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等 路

吴树枝

人气 1

“等路”是在台湾常用的俚语,一般常听常说却不知道怎么写。它是指:到亲朋好友家中作客时带礼物之意。小时候,我爸妈两方的兄弟姊妹很多,舅舅阿姨就超过10个,爸爸也有9个兄弟姊妹,还有远亲呢!可热闹哪!每到过年节到亲戚家作客,既然作客嘛!买点“等路”(礼物)总免不了,于是:带“等路”就成了到人家中作客时见面常说的一句话了。

“等路”最主要目的是做为人与人间的沟通及连络感情的桥梁,也就是古人言:“礼尚往来”、“礼轻情意重”。不过笔者认为有时也含有诉求、诉苦、拜托、宣泄情绪的个别事件在内。

我是兄弟中排最小的,爸爸妈妈每次要到亲戚家中作客,总是牵着我一块去,当然啦!用餐时的鸡腿、鸭腿之上好料理就是我的啰!呵呵!羡慕吧!亲戚住在四面八方,大部分在县、乡区域内,住远方的,去一趟是满费时的,往往几年或更长时间才去一次。

每逢节日便会携带‘等路’踏进住在县、乡内的亲友家,可免失礼。尤其外婆,妈妈更是像没断奶般地常常回家。常去作客的人家,‘等路’也较简单,意思!意思!若几年以上才光临一次的,礼物则要挑比较像样的,其差别在于作客拜访频率多寡,但也有“感情密度”因素存在,并非绝对。

“等路”可分为多种,如果有自家生产收成的农产或渔获最方便也实际。因当时鱼虾丰沛且便宜,并可久存不坏,鱼类可加工做成腌鱼、咸鱼、肉松等,其中又以咸鱼最受携带者所喜欢,也有自家生产土鸡蛋,有山上采集的香菇,自作的米酒、花生米,自挖掘竹笋…还有饼干、大饼等,其中以‘米香’最常见,因为它最经济、普遍,小孩也最爱吃。携带礼物也分季节方便与否来考量。

民间若有大拜拜、作醮之类,席开几桌到十几桌不等,这时来家中作客的人所带来的“等路”便会堆满在客厅。而来客者大都没有书写名字,更神奇的是不识字的妈妈,竟然过目不忘,谁!谁!谁带来哪一盒全记住,一个都不漏!真让叫人佩服。

不过这些“等路”有些是可以再回收的唷!就是保存在期限内的礼品,若去其他亲戚作客时,便拿出来当着礼物,可减轻荷包,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其实现在也延续流行这种做法,历久不衰。

不过随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富裕,“等路”也戏剧性的变化着。从原先的单一产品到现在的综合礼品。现代高档礼物的大方精美包装,取代了乡下自产传统的产品,讲究的是体面、内容、包装、与方便。尤其现代人讲究健康,其新鲜水果礼盒最受欢迎,而量贩店的掘起,丰富的送李产品,让顾客看得眼花撩乱,难以决择呢!

‘等路’、礼物、礼品,随时空转移,人情浓郁的原味却走样,而让人感叹……。笔者还是比较怀旧过去的古老方式,不习惯现代化的礼物,各人感受不同,随兴而笔有感而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忆儿时】摘莲雾历险记
【忆儿时】兄弟农耕队(上)
【忆儿时】兄弟农耕队(下)
【忆儿时】吃粉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