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女工家教独特 女儿未读小学19岁考上研究生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6日讯】河南省商丘市林河酒厂的一名下岗工人李艳华,她发明了一套“归类”教学法,并在两个女儿身上进行了实验。在家庭教育下,两个女儿在3岁时就认识了1000多汉字,并可以自己阅读《安徒生童话选》、《西游记》等书籍。大女儿沈颖19岁,考取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研究生。

据《郑州晚报》报导,李艳华和丈夫沈新民都是商丘市的普通工人,高中毕业后的李艳华又在商丘市拖拉机机械厂技校就读,毕业后留在厂里做统计工作。工作了几年后,她又到商丘市电大学了几年图书管理,后被调入林河酒厂图书室。沈新民则是商丘市无线电厂的一名普通工人。

李艳华的大女儿沈颖9岁时便以高分考入了商丘市实验中学,15岁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今年只有19岁的她,被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录取为研究生。二女儿沈洁(化名) 今年14岁,10岁时直接进入初中,3年的初中课程只读过两年,在2005年考取了省级示范性高中商丘市一中。姐妹俩相同的是,都没上过小学。李艳华在家教育两个女儿的事情传开后,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兴趣,纷纷准备效仿,但有教育人士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只可借鉴,但不可盲目照搬。

“兴趣法”启蒙教育

1986年12月27日,沈颖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沈颖从小非常聪明,9个月时就学会了说话。虽然当时李艳华一边在拖拉机机械厂上班,一边还要读电大,非常忙碌,但她还是对沈颖进行了有意识的启蒙教育。

当沈颖喊着要吃奶时,李艳华就拿出写有“奶”字的卡片让她认,看见下雨就教她“雨”,听见打雷就教她“雷”。就这样,李艳华每天都会结合生活和孩子的兴趣,教女儿识字,而沈颖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快两岁时,李艳华又为沈颖制定了具体的认字计划,每天教3个字。但沈颖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好玩好动,学习也是几分钟的热度。

李艳华说,对于这一点,她的心里非常清楚,每天教3个字,是给自己定的任务。所以认什么字,她从来不强迫孩子,而是顺其自然,按照孩子的兴趣来安排。

“生活的内容很多,教孩子的机会也很多。”李艳华说,如吃饭、上街、坐车、逛公园、购物等,她时时刻刻注意着女儿感兴趣的生活环节,借机教女儿认字。

李艳华认为,她教女儿的方式主要是把学习和游戏、生活紧密结合。比如在教女儿反义词时,她用瓶子灌满水,让沈颖理解“满”字的含义,然后再把瓶子里的水倒出来,让沈颖理解“空”的意思;再比如“上”和“下”,在乘公交的过程中,就让孩子理解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沈颖一直都很开心,把认字当成了一种游戏,不知不觉地就上了瘾,有时候李艳华一忙忘了教,沈颖就会主动来找她。就这样,沈颖在刚刚3岁时,就已经学会了1000多个字。

“想像力法”讲故事

识字关过了之后,李艳华就又尝试让女儿掌握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沈颖刚3岁,李艳华夫妻就经常带着她去书店逛,买来了大量的图书。还不到4岁,沈颖就读完了《西游记》、《安徒生童话选》、《皮皮鲁外传》、《舒克和贝塔》等书籍。

李艳华家的邻居至今记得,小小的沈颖捧着一本书坐在凳子上认真阅读的情景。开始时许多人都不相信沈颖能读懂,就有意考考她,便对照着书中的相关章节让她讲,结果沈颖讲得头头是道,让大家惊叹不已。

“在汲取知识上,看电视是无法和读书相比的。”李艳华和丈夫一商量把家里的闭路电视给停了,而是给女儿讲大量的故事。李艳华讲故事和其他人不一样,她从来不把故事讲完,而是让女儿顺着故事的发展,把故事补充完整。然后让女儿再把自己补充的部分讲出来。李艳华说:“这就使女儿的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开发女儿的想像力上,李艳华还有一招,教女儿学画画,她教画画也和别人不一样,她只指出来让孩子画主要部分,而周围的环境就交给女儿自己去想像。比如画一只猴子,猴子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完全要靠孩子自己去补充。

