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一、三弄笛,一围棋(《平水韵》上平四支)(选自《声律启蒙》)
戈对甲,鼓对旗。
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
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下划线字为入声字)
注释及说明:
1. 戈对甲,鼓对旗:古兵器的“戈”也可以说是“平头戟”。|甲,指盔甲。|鼓,战鼓、军鼓。|旗,旌旗、军旗。
按甲神初静,挥戈思欲醒。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唐‧许浑《登尉佗楼》
2. 紫燕对黄鹂:紫燕,也称越燕,燕子的一种。对仗例句:
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 唐‧杜甫《柳边》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宋‧王庭圭《二月二日出郊》
3. 梅酸对李苦:梅酸,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译文)魏武帝曹操率军远行,找不到通往水源的路,全军都口渴。于是便传令说:“前面有大片的梅树林子,梅子很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士兵听了这番话,口水都流出来了。利用这个办法得以赶到下一片水源地。
李苦,典故出处《世说新语‧雅量》,(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些小孩儿出去游玩,看见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果,压弯了树枝,孩儿们都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他回答说:“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取来李子一尝,果真是苦的。
道旁李苦无人顾,野外梅酸有客尝。 (朝晖 原创)
4. 青眼对白眉:青眼,比喻看重或称赏他人。典故出自《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译文):阮籍又能够用黑白眼珠子对人,见一些读书人或官员,只要他不喜欢的,都以翻白眼相对。(有一次阮籍的母亲去世)嵇喜(三国曹魏时期名士嵇康的兄长)来吊唁,阮籍以白眼相对,嵇喜很生气就回去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就带酒携琴去拜访阮籍(并非在办丧事期间),阮籍很高兴,以黑眼珠平视接待。
或许读者会问,既然是以黑眼珠平视接待客人,为什么会出现“青眼”这个词汇呢?这涉及到古汉语中文辞修饰的手法。嵇喜其实也是一位读书出身的官员,阮籍却以白眼相对,那意思是说,你(嵇喜)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白丁。对嵇康却青眼相待,是说你(嵇康)才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因为过去真正的读书人也是一位儒家修行者(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很少),受常人敬重,他们未当官之前的常服是青色交领长衫(青青子衿)。所以用“青眼”比用“黑眼”更文雅。
白眉,比喻兄弟或同辈中最杰出者。典故出自《三国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对仗例句:
衣冠为子最青眼,兄弟数君仍白眉。 宋‧刘攽《次韵晁单州诗六首其四》
阮生固已开青眼,马氏元来有白眉。 元‧耶律楚材《用李德恒韵》
5. 三弄笛,一围棋:演奏三段或三首(完整)的笛子曲。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任诞》[1]。|一围棋:下一局围棋。例句:
为有知音三弄笛,何妨遣兴一围棋。 (朝晖 原创)
6. 雨打对风吹:例句,宋‧陆游:“病叶风吹尽,鸣蝉雨打疏。”明‧李承召:“街头柳色风吹懒,墙角梅花雨打残。”
7. 海棠春睡:①形容女子睡眼惺忪、娇媚十足的样子。典故出自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②古人还用“海棠春睡”来比喻其它品种花的娇态。比如,南宋诗僧释居简《踯躅(杜鹃花别称)》诗:“强学海棠春睡足,如何学得未醒时。”元‧萨都剌《次王本中灯夕观梅》:“不似海棠春睡去,西楼月落已黄昏。”
8. 杨柳昼眠:也有简称“柳眠”。与“昼眠(白天睡觉)”一词都是古诗文中常用词组。典故出自一本《三辅故事》的书,明代还有读本,清代失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五‧柽柳》引用 《三辅故事》云:“汉武帝苑中有柳,状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起三眠。”
宋‧朱敦儒《好事近‧其二》宋词:“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
