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8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庄瑷筠台湾台北报导)为增加国内气候变迁因应能力,交通部中央气象署与环境部国家环境研究院14日签署合作备忘录(MOU),未来将整合双方科学研究资源,进行科技研发及推广合作,并建立气候服务协作平台机制,增加国内气候变迁因应能力。
国环院长刘宗勇表示,没有一个单一部会可以独立面对气候变迁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因此需要通力合作。气象署在气象上有丰富资料与经验,对于气候变迁议题有很大功能,透过MOU的签署,除了气候变迁之外,未来双方的合作方向包括环境治理、污染防制等议题都是共同研究的重点。
气象署长程家平指出,气候变迁很复杂,所需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至少是30~50年,因此短期的气候预测,如何连结长期气候变迁很重要,才能因应未来可能的变迁状态作出相关决策,气象领域、环境及科研领域都需要结合。
程家平表示,近期气象署启用第6代高速电脑,透过与国环院合作,结合国内外产业及学研界,积极运用先进的资料科学技术及电脑算力资源,共同开发应用在气候变迁风险评估的数位孪生系统。
刘宗勇指出,目前国环院与气象署等相关部会,正积极规划气候变迁调适与风险韧性跨域应用整合计划,盼协助国内气候变迁调适议题推动。同时也正规划合作建置气候调适研究与服务平台,进一步共同建立气候服务协作平台机制,让气候科学资讯服务更贴近使用者,并作为国家气候调适策略的科学依据。
台风凯米预报 应用猎风者卫星监测资料
台湾自制气象卫星猎风者去年10月发射后,陆续传回监测资料,程家平14日表示,今年7月影响台湾的台风凯米,有运用猎风者卫星的监测资料,如海面风速等,直接加入预报系统。
程家平说明,监测资料的直接应用为第一阶段,为让猎风者卫星发挥更多功能,下一步是强化预测,需经过资料同化、分析,将与全球各机构合作建立资料集,再进行模式预报,这阶段可能会花很长时间,且需不断校正、精进。
程家平表示,目前猎风者卫星是众多资料来源之一,不过猎风者目前一天约2次绕行至台湾附近,而且不一定会经过期望的地点,但只要卫星有经过的地方,就能获得较多的资料数据,都会对预报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