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6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台湾台北报导)一到笋季,市场上笋农喊着,“早,现掘的竹笋,来喔!”以前不知道笋子要吃“现掘的”,吃了台北市冠军笋农周懋梁当日直送的本地鲜笋,确实跟超市量贩不同,“甘甜有香气,一吃回不去!”
清晨五时,台北市笋农周懋梁挑着扁担走入福和早市。肩上担300斤沉甸甸的绿竹笋,随着步履晃出一种轻快节奏,一早被他从土里掘起来的鲜笋宝宝们,睡眼惺忪坐在摇篮里摇呀摇。
市集人潮开始聚集,周懋梁赶紧将笋子搬上桌,依等级分好三落“180、150、120元/一斤”,全神贯注叫卖,“来喔,现掘的!”看起来中气十足、笑脸迎人,其实6小时前他人还在山上掘笋子……
当天凌晨夜色浓重,周懋梁穿着雨衣斗笠、背着竹篓,腰间挂着蚊香盒燃出一缕幽微烟气。大雨滂沱中雷声隆隆,深怕下一道闪光霹过来,因此不敢分心。
他抓紧锄头,加快速度找到目标,笋刀一刺,仿佛拆盲盒,却经验老到以“三角测量法”,三两下就判断出覆土下的笋子成熟没。
回到市集,早起的阿姨、大叔们,络绎不绝来到摊位,“大姐来喔,今天笋子很漂亮,买回家煮汤”,周懋梁亲切招呼,这些人都是从他母亲摆摊起,捧场至今的熟客,从爸妈的朋友变成他的朋友。
周懋梁挑出三支弯弯的胖笋放到秤上,“360,算你350就好。”顺手剥了笋壳,白皙笋肉飘出阵阵香气,“竹笋采收后,接触空气很快氧化老掉,因此我们坚持当天现采现销。”
冠军笋照基础做 别无他法
周懋梁与太太游璧菁分别拿下111年度“台北市绿竹笋品质评鉴比赛”亚军、冠军。周懋梁分享种“冠军笋”秘诀就是“全程照基础做,别无他法”,“该做什么就一定要做,你做越仔细,竹笋产量、品质就越好。”
“出笋早是我的优势”,周懋梁接着说,“因为冬天我们的地整理很干净,把多余生长点清掉、培土、排水,这些技术都不能少,这让我们比别人早了快一个月上市”,贩售价格自然漂亮。
周懋梁坚持自然农法,因为对土地好,土地会慢慢肥沃起来,作物也会长得更好吃,友善地球,又照顾自己的身体,也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延伸阅读:36岁男子从城市走向山林 回归古早农耕向大自然学习)
科技新贵返乡务农 被叫傻子!
现年54岁的周懋梁,是台北市为数不多的农夫之一,从阿公时代迄今,家族三代都在文山区老泉里山上种田已50余年,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两位哥哥也是资深农夫。
周懋梁一双黝黑精壮的手,熟练的削着笋子,很难想像13年前,他曾是一名科技新贵,在知名上市科技公司担任主管,坐享百万年薪,却选择在40岁盛年离开科技业。谈起返家务农原因,周懋梁说,“工作压力大,经常出差,有点厌倦那种生活。”13年前父亲突然离世,需要人接地耕种,考量当时太太上班还有一份收入,“在太太支持下,本来规划65岁退休回家种笋,就干脆提早到四十多岁,转职做看看。”
不过,周懋梁一开始返家务农却被看衰。“我妈妈开始是反对的,很多邻居骂我是傻子、笨蛋,他们说,你工作这么好、薪水高,却回来种田,累得半死,你做不下去啦!”,虽然长辈念归念,但都还是会帮他。
“我当时的心情就是说,一定要做给他们看!”几年后,“大家发现,我吃得了这个苦,而且我种的东西有品质又得这么多奖,才认同我。”现在想来,周懋梁并不后悔这个决定。“如果我现在还待在科技业,应该会持续抱怨人生吧!”而他在山上长大,喜欢大自然,座右铭是“诚善待人”,不喜欢逢迎说谎、尔虞我诈的职场风气,种田更靠近自己原始天性。“我现在心情很好,身体也更健康了。”周懋梁说。(延伸阅读:无悔的选择 英年轻女子高中毕业后到乡村务农)
农事日夜颠倒 到底多累?