宋‧郭祥正《卧柳》诗:“冉冉碧濠边,三株细柳眠。”
宋‧陆游《欲出遇雨》诗:“花睡柳眠春自懒,谁知我更懒于春。”
有很多植物须要睡觉,睡觉的时候叶子下垂,睡足了叶子张开。柳树也是如此,睡觉的时候叶子下垂;睡醒后叶子舒展;但不是每天都睡觉。笔者工作室养了一盆杜鹃花,也经常睡觉,如果几天忘记给它浇水,它能睡一天。
9. 张骏曾为槐树赋:张骏,字公庭。十六国时前凉国君,在位二十二年。实际上《槐树赋》不是张骏写的。据《晋书‧列传第五十七‧凉武昭王传》记载:“先是,河右(黄河以西)不生楸、槐、柏、漆(漆树),张骏之世,取于秦陇而植之,终于皆死。而酒泉宫(西凉王宫)之西北隅有槐树生焉,玄盛又著《槐树赋》以寄情,盖叹僻陋遐方(地处偏僻),立功非所也。”文中的“玄盛”是指凉武昭王李暠(音稿),字玄盛,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的建立者,在位十七年。是他写的《槐树赋》。
10. 杜陵不作海棠诗:“杜陵”指杜甫。因杜甫祖籍杜陵(长安城东南),他也曾在杜陵附近居住过,故常自称“杜陵野老”或“少陵野老”。因为宋‧李颀《古今诗话》记载:“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所以宋朝及之后很多文人都认为杜甫是由于这个原因从来不写海棠诗。
笔者认为李颀的记载可能有误。海棠花树是外来品种,在唐朝根本没流行起来。“海棠”这个词汇出自唐初褚遂良的一首诗[2],唐代以前没有。从杜甫的爷爷杜审言(约公元645年-708年)开始到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那个时代,这百年间著名的诗人有王勃、高适、王昌龄、贺知章、岑参、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韩愈、李贺、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等,这么多诗人没有一个写过海棠诗。如果见都没见过,怎么写?正如南宋‧杨万里所说的:“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海棠四首‧其四》)”
海棠花树的观赏及种植之所以在宋代开始流行,是因为宋太宗赵炅、宋真宗赵恒都写过海棠诗[3]。
综上所述,“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不符合实际情况,笔者建议改为“李暠曾为槐树赋,宋皇亦作海棠诗”更合适。
11. 晋士特奇:晋士,指东晋时期的王献之,字子敬,善书法,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二王”。|特奇:奇特。可形容人物或风景。南宋‧杨万里《三辰砚屏歌》:“就中月轮景特奇,桂树可数叶与枝。”
12. 一斑之豹:亦作“管中窥豹”,比喻见识不广,或只看到局部。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方正》[4]。
13. 唐儒博识:唐儒,指唐朝的博学鸿儒殷践猷,字伯起。与贺知章等人是同时期的好友,据唐‧颜真卿《丽正殿二学士殷君墓碣铭》载:“(殷践猷)博览群言,尤精《史记》《汉书》百家氏族之说,至于阴阳数术医方刑法之流,无不该洞焉。与贺知章、陆象先,我伯父(颜)元孙、韦述,友善。贺(知章)呼君为五总龟,以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博识:博闻强识(博闻彊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出自《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14. 五总之龟:五总龟,传说某种灵龟两百年聚气一次,有天听地视之能,将人世间的大小事都记录于龟甲之上。千年五聚,故曰“五总之龟”,比喻通晓百事。
二、六首押“四支”韵的古代经典近体诗
1. 送郑十八虔 唐‧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背景故事:本诗的标题全文是:“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郑十八虔即郑虔,郑州荥阳人,字弱齐。唐玄宗天宝年间曾任广文馆博士。与李白、杜甫等友善。喜著书,善绘山水,工书法。曾被唐玄宗称为“郑虔三绝(诗书画)”。“安史之乱”之时,郑虔因为年老,未及时撤离长安,长安城陷落后,伪授水部郎中,称疾不就。乱平,贬台州司户参军(从八品),后卒于贬所。“故阙”即长安城。“面别”即当面道别。“十八”是两个入声字,发音时要注意切音。本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初夏,当时杜甫在朝廷担任左拾遗。公元757年秋,郭子仪收复两京。同年冬月,杜甫随唐肃宗及朝臣回到长安。(“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开始至公元763年2月结束,历时七年多。)