为女儿办起“家庭课堂”

1991年那年,沈颖刚刚5岁,父亲沈新民因为厂里的效益不好,到北京海淀区天创科技公司做了一名技术员。有一次他和公司副经理李铁民聊天时,得知李铁民的孩子没有上过小学,7岁时就直接上初中,14岁就考上了四川电子科技大学。

于是他也向李铁民说了女儿在家受教育的情况。李铁民听了后说,沈颖虽然在家里受过一些教育,但很不系统,同时李铁民也介绍了自己在家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

回到商丘后的沈新民把李铁民女儿的情况讲给了妻子李艳华,李艳华觉得在家教育孩子的方法不错,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不让女儿上小学了。

他们的这一决定在亲戚朋友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压力面前,他们也曾屈服过。在沈颖7岁时,让她到附近一所小学的四年级读书,沈颖第一天上学,做作业 做到晚上10点还没做完,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去上学,脑子昏昏沉沉的,感觉无法适应,就又不上了。沈颖8岁时,去考了一次初中,但那次考试后,却查不到沈颖的考试成绩,沈颖就又回到了家里,直到9岁时以179分的成绩考上商丘市实验中学。

摸索出“归类”学习法

作出在家里教育孩子的决定后,李艳华就开始有意识地钻研、摸索,最后总结出了一套把各科知识分门别类,系统整理,然后结合生活实际施教的“归类”学习法。 李艳华把分好类的各科知识装订成册,或者做成卡片,每天用10多分钟时间教沈颖,然后让沈颖自己复习。

李艳华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她整理的“归类教材”,足足有1尺多高。比如在教女儿成语时,她就把成语分为感情类、愤怒类、欢快类等几类;在做作文时,她在注重培养女儿观察力的同时,还把作文分成写人类、写物类、事件类等几类来指导。

而学数学,她也几乎是在游戏中完成的。比如在家里,她经常和女儿扮作顾客和售货员做一些买卖东西的游戏,让女儿算账。李艳华还常常借用扑克牌、跳棋等游戏工具,让沈颖学习数学。

李艳华在实施“归类”法教育沈颖时,依然贯彻了顺其自然的原则。在学习时,李艳华绝不勉强,完全取决于沈颖的自愿。

每天李艳华临上班时把作业布置好后,就把女儿锁在家里让她做,下班后再批改。用这种方法,李艳华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教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

李艳华说:“我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不高明,只是不让孩子厌倦学习而已,这些大家都能做到。”而沈颖的感觉是,妈妈教她,她并没有感觉到是在学习,好像是玩着就过来了。对于李艳华的教育方法,也有教育专家认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这种方式,可以借鉴,但不可盲目效仿。

“虽然沈颖得到了全面发展,但并不代表所有在家庭教育培养下的孩子都能全面发展。”郑州市二十四中的刘老师说,首先,家庭“私塾”教育营造的是孤独的学习环境,最大缺点是缺少与同龄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育氛围和被后边学生赶超的失败感和挫折感;缺乏与学生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其次,家庭教育对家长的要求比较高,本身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语文能力强的人在现今社会上是越来越吃香,身边有一台语言学习翻译机更能发挥大效用。过去的翻译机顶多内含中、英、日三国语言,现在都至少囊括八国语言甚至更多,功能种类也越来越多元,简直就像是一台可随身携带的小电脑!
  • 2006年6月7日,是38岁的曹湘凡,第12次参加高考。他指望高考能改变命运。因为那个马路不通、没有电灯、到处都是茅草屋的村子与城市相比,他决定不再待在农村!1999年,他辅导的一位高中生考上了大学。此后,主动找他做家教的人越来越多。有意思的是,没上过大学的曹湘凡如今竟成了高中生的家庭教师。
  • (大纪元记者肖见,石玲综合报导) 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是指不进入学校系统,而靠家庭与社会资源的学习方式。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3年的调查显示,有110万美国孩子在家上学。比1999年增加29%。拥有80,000 个家庭会员的在家教育法律辩护协会 (Home School Legal Defense Association)说,目前有170万到210万的孩子在家上学,每年增加7%-15%。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评论