笋农到底有多累?笋农一日就是体力大考验。周懋梁分享他的一天:晚上9时半上山,采竹笋到早上4时,接着前往市集摆摊到9时收市,用餐、整理一下,中午12时睡觉,到晚上8时起床,吃饭、准备干活。
“上山下雨、蚊子多、要出力,整晚蚊子在旁边飞来飞去,全身又湿又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他说,6个小时挖500支笋,采完后用扁担挑,像挑夫那样,一篮180斤,从山上走一公里的路下来。
“他要自己半夜挖笋,隔天要自己一个人卖,冬天还要整地,这样太累了。”游璧菁2年后从科技业辞职回家帮忙周懋梁。
游璧菁说,她喜欢爬山,就当运动。况且“夫妻一起做,很正常呀,务农家庭多半是这样”,夫妻俩同心协力、勤勤恳恳照顾两甲笋园,年产约一万斤,年收入达百万。
夜间掘笋 克服心中大魔王
周懋梁坦言,晚上夜深人静一个人上山,在恶劣环境下挖竹笋,要克服很多恐惧。“一开始是会怕黑,然而后来克服了,因为山上有一些坟墓,人家祖先埋在那,一开始会怕,后来把他当邻居,每次来就打个招呼,就不怕了。”
“再来是,蛇、虫,就离它远一点,蚊子咬就回去擦药”,这些其实都还好,最可怕的是打雷,“晚上山上最怕打雷,因为不知道会不会打在你头上,我们拿的笋刀是铁的,好多次下雨时,我们要把刀子放低低的,都不敢抬头,硬挖完笋,然后赶快!”尽管务农已十多年,他不讳言“打雷仍是我心中的大魔王”。
老一辈凋零 十年后台北最后笋农?
绿竹笋被称作绿色宝石,在北部是高经济作物,遗憾的是,竹笋从业人口老化,台北市绿竹笋产地文山区老泉里平均务农人口年龄65~75岁,周懋梁54岁是当地最年轻笋农。
周懋梁也担心,这么好的东西,如果让它在台北市消失了,很可惜!也希望有人来接,不然“一二十年后,我可能是台北市最后一个笋农了。”
“看天吃饭,友善自然;以诚待人,用善结缘”,这是周懋梁的务农心态,他鼓励想投入农业的青年,最好家里有背景,“我家刚好有地、有技术、有市场,有前辈经验愿意教,缩短摸索期”。还要肯吃苦,种竹笋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要去习惯、并喜欢它。
此外、心态要调整,不能有上班族心态,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要看着天,不管刮风下雨,作物成熟就得挖出来卖,顺大自然运行,不能说请假就请假。”
农闲2个月出国玩 超羡慕?!
至于当农夫有什么好处?周懋梁说,当农夫跟上班族最大差异,首先是“不用摸电脑,不用讲英文,然后不会失眠”,身体调节过来后,吃得又饱又舒服,身体机能回到年轻时光。其次,农夫看天吃饭,心境豁达,对于金钱得失较看淡。“老天爷赐给我们多少东西,我们就赚多少钱。”农闲之余还有2个月空档可以出国玩,是不是超羡慕?
对于农业缺工,青年不愿意务农现况,周懋梁说,如果未来女儿或女婿不接,可能采租地技转方式,“最好有年轻人愿意学,跟在旁边,他能有自己一小块地,我们辅导五年,把独门珍贵技术传承下去。”游璧菁则希望,政府能帮助统收,让农夫减少卖压,能专心精进耕种,并推广老泉里绿竹笋品牌化,让未来青农较愿意投入。
对此,台北市农会表示,台北市目前竹笋面积和产值,种植面积约800公顷,总产量约3700公吨,产值约3亿元,全台绿竹笋面积约2万7000公顷,总产量为26万1,411公吨,年产值约20亿元。北市绿竹笋供不应求,农民采自产自销卖得很好,若有滞销,农会会收购加工或共同运销帮助贩售。
针对缺工部分,主要导入两方式:一是引入专业农业技术团,由于各项作物农忙期不一,可作为季节性缺工辅助方案;一是省工农机具补助,这是一直在进行的方式,对农民帮助很大,例如:传统移除老竹头使用类锄头器具,现在则有电动器具辅助,达到省工效果。◇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