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品超:由浪漫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是诗歌走向成熟的具体体现

--引与沈浩波一段对话谈李少君的本土化及对中国新诗一点直觉

蒋品超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1月24日讯】
蒋品超
浩波﹐在经历一些波折时﹐望你保重。就我的感觉﹐中国当下可能出现的大诗人﹐他应该是坚持“写实性”﹐也是我从进入网络就一直强调的“一针见血”的写法。我希望你能坚持。我感觉你说你在做着“浪漫主义”写法是一种逃避(我断言﹕浪漫主义在当今中国不会再出现大诗人﹗﹗)﹐因为你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已经在写实性上出现了瓶颈。

如果是这样你需要超越﹐现在的超越已经不是写法的问题而是思考与题材的问题。你和我现在都面临这两个问题。你比我优越一点就是你对题材就近一些﹐希望你能把握。

沈浩波﹕
大不大诗人的问题,不要放在面上考虑,那是心里的事情。过多的放到面上,并企图通过题材之大来强以实现,就会通往偏执、虚妄和极端自恋。

做一个诗人,若是一味求大,则失去了诗人最基本的日常性,一个诗人,首先应当是一个日常的诗人,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去把“大”的题材契合于日常的诗的内心。 仅此而已,与主义无关。

目标和具体思考行为是两回事。在每一次思考行为中寻找思考内容的真实性与深刻性﹐努力接近诗歌与诗人的实质﹐这是一个希望自己是真诗人的应该做的。这与“企图通过题材之大来强以实现,就会通往偏执、虚妄和极端自恋” 是没有关系的。也许你跟我所走的路线不同﹐所以看到情形不同。我是从浪漫主义切入诗歌的﹐当所谓的“浪漫主义” ﹐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有些人所说的“现代主义” ﹐无法满足我书写自己所想书写的欲望时﹐我看到了“现实主义” 写作的巨大潜力﹐我感到了这里才是揭开现代诗歌蕴藏的必由之路。其实这一道路在中国上个世纪曾已经被人冲撞过﹐并且裂开过一道缝隙﹐但立马被现实某种环境给堵死了﹐那就是叶文福的<将军﹐你不能这样做>。在我看来叶氏此诗是比北岛诗歌更具价值与意义的现代诗歌作品。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它会开辟中国诗歌史上辉煌的一页。可惜这本该建立辉煌的历史却被历史的不该给阉割了。

如果人们细致研究唐诗﹐人们会发现并理解我的断言﹕ “由浪漫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是一种诗歌走向成熟的具体体现” ﹗–伊沙不是总在奢谈唐诗吗﹐但他不会有眼光看到这点﹗他的所谓<唐>就是他看不清“唐” 的具体反映﹐当下诗坛的现实情形已经彻底的摧毁了他的<唐>所阐述的想法(艺术与现实﹐心灵与现实在高压的氛围中总是抵触的﹐这是人性法则﹐实质上就是自然法则)﹔北岛在哀叹﹐他的美国学生都读着那些写实的在他看来是诗的穷途末路的东西﹐不理睬他这个“现代主义大师” ﹐北岛还迷恋在昔日人们对他这个“现代主义大师” 的崇拜里﹐他更不会看到这点﹗李少君的< “草根性” 与新诗的转型>他看到了中国当今诗歌写实性的一面﹐也就是我极力在中国网络诗坛强调而引来万花盛开的这一面﹐但他摸错了问题的方向﹐他把它理解为将外来语言本土化的问题上﹐这是错的。语言自五四起已经经历了多少代﹐如果还认为语言是诗歌的问题这是荒谬的﹐在我看来这种说法甚至有哗众取宠的搞笑嫌疑。有人会说我讲话武断﹐希望我具体去阐述﹐我实在觉得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既废时间精力又毫无意义。除非一个人不具备流畅现代汉语的能力﹐他会不具备写作经典新诗成为新诗大师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流畅现代汉语的能力﹐他就具备写作经典新诗成为新诗大师的基本条件﹐而他不能写作经典新诗成为新诗大师﹐这与语言本身及其技巧无关﹐因为语言及其技巧就蕴涵在他流畅的汉语能力里。那么我们在谈大师﹐谈大师作品﹐我们首先应该避开的一种错误认识﹐在李少君先生文中深刻体现的错误认识﹐就是“大师写出了全人类以及贯穿其历史的情景” 的想法。大师不是写出了全人类以及贯穿其历史的情景﹐而是写出了某一区域的人类某段历史的人类的情景﹐而以此体现出人类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的令人景仰的精神。如果认识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北岛是大师”的问题﹐就不会去指责我们的新诗没有大师。我曾在<北京评论>等几个地方强调过“内容决定形式” ﹐很不幸我的这样感悟在几十年前台湾的哑玄早已经提出﹐这是我在今年美国赛蒙士学院国际华语诗歌研讨会听有专家谈及的。如果说北岛所处的历史再一次重演﹐那么就是说在此背景下真正诗歌的内容(这里指精神) 将会再一次选择北岛形式﹗这不是那些经院的诗歌教授们自己无知在那里批判北岛诗歌“口号” ﹐不是诗﹐所诋毁得了的﹗难道一个教授的别出心裁经院式的文人相轻能取缔一段历史所产生或者期待的诗歌精神吗﹗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大师﹗不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大师﹗理解了这些就理解手法技巧等等的纠缠。与徐志摩一样﹐北岛是他们各自时代的浪漫主义大师。只不过徐志摩是轻盈飘逸的浪漫主义﹐而北岛是沉重雄浑的浪漫主义﹐他们的写法大多具有相同的象征与隐喻的特质。

