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为中国政治书籍出版中心

标签:

【大纪元6月3日讯】(BBC特约撰稿人曹景行报导)月前从北京回到香港,每见到一家书店就进去问“有没有邓力群的自述《十二个春秋》”,却每次都空手出来。不仅我想买这本书,许多大陆朋友也想看,但香港的一位同事告诉我,邓的书刚刚出版,一放上书架就卖光,有人一买就好多本。

我曾通过香港商务书局的电脑查询,得知全香港所有分店一本库存都没有了,还发现某人把一家店内全部20多本全数购去的事情。最后离开香港那天,我问遍了机场的书店,也都全部售罄。

这几天,香港的出版商一定会加快添印《十二个春秋》,希望下次回去能够买到。在香港翻看此书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当然是胡耀邦下台前后那些事情。更有意思的是,我同时又拿到上下两厚本的《胡耀邦年谱资料汇编》,同一件历史公案对照着看,各有很不相同的讲法,甚至针锋相对,只能边看边叹气。

而这套有关胡耀邦的详尽资料,也是香港最近出版的。可以说,最近几年,香港已经成了中国政治类书籍的出版销售中心。今年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四十周年,但北京当局却把有关题材当作禁忌,不许媒体和出版社触碰,连关于1957年反右的书也不能够出版。于是,不少政治题材书稿外流到香港,成为当地出版的一个热点。特别是文革人物的回忆录,以及关于胡耀邦、赵紫阳的书籍,相当好销。

高楼林立的香港维多利亚港。(AFP/Getty Images)


台湾只能望洋兴叹

要说大陆以外的中文出版业,最发达的要数台湾,相比之下香港市场小、成本高,本来就没有没什么优势。但为什么大陆的这些政治“禁书”不在台湾出版呢?有人归因于台湾民众对大陆的陈年往事越来越隔膜,越来越不感兴趣。

在我看来,这只是次要的原因﹔实际上,绝大多数香港人也不会购买这种书籍。像一般的香港大学生,就是把邓力群的书送给他都未必会看,甚至连邓力群的名字都没有听到过。

到书店购买这类书籍的,除了我这种从大陆移居香港的中老年人,更多的是各类在香港短期逗留或者途经香港的大陆人士,包括大小官员、公私老板。台湾还没有对大陆人士入境全面开放,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香港独享这方面的利益。

自由行令香港出版业找到新空间

香港还有几种专讲大陆政治秘辛的刊物,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一度气息奄奄,销量萎缩﹔因可信度太低,国际媒体也早就不把它们当回事。不料北京为帮助香港度过经济转型的难关,陆续开放多个省市民众到香港“自由行”,香港也允许大陆民众过境时逗留一个星期,这些刊物也如同大旱之日遇甘露。

尤其是大陆几个“黄金周”,成千上万大陆游客涌入香港,看到报摊上竟然有这种大讲中南海里面你斗我、我斗你的东西,大开眼界,管它是真是假,10几20元港币买一本看看。“自由行”对香港经济究竟有多大好处还讲不清楚,但起码使这几本刊物起死回生,也使香港出版业找到新的空间。别看那些政治类书籍在大陆不获官方允准,香港的中资书店却照样摆上书架,买卖归买卖,有钱可赚白不赚。

这些年,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常讲要把香港建成某某中心、某某港,结果却是一事无成,只剩原来的金融中心地位还可以维持下去。但不经意中(更没有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关心),香港已经成为中国文革资料和其他政治书籍的出版销售中心了。

其中的道理就是,香港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要一直过好日子,只有两个出路:凡是中国大陆能够做的事情,就连人带钱北上为好﹔凡是大陆无法做、不会做、做不好或不敢做、不许做的事情,就在香港多做快做。(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观察:狗年狗新闻“旺旺旺”
香港观察:迪士尼风波给香港什么教训?
香港观察:富豪产地
香港观察:苏丝黄世界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