注释:①樗散(音粗伞):“樗”指樗木;“散”指散材。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因劣质而不为世用,投闲置散。②鬓成丝:鬓发稀疏成白丝状。古诗文常用词汇。③严谴:严厉谴责、严厉处理。本诗指郑虔被朝廷严厉处置。因为郑虔留在长安并被叛军授予官职,虽然他没有去上任,但也不能被赦免。④中兴:中途振兴;转衰为盛。当时朝廷很多官员都认为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会有中兴之时。⑤苍惶:匆忙、慌忙。⑥邂逅:仓猝、突然。⑦无端:没来由、无意中。加强语气。⑧出饯:饯行。“出饯迟”的意思是杜甫无意中听其他人提起,今天郑虔要赶往台州,才仓促中赶来为之送行。⑨永诀:有两个意思,第一是“生离”,指两位活着的人道别,以后很难再见面。第二是“死别”,指活着的人跟死去的人道别。本诗指“生离”。⑩九重泉路:“泉路”指阴间;传说阴间有九重,九重之下才是十八层地狱。随着各人缘法的不同,死后去阴间的位置也不一样。也有人元神离体后就直接转生了,或者去了其它地方,不入阴间。⑾交期:相约见面的日期。“尽交期”的意思是见面的日期已经用完了或没有了。
全诗大意:郑公才高,却被当成散材,在朝廷中得不到重用,熬到现在鬓发已经稀疏成白丝状。他酒后常称自己只是一名老画师,得不到重用也正常。长安城到(浙江)台州有千万里,从被问责贬官那一天开始,这漫长的路程及日子,将会是多么的伤心啊!人生不过百年,以老病之身,能等来大唐的中兴之日吗?您接到诏令就仓促起程;我也是无意中听到消息,迟了一步才赶来给您送行。就用此诗跟您道别,或许此生再难相见;即使将来到阴间,也很难有相见的日期。
诗评:“郑公樗散鬓成丝”如果直译就成了“郑虔因为是废材,熬到鬓发成丝了也得不到重用。”其实这是一句反语;杜甫在之前写给郑虔的诗中曾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5]。”连皇帝唐玄宗都称赞郑虔是“诗书画”三绝。这样有才学的人,不要说担任国子祭酒(正三品),担任国子博士(正五品)肯定是胜任的。可是郑虔却被贬官到台州担任司户参军(从八品)。杜甫担任的左拾遗也是从八品,所以才会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这首诗一开始就用反语,替郑虔及自己鸣不平。“万里伤心”与“百年垂死”,表面说的是郑虔,这何尝不是杜甫自身的写照呢?
杜甫这首诗创作的绝妙之处在于,句句在写郑虔的遭遇,可是句句都暗喻了自己。尾联的道别语,更是流露出了决绝和对朝廷的失望。也许是一语成谶吧,过了两个月,也就公元758年6月,杜甫也被贬官为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司功参军(从八品)。
2. 遣悲怀(其三) 唐‧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荅平生未展眉。
背景故事: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所写三首七言律诗中的第三首。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当时元稹二十四岁,官职是秘书省校书郎(九品),俸禄微薄,元稹出身寒门,家境困顿;所以韦丛经常典卖嫁妆贴补家用。七年后,即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七月,韦氏去世。韦丛的墓志铭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的,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韦丛生了五个子女,只有一个女儿存活[6]。此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元稹受到朝廷的重用并拜相。身为朝廷高官,元稹首先想到的是与自己走过七年艰苦岁月的妻子,并写下了三首律诗《遣悲怀》,“贫贱夫妻百事哀”,笔者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深受感动。唐朝的宰相年俸禄约500石,当时的物价每石大约200钱,也就是唐朝宰相的俸禄每年约十万钱。拿到这么高的俸钱,元稹还是先想到自己已经过世的妻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遣悲怀(其一)》)。”“营奠、营斋”都是指设斋食请道士设坛超度,祈求送亡灵往生到好的去处。
注释:①百年:本诗指人的一生。②邓攸无子:典故出自《晋书‧良吏传‧邓攸》:两晋时期的邓攸(音由),字伯道;西晋永嘉之乱时被石勒俘虏,后逃至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③寻:副词。顷刻,不久,很快。④潘岳悼亡:西晋著名文学家、诗人潘岳曾写过《悼亡诗》缅怀其妻子杨氏,开悼亡诗之先河。⑤窅冥(音咬铭):渺茫、深远貌。⑥报荅:报答。“荅”当动词时音义通“答,入声”。
全诗大意:无事闲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你,既替你难过,也为自己悲伤(言外之意,我现在生活宽裕了,而你却不在了)。没有你的余生,活着的时间都是多余的。邓攸最终还是没有子嗣,才知道那是命数。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劳而已(言外之意,妻子也无法复活)。将来即使合葬,在泉下相见的机会也很渺茫;下辈子能够再续情缘的愿望更是难以实现。只能在这漫漫长夜始终睁着眼睛,以报答你跟我在一起的日子,从来没有开怀欢笑过。
