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21):什么是孝?孔子的四个不同回答

作者:薛驰
清焦秉贞 《孔子圣迹图》,藏于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8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五》)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六》)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七》)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八》)

【注释】

孟懿子:鲁国三家之一的孟孙氏第9代宗主,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孟僖子曾随鲁昭公出访楚国,不能以礼处理外交事务,深以为耻,遂发愤学习周礼。前518年,孟僖子将死,嘱咐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孔子。后孔子为鲁司寇,主“堕三都”,孟懿子抗命,故后人不列其为孔门弟子。

无违:无,汉石经和《论衡》都作“毋”。有说“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但 “违”字的这一含义在后汉时可能已经不被人所了解了。钱穆认为,僖子贤而好礼,懿子殆不能谨守其父之教。孔子教以无违,盖欲其善体父命卒成父志。

樊迟:名须,“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四十六岁(从杨伯峻说)。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懿子以哀十四年卒,而武伯嗣。

父母唯其疾之忧:“其”所指对象诸说不一,有说指父母(如《淮南子‧说林训》说“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有说指子女(如马融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

子游:姓言名偃,常熟人,“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孔子曾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少孔子四十五岁。

至于:一般解作“即使”、“就是”, 可是“至于”的这一种用法,在先秦古书中仅此一见;杨伯峻以为可译作“谈到”、“讲到”。

养父母:“养”从前人都读去声,yàng。

:儿子侍奉父母时的容色。《礼记‧祭义》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旧读去声,sì,食物。

曾:音céng,竟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此处的曾当释为乃。

【讨论】

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是智慧?请看孔子对四个人所提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孟懿子可能是孔子的第一个贵族学生。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当樊迟为孔子驾车的时候,孔子主动讲了这件事。为什么呢?孔子恐孟孙不晓无违之意,而懿子与樊迟友善,必将问于樊迟,故夫子告之。樊迟也不明白,孔子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然而,为什么孔子不直接对懿子就这么讲呢?《论语注疏》说:不即告孟孙者,初时意在简略,欲使思而得之也。必告樊迟者,恐孟孙以为从父之令是无违,故既与别,后告于樊迟,将使复告孟孙也。

这里还有一个具体情况。当时,鲁国三家是大夫,不但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甚至有时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当时叫做“僭”,是孔子所痛心的。孟懿子是三家之一的家主,从学于孔子,孔子当有教诲。不过,此事太敏感、复杂,孔子也就委婉教之。不过,朱熹以为,孔子此语,“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

孟懿子的嗣子孟武伯,也问孝。孟武伯的“武”字是谥号,“刚强直理曰武”,可见武伯是颇有个性之人。大家知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子女常以谨慎持身,父母则无他可忧,只是担心子女不要罹患疾病(因为得不得疾病不是一个人自我所能控制的)。当然,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善于养身,也是为孝。

以上是贵族父子问孝,孔子之答简约,意在其自省、深省。下面二则是两个孔门高足(子游、子夏,都属孔门“四科十哲”中的“文学”科)问孝,孔子之答,直接、具体。

子游问孝,孔子说“如今所讲的孝,只是指能养活父母而言。至于犬马之类,都能为人所养;如果对父母不敬,用什么来区别孝顺与供养呢?”(后孟子也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大意说,供养一个人却不真心喜欢他,这是像对待猪一样对待人;喜欢一个人却对他毫无敬重之心,这是像畜养牲口一样豢养人。)据《论语‧‧雍也》记载,子游二十多岁就当了“武城宰”(武城为如今的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弦歌而治,孔子称赞。看来子游是把孔子的教诲发扬光大了。

接着子夏问孝。孔子说:“保持敬爱和悦的容态最难。遇有事情,子弟们代父老效劳,遇有酒食,让给父老享用,仅仅这样就算是孝了吗?”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侍奉父母,既要敬养于内,还应表现于外,不让父母亲有疑。

孔子教学,非常平实,本着人心着手。人心复杂,容易反复,孔子之教,通情达理,不强迫,不过也不不及,循循善诱,中庸为功。本四章,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语集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