应该承认李少君先生所说环境打断艺术创作的认识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我认为与其说是环境打断了创作﹐不如说是环境硬生生塞给我们新的需要我们重新去创作的创作内容。抗日战争切断了以郭沫若﹐徐志摩创作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的创作内容﹐解放建制切断了以朱自清﹐闻一多﹐特别是艾青创作为代表的抗日解放的创作内容。八九事件切断了以北岛﹐叶文福为代表的“新时期” 社会思潮的创作内容。中国社会经历的历史与西方国家有太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拙劣的翻译家自己都没有弄明白他们所翻译的作品产生的背景与中国社会有多大的不同而只是出于一些目的为了介绍这些作品而介绍了这些作品﹐就跟随着去贬低自己的大师﹐抬高其他作品的地位﹐这是典型的在文化上的崇洋媚外﹗我经历的一些足够告诉我﹐语言的隔膜足够让另一语种的人们将一个文盲当成其所在语种的人们之中的大师。大师只有一定历史一定人群的大师﹐而没有属于全人类甚至全人类历史的大师﹗一切这样的认识都是自身理解的缺憾。所以另一历史条件下的人们不接受一定历史所产生的大师甚至诋毁﹐这是不接受者的错误或者对大师一词的误解。

而历史自八九之后出现断裂后﹐历史将再一次为被迫断裂的历史进行衔接。那么这一次衔接就象唐朝所经历诗歌由新生到兴旺到鼎盛的过程一样﹐是新诗由李白式浪漫主义的郭沫若徐志摩北岛阶段(从未来整个宏观的新诗历史的眼光来看﹐由五四到某四将会认定为中国新诗史的浪漫主义阶段﹐是中国新诗浪漫主义发展的高峰甚至是鼎盛时期﹐历史的发展已经预示了新诗的浪漫主义将再难有其辉煌的荣景。我在前面已经谈过这是历史环境给予的诗歌内容所决定的。–当然﹐这是出于我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乐观估计﹐也就是说我对中国社会抱着由衷的信心与期望﹐认为在以后的日子将不会再出现从前时代的恐怖专致﹐如果历史重演﹐也就是内容重复﹐那么诗歌的形式也会重复) 过渡到杜甫式现实主义的阶段(在这里我很想用上我的名字蒋品超作为此一阶段的符号﹐但我希望这个位置能留给谁。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这个位置还是属于我的) 。

“由浪漫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是诗歌走向成熟的具体体现” 是我断定未来中国新诗的发展趋势﹐是出自我对人性之于诗歌来自内心的渴望﹐以及由唐诗的考察所作的假说﹐但我坚信这个符合人性与社会规律的假说将会被历史所证明。我的假说深刻揭示的一点就是历史的内容决定了新诗在其阶段的形式。而不是李少君先生所说新诗缺乏大师之作是由于西方语言或者观念需要在中国本土化的问题。

下面我再把我引以为推论依据的来自人性的深入剖析很久以前的一文再列在这里﹐仅供参考﹕

《现实型的文学可能会是中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趋势》

“沙丁鱼渴望罐头向大海打开。”
茉莉在她《留在皇家文学院的空椅子——纪念瑞典作家维拉·阿斯佩斯特罗姆》一文中说“这是最近去世的瑞典作家维拉·阿斯佩斯特罗姆( Werner Aspenstr鳇) 最脍炙人口的一行诗。这行诗不但印刷在书本上,印刷在T 恤上,更写在无数像沙丁鱼一样挣扎着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心里。”显然茉莉对这样接近于当年朦胧诗风格的诗句有着一定程度的喜爱。我曾在《萤火虫》网茉莉贴出的此文后有过自认为比较精辟的回复,当然我不是说类似的诗句不好,而是说另一层想法。我想这可能对理解目前为什么中国大陆文坛渐渐远离当初的“先锋派”文风让有些人产生失落,譬如我在一处就看到大陆研究人发出感叹,文《现代、后现代在中国有前途吗?》中说‘发现那些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最近都很沉默,马余、残雪等人最近都没有作品或没有有影响的作品,莫言倒是出了几本书,但他已经回归了,没有了“先锋”的气息。’这种现象可以是一种解释。我的回答如下:

“茉莉,可是这样的诗句因为它的不直接性,人工的成分重,也就是较难直达言说意义的实质,现在很多忠实语言的实质的人们,他们开始厌倦,甚至放弃。美国当代诗句也重视写实,中国诗坛也有这种趋势。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我曾在另一文中也有更深入的阐述:“对于一个人来说,仅就纯自然的人性而言,事物的本质,即事物原始的真实才是它最终的渴求。”就是说人的本性是求真的,没有人愿意自己所得到的是假相,越真实越接近实质当然越容易被理性认可。而朦胧诗以及先锋派文学在文字表达上就语言的真实方面对阅读者就隔了一层。而现实始终是真实的,而我们用隔了一层的语言来讲现实必定与不隔完全裸露的现实型语言来讲显然会效果不同。在经历了一段先锋之后人们不自觉的产生对现实型文学的需求,这是很正常的。因此我想断言现实型的文学可能会是中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趋势!

当然主义不主义其实都是评论者的介定﹐写作与主义无关﹐真正的写作只存在冲动﹐如果浩波就个人切入诗歌的经验与我不同﹐你可能觉得这是你需要去努力的一个方向﹐甚至对此产生迷恋﹐但这会是属于写作个体的个人情形﹐但对于中国整体诗歌的发展而言﹐现实型写作是趋势﹐并将是历史﹐而且中国新诗下一位大师将在这里出现或者已经出现。

2004/11/14洛杉矶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张公林:全球关注的Google中国新闻搜寻封锁作者“蒋品超”其人
赛蒙士中国诗歌研讨会采访诗人蒋品超
【专栏】中国诗坛的悲剧:伟大诗人失去了他们伟大的读者
中国诗社中国当代华语诗歌杰作收集启事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