古人诗评:清‧周咏棠《唐贤小三昧续集》:“字字真挚,声与泪俱。骑省(潘岳)悼亡之后,仅见此制。”
三、附注:
1.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译文:王徽之坐船进京,船还靠在岸边暂歇。他从前就听说过桓伊擅长吹笛,彼此却不认得。正好遇到桓伊从岸上经过,而王徽之在船里。同船有人认识桓伊,说:“这就是桓子野。”王徽之于是令人与他互通消息,说:“我听说你擅长吹笛子,试着为我弹奏一次吧。”桓伊其时地位已很显赫,可是一向听闻王徽之的名声。于是掉转车头,走下车来,坐在交椅上为王徽之吹奏了三支曲子。曲终就上车走了,主客双方没有交谈一句。
王徽之,字子猷,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名士、书法家,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第五子。
2. 湘潭偶题诗 隋末唐初‧褚遂良
远山酋萃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
游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3. 海棠 北宋‧赵炅(宋太宗)
每至春园独有名,天然与染半红深。
芳菲占得歌台地,妖艳谁怜向日临。
莫道无情闲笑脸,任从折戴上冠簪。
偏宜雨后看颜色,几处金杯为尔斟。
海棠(其一) 北宋‧赵恒(宋真宗)
春律行将半,繁枝忽竞芳。
霏霏含宿雾,灼灼艳朝阳。
戏蝶栖轻蕊,游蜂逐远香。
物华留赋咏,非独务雕章。
其二
翠萼凌晨绽,清香逐处飘。
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
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
尽堪图画取,名笔在僧繇。
4. 《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译文:王献之只有几岁的时候,曾经观看一些门客赌博,看见他们要出现输赢的时候,便说:“南风不竞(南边的要输)。”门客们轻视他是小孩子,就说:“这位小郎也只是管中窥豹,看见局部而已。”王献之气得瞪大眼睛说:“比远的,我愧对荀奉倩(荀粲);比近的,我愧对刘真长(刘惔)。”于是拂袖而去。(王献之的言外之意是说,除了荀粲及刘惔,我的见识并不比别人差。)
既然学习了“管中窥豹”,我们就多学一个它的反义词“见微知著”,比喻看到事物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甚至是结果。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东汉‧班固 《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书法家、诗人、画家,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婿,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与父合称“二王”,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列“四贤”。
5.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 唐‧杜甫
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
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坐客寒无毡”意思是说,冬天留客人在公家宿舍中清谈,直接让人坐在地上,穷得连坐垫(毡子)都没有,客人冷得直呼受不了。唐朝文人会客室的布置,如现今日本的“榻榻米”。郑虔喜爱写作及绘画,微薄的俸禄常用于购买纸张。练习书法没有纸,甚至写在树叶上。据《新唐书‧郑虔传》记载:“(郑)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迁著作郎(从七品下)。”
6. 唐‧韩愈《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节选)诗歌《硕人》,爰叙宗亲。女子之事,有以荣身。夫人之先,累公累卿。有赫外祖(裴耀卿),相我唐明。归逢其良,夫夫妇妇。独不与年,而卒以夭。实生五子,一女之存。铭于好辞,以永于闻。”
其中:“实生五子,一女之存。”意思是说韦丛生了五个子女,只有一个女儿存活下来。“之”在古汉语中本义就是“生长、滋长”的意思。女儿嫁给了当时的校书郎韦绚。
元稹是快五十岁了才在亲友的劝说下再娶,生了个儿子,所以他去世时儿子才三岁。《旧唐书‧元稹传》:“(太和)四年正月,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正二品)。五年(公元831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疾,一日而卒于镇,时年五十三,赠尚书右仆射。有子曰道护,时年三岁。”@
看更多【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