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国证监会人事变动的背后

胡少江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日讯】伴随着去年底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在北京高层进行的一系列频繁的人事调动中,中国证监会负责人的变动格外引人注目。原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调任中央银行行长。在世界各国,除了财政部长外,央行的行长向来是最被人关注的决定经济政策的官员。因此周小川的调动被普遍认为是其仕途光明的表现。与周小川的高升相反,原证监会第一副主席高西庆却在去年十二月底突然去职,令业内人士跌破眼镜。今年初更传来消息说,国务院历史上第一个非大陆籍的副部级官员史美伦女士三月后将不再留任。高西庆和史美伦是周小川的两位主要副手。高获有美国杜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是纽约华尔街的执业律师。史则曾任香港证监会副主席,不仅熟悉证券监管业务,而且素有秉公执法的铁娘子之称。高、史两位被认为是证监会内”海龟”派的代表人物。多年来,三位正、副主席无论是对中国证券业发展的理念,还是行事风格似乎并无不同。但是一位高升,两位去职,的确令人琢磨不透其中的道理。

有人说,高西庆和史美伦不了解中国国情,生搬硬套美国和香港证券市场的管理理念,应该对近年来中国股市的萧条负责。他们的去职表明中央高层对他们的不满。至于周小川,则是由于朝中有人,其仕途之鹏程远大早已是命中注定,因此不会受到任何所谓不良政绩的负面影响。此说一时难以考证,当不得真。但是,上上下下对证监会的抱怨却是真的。此届证监会负责人上任时,中国证券市场总市值大约五万四千亿;两年后的今天,市值总额缩为为四万亿左右。如果剔除此此期间新上市的股票市值,总市值蒸发两万四千亿,流通市值减少六千亿。一年零八个月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一片愁云惨淡,证券业全行业亏损,被套牢的投资者信心低迷。在此情形之下,不少大陆批评家归罪于证监会,尤其是对证监会中的”海龟”派人士大加讨伐,指责其不谙国情、食洋不化。

其实,把中国股市低迷的责任全部推给此届证监会并不公平。尤其是指责主张加强市场化、大力引进西方经验、加强监管力度的证监会中的所谓”海龟”派人士就更是莫名其妙。平心静气而论,此届证监会负责人就任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提高证券市场市场化程度的措施,大大加快了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化的进程。其中,支持和提倡建立开放式基金,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入市,使其尽早成为证券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简化证监会的行政审批,激活公司上市的核准制,废除行政色彩浓厚的审批制,实施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规定,监督和处罚国有企业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等等。应该说,虽然这些制度的引进都是借鉴西方经验的结果,但是对中国股市而言,也都是必要的。

问题在于,在中国的现有政治体制下,证监会的作用极其有限。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它基本上只是中央经济政策的一个执行者而已。一些重大的决策都是有中共中央决定的。此届证监会任内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事件当推国有股减持。二零零一年六月,由财政部牵头,联合计委、证监会等五部 e报请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险资金暂行办法》,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利用股市高企的时机,出售国家手中的原来不让流通的那部分股票,以弥补中央财政的亏空。此方案一经出台,股市应声下跌,直到三个月后由中央电视台宣布暂停,到了二零零二年六月则更进一步废掉。显然,试图实行此方案是这届证监会的一大败笔,但它既不是证监会所能决定的,更与”海龟派”无关。

自由亚洲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海龟”的苦与乐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