不同,完全不同于现代教科书的方式。据此,“有很多人说,孔子没有给他所说的‘仁’下过定义”。这是一种“以今律古”的说法。事实上,已有学者正确指出,《论语》中存在全面的“仁”学体系(本系列文章将逐章讨论),根本原因在于孔子思想已高度成熟,否则儒家怎么可能在春秋时期蔚然成为一大学派呢?
孔子教学注重启发,所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苏格拉底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其来有自吧。
今人读《论语》,应摆脱教科书模式,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与《论语》相碰撞、相激荡、相生发,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这样,无形中就接受了圣人教化。朱熹说,读一遍《论语》而人没有变,那是白读了。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仁”学体系考论——兼及《论语》思想体系的“内隐”特征
点阅【《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